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8)
- 2023(17166)
- 2022(14808)
- 2021(13571)
- 2020(11288)
- 2019(26066)
- 2018(25931)
- 2017(50328)
- 2016(26994)
- 2015(30128)
- 2014(30264)
- 2013(30173)
- 2012(27972)
- 2011(25455)
- 2010(25841)
- 2009(24192)
- 2008(23449)
- 2007(20970)
- 2006(19051)
- 2005(17605)
- 学科
- 济(126529)
- 经济(126384)
- 管理(78398)
- 业(72618)
- 企(59594)
- 企业(59594)
- 方法(47052)
- 数学(40128)
- 数学方法(39689)
- 中国(34632)
- 农(30931)
- 地方(29636)
- 财(28964)
- 业经(27570)
- 学(25227)
- 制(25165)
- 农业(20741)
- 贸(20305)
- 贸易(20287)
- 银(19818)
- 银行(19769)
- 易(19562)
- 融(19528)
- 金融(19525)
- 行(18980)
- 理论(18614)
- 环境(18312)
- 和(18089)
- 体(17671)
- 地方经济(16947)
- 机构
- 大学(389740)
- 学院(386409)
- 济(165344)
- 经济(161865)
- 管理(149029)
- 研究(137886)
- 理学(126995)
- 理学院(125553)
- 管理学(123462)
- 管理学院(122745)
- 中国(104263)
- 京(84873)
- 科学(80931)
- 财(78252)
- 所(69412)
- 研究所(62228)
- 中心(60863)
- 财经(60652)
- 农(59138)
- 江(59127)
- 经(54864)
- 北京(54611)
- 业大(53527)
- 范(51903)
- 师范(51490)
- 经济学(50778)
- 院(49925)
- 州(46947)
- 农业(45456)
- 经济学院(45231)
- 基金
- 项目(251570)
- 科学(198243)
- 研究(188066)
- 基金(182232)
- 家(157344)
- 国家(156012)
- 科学基金(133846)
- 社会(119913)
- 社会科(113665)
- 社会科学(113638)
- 省(97283)
- 基金项目(95722)
- 教育(85749)
- 自然(84133)
- 自然科(82097)
- 自然科学(82082)
- 划(81386)
- 自然科学基金(80579)
- 编号(76566)
- 资助(75145)
- 成果(64105)
- 重点(56388)
- 发(56197)
- 部(55976)
- 课题(53607)
- 创(51642)
- 国家社会(49441)
- 制(48564)
- 教育部(48503)
- 创新(48248)
- 期刊
- 济(195796)
- 经济(195796)
- 研究(126537)
- 中国(83680)
- 财(60026)
- 管理(58969)
- 学报(57316)
- 农(55078)
- 科学(53787)
- 教育(45752)
- 大学(44505)
- 学学(41476)
- 融(38749)
- 金融(38749)
- 农业(37399)
- 技术(34520)
- 经济研究(31776)
- 财经(30781)
- 业经(29970)
- 经(26426)
- 问题(24826)
- 技术经济(20047)
- 图书(19841)
- 贸(19088)
- 理论(19057)
- 业(18961)
- 现代(17875)
- 世界(17797)
- 科技(17431)
- 商业(16979)
共检索到605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修海 杜延军
基于RBC模型,假设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瓦尔拉斯竞争的,但引入了一个不完善的冲击信息市场扩展了RBC模型。扩展模型主要通过产出动态学分析了产出方差变化。模型结果表明,经济人依据不同经济状态调整自己对冲击的信息知识,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内生机制。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RBC模型 信息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四灿
中国市场化改革由增量改革时期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同时,经济波动由"高位波动"向"波幅收窄"的平稳化趋势转变。本文建立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和市场化因素的RBC模型,数值模拟显示市场化水平越低下,金融加速器机制放大和传播外生冲击的效果越明显,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减轻了政府对企业干预和金融加速器的放大效果,能够较好解释经济波动的阶段性变化。其政策含义为市场化有助于增强经济稳定性,抑制经济波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小筠 刘戒骄 谢攀
中国经济增长正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的源头是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为考察政府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Romer (1990)和Jones (1995)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予以扩展,将研发部门扩展为基础研究部门和私人研发部门,将政府公共支出细分为基础研究支出、私人研发部门补贴和消费性公共支出,将劳动力细分为非熟练工人和科研人员且两者不可替代。对扩展后的模型求解一般均衡发现:提高政府基础研究支出比例会推动经济增长;政府补贴对私人部门研发支出具有挤出效应,减少补贴不会抑制经济增长;政府消费性公共支出会抑制政府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选择税率分别为10%、20%和30%的数值模拟结果也印证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保平
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是经济增长理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数量型经济增长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质量型经济增长是在数量增长基础上优劣程度的价值判断。经济增长质量是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升,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持续的结果。经济增长质量使得经济增长理论从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选择扩展到了最佳社会效应和最佳环境效应的实现上。使经济增长理论的概念性框架从要素投入、要素效率提高与产出的关系扩展到了经济增长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经济增长系统投入要素的知识技术含量增加和产出效率提高,经济增长部门和组成部分协同作用,经济增长系统自组织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系统 价值判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晓光 苟琴 姜天予
