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1899)
2022(10426)
2021(9714)
2020(8026)
2019(18450)
2018(18498)
2017(35884)
2016(19246)
2015(21724)
2014(21752)
2013(21805)
2012(20026)
2011(18260)
2010(18215)
2009(16823)
2008(16144)
2007(14195)
2006(12572)
2005(11063)
作者
(55826)
(46216)
(46101)
(43962)
(29629)
(22078)
(20916)
(18281)
(17755)
(16541)
(15757)
(15749)
(14714)
(14639)
(14309)
(14165)
(13758)
(13459)
(13144)
(13143)
(11515)
(11453)
(11051)
(10549)
(10494)
(10267)
(10194)
(10002)
(9321)
(8920)
学科
(97993)
经济(97883)
管理(56781)
(50675)
(42965)
企业(42965)
方法(39315)
数学(34118)
数学方法(33798)
地方(22041)
中国(21640)
(19828)
(19794)
(19285)
业经(18937)
地方经济(14077)
理论(13851)
(13831)
(13593)
贸易(13586)
(13564)
环境(13321)
农业(13292)
(13065)
(12295)
财务(12233)
财务管理(12211)
(11818)
金融(11817)
企业财务(11361)
机构
大学(282064)
学院(278924)
(120256)
经济(117803)
管理(112431)
理学(97665)
理学院(96606)
研究(95402)
管理学(95041)
管理学院(94551)
中国(69496)
(59777)
科学(57376)
(51992)
(47608)
研究所(43289)
财经(42216)
中心(41810)
(39693)
(39409)
业大(39400)
(38315)
北京(38148)
经济学(36744)
(36409)
师范(36143)
(34336)
经济学院(32745)
(31797)
财经大学(31380)
基金
项目(188273)
科学(148064)
研究(138736)
基金(137213)
(118298)
国家(117343)
科学基金(101191)
社会(88177)
社会科(83604)
社会科学(83581)
基金项目(73086)
(72213)
自然(65207)
自然科(63641)
自然科学(63631)
教育(62766)
自然科学基金(62467)
(60447)
资助(57045)
编号(56412)
成果(45613)
(41710)
重点(41385)
(40141)
(38477)
课题(38132)
教育部(36194)
国家社会(36001)
创新(35858)
人文(35611)
期刊
(136312)
经济(136312)
研究(87408)
中国(49707)
管理(42553)
学报(41484)
(38885)
科学(38808)
(35536)
大学(31671)
学学(29740)
教育(28234)
农业(25007)
技术(24562)
经济研究(22521)
(21974)
金融(21974)
财经(21195)
业经(19762)
(18175)
问题(17095)
技术经济(15335)
图书(15143)
理论(14639)
实践(13088)
(13088)
现代(12965)
科技(12956)
商业(12264)
(12173)
共检索到41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志帆  孙根紧  
平抑经济波动是否具有潜在的福利效应?对此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入推进和反周期政策存在必要性的进一步探讨。本文从Lucas基准模型出发,依据是否遵循Lucas基准模型的分析框架,将继Lucas(1987)之后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划分为狭义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和广义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两大阵营。前者主要是指通过修正Lucas基准模型或采用替代性的消费数据来检验Lucas论断的研究;后者是指考虑了不完全资本市场与消费者异质性等现实经济特征,或是引入了波动与增长的内生性、小概率灾难性事件和主观福祉概念等创新性思想来深化和发展Lucas基准模型的研究。从研究思路和测算方法两个维度对两类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成珍  宋锦玲  韩复龄  
近三十年来,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章层出不穷,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相关研究也取得新的进展,学术界对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经历了从无金融中介的模型到有金融中介的模型,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代理问题到银行与家庭之间的代理问题的研究。文章梳理了金融摩擦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总结了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经典文献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耿  
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早期量化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基本观点的一个重要支撑。而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研究的后续研究中,这一领域在技术和思想上不断推进,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耿  杨力  
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给出了货币政策的福利边界,该领域的早期分析认为,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成本微不足道,这一结论成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无效论"的一个重要支撑。但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学术思想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增长效应、危机效应等新的福利机制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得我们对经济波动影响社会福利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得早期结论受到相当的质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耿  
