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4)
2023(7286)
2022(6096)
2021(5575)
2020(4376)
2019(10050)
2018(9953)
2017(18591)
2016(9986)
2015(11487)
2014(11846)
2013(11685)
2012(11344)
2011(10668)
2010(11097)
2009(10260)
2008(10134)
2007(9497)
2006(8819)
2005(8255)
作者
(30344)
(25251)
(25093)
(24124)
(16291)
(11845)
(11502)
(9751)
(9675)
(9422)
(8800)
(8437)
(8288)
(8129)
(7883)
(7776)
(7290)
(7276)
(7275)
(7026)
(6659)
(6089)
(6063)
(5945)
(5686)
(5609)
(5465)
(5415)
(5162)
(4918)
学科
(66330)
经济(66276)
管理(27211)
(21910)
方法(20110)
(18564)
企业(18564)
地方(17027)
数学(16413)
数学方法(16246)
中国(14757)
(12598)
业经(12467)
地方经济(12456)
(11297)
理论(10365)
(10015)
(9518)
(8660)
金融(8659)
(8548)
(8127)
银行(8115)
(8008)
贸易(8001)
(7829)
经济学(7760)
(7632)
农业(7488)
(7427)
机构
大学(156784)
学院(156759)
(74664)
经济(73096)
研究(57169)
管理(53913)
理学(44692)
理学院(44149)
中国(43959)
管理学(43346)
管理学院(43032)
(33962)
(33156)
科学(31375)
(29176)
财经(26336)
(25909)
研究所(25676)
经济学(24910)
中心(24869)
(23589)
经济学院(21948)
(21696)
师范(21538)
北京(21514)
(20502)
(20364)
(20015)
财经大学(19176)
业大(17595)
基金
项目(89123)
科学(69527)
研究(69076)
基金(63329)
(53493)
国家(53014)
科学基金(45132)
社会(44757)
社会科(42310)
社会科学(42300)
(34556)
教育(32394)
基金项目(31959)
编号(28739)
(28073)
资助(26841)
自然(25977)
自然科(25338)
自然科学(25334)
成果(24974)
自然科学基金(24888)
课题(20703)
(20413)
重点(20282)
(19737)
国家社会(18621)
(18047)
(17720)
大学(17617)
教育部(17518)
期刊
(96814)
经济(96814)
研究(56080)
中国(35516)
(27139)
管理(23415)
学报(20604)
教育(20344)
科学(19044)
(18585)
经济研究(16418)
大学(16155)
(16138)
金融(16138)
技术(15219)
学学(14762)
财经(14613)
业经(12930)
(12904)
问题(11957)
农业(11900)
(9670)
技术经济(9363)
图书(8916)
世界(8663)
国际(8660)
统计(8572)
商业(7940)
理论(7764)
经济问题(7710)
共检索到262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灼基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波兰经济学家卡宾斯基、切林斯基、奥斯卡·兰格,捷克经济学家戈德曼,苏联经济学家诺特金等人,已经注意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波动,并对波动的成因、周期、特点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探索。在此同时,西方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也作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若干进展。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波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这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杜辉博士就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简泽  
文章在新古典随机增长模型的框架下,扩展并简化了KPSW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并用它识别和测量了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持久效应的生产率冲击不仅引起了这些变量长期趋势的随机变化,而且导致了投资和产出偏离随机趋势的短期波动。不过,生产率冲击的短期波动效应可能并不具有实际上的重要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炳  
研究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BeveridgeNelsoN方法,将我国1992-2015年季度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和周期成分,分析我国经济所受的真实冲击和名义冲击的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符合库兹涅茨定律。2011年第3季度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并呈加速发展态势;各产业部门的互动名义冲击和整体名义冲击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部门特有名义冲击中,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三次产业特有真实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中随机性趋势的主要来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特有真实冲击产生负向影响,第二产业的真实冲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瑶  
文章在开放经济RB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同时,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校正并且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能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别是,模型能够解释经济变量波动呈现的产出<消费<投资的现象,同时模型也能够对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刻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佩倩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全球性的产业链布置,对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经济波动出现了波动缓和化、周期同步化、矛盾虚拟化、外部作用扩大化等新的趋势。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波动的新趋势、影响经济波动的新因素和熨平经济波动的新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  
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平均增长趋势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我国省际数据发现,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显著影响:1978年前,波动性与平均增长呈负相关的特征在多数省份出现;1978年后,两者关系主要表现为正相关。本文通过建立内生随机增长模型,研究波动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实际波动与增长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人力资本形成过程分为自然形成和主观形成,教育投入等决定主观形成过程的因素的多少是决定波动性如何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方向的关键。当教育投入较高,以致主观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长期增长趋势有正效应;反之,当自然过程占优时,波动性对平均增长有负效应。模型结论与建国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彬  于泽  
不同于以往宏观经济思想史的"革命综合"演进逻辑观点,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当代经济波动理论经历了"统一一般均衡框架——(放松非公理化假设)引入各类不完全性——(放松公理化行为假设)引入各类行为因素"的发展历程。经济波动理论正向行为化方向演进,而以非理性预期、互惠公平偏好以及非一致时间偏好等行为假设为基础的新宏观经济理论是当前的主要研究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李俊青  张四灿  
本文构建了一个真实经济周期模型,首次将企业目标转换和双重金融摩擦因素融合为统一研究框架,并以此考察经济周期波动中信贷的需求和供给因素,进而分析双重金融摩擦因素在塑造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中的作用。研究表明:(1)当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家庭间均存在金融摩擦时,顺周期的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均会导致逆周期的企业外部融资溢价,对投资和产出产生双重加速效应,而缓解金融摩擦能够减弱上述加速效应进而有助于经济波动的平稳化;(2)由于家庭资产主要采取储蓄方式并且企业自有资金起到平滑信贷波动作用,信贷供给端摩擦产生的加速效应比需求端摩擦要弱;(3)企业目标转换通过经济结构渠道对金融摩擦的加速效应起到增强或弱化效果。因此,宏观调控政策应加强对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周期性的关注,平抑由双重金融摩擦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国有企业非经济目标需要依据经济周期波动状况把握适度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九杰  孔祥智  
经济波动,一般指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高涨与衰退现象。现代经济波动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率变动上。经济波动往往具有普遍性,比较有影响的经济形势(不论好坏)一般总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扩展为或是繁荣或是萧条的总形势。然而,经济波动对于各个经济部门、各种行业、各个地区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着重考察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农业经济部门各方面的影响,并将在此基础上研讨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农业部门政策调整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农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利英  
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及对策李利英一、我国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一)我国经济波动的表象特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幅度大,周期循环频率高。随机震荡和强波是其主要特证。由图1,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自1950-1990年4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经历了1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软预算约束与宏观经济的波动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软预算约束影响了投资的数量、类型和效率,而投资是构成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集中型的融资体制下,存在软预算约束的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银行信贷或其他国有资金,信贷供应量的波动造成货币发行量的波动,进而造成价格和产量的波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宏利  
经济波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在我国5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时快时慢,有时发展十分顺利,有利则出现始料不及的滑坡。认清我国经济的这种波动现象,把握其波动机理、原因,对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磊  
本文基于1981—2002年的季度数据,考察了在经济转轨的不同阶段我国信贷波动的特征,并通过时差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信贷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同步,信贷扩张和收缩是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但这种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有所下降,同时,信贷波动的内生性开始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