已有文献关于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本文在最优产业配置框架下,重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将经济增长与波动之间的权衡问题转化为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问题,本文模型框架能够更好地探究金融结构对宏观经济的综合影响,并能够有效地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OECD国家1970~2010年面板数据构建最优配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相比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资源配置向最优配置状态收敛。进一步分析发现,外部资金依赖度高和中小成长型公司占比大的部门,在市场主导程度更高的金融系统中,向最优配置状态的收敛速度更快。在对金融结构内部进行更细致的考察中发现,银行业和股市内部结构特征也会对上述作用产生影响,银行业集中度越低、股市发展越有效率和活力,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越能够加速推动经济向最优配置前沿收敛。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丰富了有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内涵的讨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平 袁晓玲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波动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资本的跨国流动传导到别的国家。鉴于美国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FDI来源国,其经济的波动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在以双边贸易与投资为传导纽带,暗含汇率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冲击的长期传导机制和短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美国经济的波动主要通过影响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途径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更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翔 李凌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投资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扩展的RBC模型,分析创新、产能变动等对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和部分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82.51%的产出波动、89.00%的投资波动、67.52%的资本存量波动和65.41%的消费波动,总体解释力较好;创新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创新会产生滞后的市场性产能过剩,但会随着新一轮创新自行化解;政策性补贴却加重了非市场性产能过剩的产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类产能过剩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产能变动 经济周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梦黎
文章基于扩展的RBC模型,分析创新、产能变动等对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和部分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82.51%的产出波动、89.00%的投资波动、67.52%的资本存量波动和65.41%的消费波动,总体解释力较好;创新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创新会产生滞后的市场性产能过剩,但会随着新一轮创新自行化解;政策性补贴却加重了非市场性产能过剩的产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类产能过剩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产能变动 经济周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本文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波动发展时期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经济波动发展下建立保持税收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发展 税收平稳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1978-2007年中国省级区域横截面和面板2种数据格式,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①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在时间—空间2个维度上均显著,但随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呈逐渐减小趋势;②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有利于减小经济波动对增长的负作用,各地区金融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波动—增长关系的地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强度上;③控制经济波动的内生性后,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有被放大的倾向,考虑经济波动内生性时,中国经济波动程度提高1%,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0.12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朱坚真 方承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高速阶段,实际部门和理论界的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方面,各地区各部门正处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建设热潮之中,容易忽视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纪明 刘志彪
本文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两个指标测度需求结构演进,并运用中国31个地区1998-2011年平衡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需求结构合理化水平和需求结构高级化水平的适度降低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现实条件下,为了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政府应充分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机制的异同,在努力创造需求结构高级化经济环境的同时,应更多地考虑需求结构合理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太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经济波动、地方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研究发现,经济波动加剧时,公众对工作部门的选择意愿会受到影响,更偏好较私人部门更稳定的政府部门工作,引致更大规模的地方政府,使得更多的资源从生产性的私人部门撤出,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经济增速回落。进一步,基于3SLS方法对中国1978—2014年省级面板样本的实证检验显示,经济波动确实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而政府规模扩张抑制了经济增长。上述结论在多种敏感性分析下均十分稳健。这表明虽然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存在其他可能途径,但其通过影响地方政府规模进而负向作用于经济增长是显著的,且是一个被遗忘的至关重要的传导机制。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就业部门结构转变以控制地方政府规模,有利于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稳中求进"。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地方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