文章提出了一种数值方法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进行跨国跨期分析:(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相当大,不支持卢卡斯论断,而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支持卢卡斯论断,即经济波动不具有重要的福利价值;(2)中美之间的福利成本差异并非特例,而是具有一般性意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具有重要福利价值"的区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整体上位于"不具有重要福利价值"区间;(3)当高速增长期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有所下降,但这一阶段的经济波动仍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引入福利损失模型,构建了量化经济波动对居民福利的间接影响模型,并采用1985-2007年全国以及28个省市区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异质居民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通过负面影响经济增速给居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间接福利损失,忽略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速的联系得到的福利损失估算值存在低估问题;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农村居民承受的间接福利损失都倾向于大于城镇居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政府应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保持城乡差异化经济的平稳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董昀  谭小芬  
大萧条、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再表明,金融摩擦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了金融摩擦的以下机制:第一,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来看,对银行自有资本的不利冲击会大幅收缩信贷,导致借款人不得不缩减他们的支出,进而放大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效应;第二,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稳健状况与经济周期同方向变化,导致外源融资成本与经济周期反方向变化;第三,从流动性渠道来看,当市场流动性状况较差时,由于银行收紧信贷标准,信贷的可得性受到抑制,从而对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耿  
本文检验了卢卡斯论断对中国的适用性,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两个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数据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同时美国数据的测算结果对卢卡斯论断仍然有良好支持:(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普遍超过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一般在10%~100%,甚至更大;(2)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小于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普遍小于10%;(3)卢卡斯基准模型关于消费序列的设定缺陷导致高估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同时低估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耿  
文章利用跨期选择模型估计我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与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卢卡斯框架相比,跨期选择模型具有更好的微观基础,而卢卡斯模型忽略了重要的福利效应机制,可能造成福利成本估算结果的失真,通过从理论逻辑和数值结果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数值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转型期的经济波动造成的福利损失是一个较为温和的数字,在不同群体间,具有更高风险厌恶和更大时间折现系数的个体,承担了较高的经济波动福利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凤元  
文章从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形式、金融创新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金融创新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外研究者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对金融创新更为公正与辩证的评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波  
"特质波动之谜",即"高特质波动股票对应低后期收益",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证实,但对此的质疑也大量存在。从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对特质波动定价效应及其经济解释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对特质波动定价的实证研究并无定论,且基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解释各不相同:理性的解释认为"特质波动之谜"符合跨期资本资产定价理论(ICAPM),非理性的解释则将其归因于投资者行为偏差与误定价;而特质波动与预期收益正相关也被证实,并被认为与投资者所担负的特质风险得到补偿的理性解释相一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太明  
经济波动减缓经济增速的福利效应研究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新视角。经济波动不仅直接降低居民福利,还通过减缓经济增速间接降低居民福利。本文基于考虑波动减缓增速的拓展模型,使用1985—2007年省际数据测度经济波动对异质居民的福利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福利损失完全不同;所有省份福利损失明显大于已有研究结果,是采用基准模型测度结果的12—22倍;人口加权后地区福利损失存在显著差异,沿海福利损失超过内陆。为改善民生,须降低经济波幅,稳定政策应具有地区差异化特征,地方政府应以政策实施者身份介入稳定经济的过程;还需弱化居民消费波幅,重要政策手段包括提高并协调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构建风险控制系统、逐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韩旭  
使用一阶自回归随机过程来描述中国的消费波动,并重新估算经济波动福利成本和经济增长福利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和消费波动的可预测性是正相关的,并且在一阶自回归假设条件下计算出的福利成本略低于独立同分布情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