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1)
2023(14062)
2022(11790)
2021(11177)
2020(9231)
2019(21368)
2018(20869)
2017(38992)
2016(20593)
2015(23532)
2014(23207)
2013(22819)
2012(21312)
2011(19259)
2010(18948)
2009(17584)
2008(16903)
2007(14458)
2006(12655)
2005(11446)
作者
(56946)
(47913)
(47621)
(45538)
(30572)
(22815)
(21739)
(18806)
(18428)
(16750)
(16569)
(16092)
(15047)
(15013)
(14909)
(14880)
(14319)
(13757)
(13742)
(13568)
(11950)
(11444)
(11385)
(11047)
(10871)
(10832)
(10240)
(10025)
(9657)
(9359)
学科
(108242)
经济(108141)
管理(57393)
(52360)
方法(45856)
(41419)
企业(41419)
数学(41403)
数学方法(40889)
中国(27685)
(23719)
(23627)
地方(20955)
业经(19560)
(18699)
贸易(18690)
(18217)
(18123)
(16351)
农业(15918)
(14437)
金融(14436)
(13882)
银行(13868)
环境(13833)
地方经济(13745)
(13593)
(13357)
理论(12420)
(12388)
机构
大学(299509)
学院(294966)
(140105)
经济(137859)
管理(114612)
研究(103758)
理学(99188)
理学院(98157)
管理学(96456)
管理学院(95911)
中国(80961)
(62572)
(60757)
科学(58309)
(50171)
财经(49096)
中心(48157)
经济学(45762)
研究所(45426)
(45033)
(42347)
(41154)
经济学院(41069)
北京(39556)
业大(39071)
(37136)
(37095)
师范(36794)
财经大学(36714)
农业(32976)
基金
项目(198094)
科学(158525)
基金(149470)
研究(144453)
(129784)
国家(128809)
科学基金(111692)
社会(97440)
社会科(92682)
社会科学(92658)
基金项目(77369)
(71937)
自然(69924)
自然科(68413)
自然科学(68398)
自然科学基金(67197)
教育(65836)
资助(62451)
(61696)
编号(55879)
(45761)
成果(44965)
重点(44094)
国家社会(42891)
(42356)
(40440)
教育部(40288)
人文(38616)
科研(38131)
创新(38100)
期刊
(150399)
经济(150399)
研究(90518)
中国(57035)
(46209)
管理(44032)
学报(42542)
科学(40909)
(37548)
大学(33991)
学学(31792)
技术(27273)
(26702)
金融(26702)
经济研究(26175)
农业(26072)
财经(25515)
教育(25406)
(22167)
业经(20144)
问题(19720)
(18391)
统计(18032)
世界(17104)
国际(16825)
技术经济(16430)
(15329)
(14769)
理论(14426)
图书(14319)
共检索到44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柳欣  王晨  
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本文分析了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的变化将会对有效需求结构产生影响,这是构成中国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到有效需求问题,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的适当比例关系,并调整收入分配。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王晨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分析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投资的高速增长累积的大量资本存量,使得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及企业投资需求下降,最终将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效需求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国  张红伟  
本文分别以金融抑制论和金融结构论为指导,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探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1)无论是金融抑制论还是金融结构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对于模型1来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属于需求追随型;而模型2并没有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从金融发展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力度来看,金融抑制论对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较弱,而金融结构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要强。因此,在强调市场对金融资源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夏成孝  徐晓丽  
利用滤波技术提供的处理数据的优点,建立波动与增长计量经济学模型,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运用现代流行的图形分析和矩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认为在1979年以前,波动对增长有负的溢出效应;1979年~1990年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各地区的波动与增长关系先后发生改变;1990年以后,波动对增长具有正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耿  
本文检验了卢卡斯论断对中国的适用性,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两个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数据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同时美国数据的测算结果对卢卡斯论断仍然有良好支持:(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普遍超过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一般在10%~100%,甚至更大;(2)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小于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普遍小于10%;(3)卢卡斯基准模型关于消费序列的设定缺陷导致高估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同时低估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佐望  
本研究的主旨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储蓄扩张不仅不是1989—1990年中国经济滑坡的原因,而且它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收入波动即收入分配相对集中与通货膨胀使得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工薪者阶层收入的大幅度贬值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因。因此,走出经济低谷的出路在于实行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适度增加农村居民及城镇工薪者阶层的货币收入,同时建立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畅桥梁,以为高收入者阶层的剩余货币收入寻找出路,重建顺畅的社会经济循环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志帆  
中国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最根本的制度变迁之一。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不仅激活了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更有效的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然而,对于市场化进程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经济波动的问题,理论界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将转型期划分为增量改革阶段和存量改革阶段,并利用HP滤波法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37个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剔除趋势处理,进而从波动性、共动性和粘滞性三个特征维度提炼出全样本时期和市场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研究发现,随着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姚凤阁  仲深  周忠元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灵超  
文章选取1992—2010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各变量的VAR模型和VEC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结构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与产出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其它贷款与产出存在着相互因果关系,同时,信贷供给结构各变量均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变化,而通货膨胀是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变化的原因;从信贷供给结构各变量来看,其它贷款是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其它贷款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提出若干信贷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永军  范小雯  陈柳钦  
1997~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幅减缓、长期通货紧缩、存差持续扩大等新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借助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将资本监管因素纳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框架,建立了KCC-LM模型。该模型内含的资本监管因素强化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和产出的非对称效应较好地解释了1997~2006年我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及2007~2008年经济的"三高"现象,并揭示了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性货币政策所折射出的"宽货币-紧信贷"的调控思路,该思路的制度性原因是我国金融控制力目标和金融稳定性目标的内在矛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传忠  曹艳乔  
本文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具体考察了1990-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拉动和工业化的带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出口拉动的特征最为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企业出口的削弱。过大的政府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李丹娜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海清  徐大为  
文章通过对我国消费波动与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得知市场化改革以来二者的稳定性都大幅度提高了,并且在1994年之前是消费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在那之后则相反,然后以投资、消费、GDP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脉冲反应,对投资经由消费直到GDP波动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发现在买方市场之下一个单位的消费冲击会导致1.2个单位的GDP的同步波动,而在卖方市场之下却只会导致0.5个单位的GDP的波动,这说明买方市场之下消费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卖方市场之下才真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从体制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屹山  刘金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新辉  
借助1993—2014年的中国市场数据对股票价格的显著变化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从理论到实证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解决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股票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与传导机制,中国股票价格波动对投资、消费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以及政策制定者应对股票价格波动做出的反应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