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5)
2023(13376)
2022(11335)
2021(10492)
2020(8831)
2019(20180)
2018(19568)
2017(38115)
2016(19897)
2015(22302)
2014(21964)
2013(21883)
2012(20123)
2011(18042)
2010(17895)
2009(16501)
2008(15745)
2007(13725)
2006(11986)
2005(10749)
作者
(57231)
(47662)
(47471)
(45201)
(30678)
(22702)
(21687)
(18593)
(18534)
(16797)
(16421)
(16169)
(15394)
(15064)
(15063)
(14869)
(14361)
(13920)
(13845)
(13505)
(11916)
(11779)
(11507)
(11134)
(11044)
(10728)
(10517)
(10078)
(9668)
(9335)
学科
(102090)
经济(101998)
管理(55573)
(50664)
方法(43573)
(41488)
企业(41488)
数学(39480)
数学方法(39068)
中国(22099)
(21119)
(20744)
地方(20475)
业经(18253)
(17865)
(16459)
(15813)
贸易(15801)
(15314)
(14607)
金融(14604)
农业(13710)
(13531)
银行(13491)
地方经济(13432)
(13068)
财务(13023)
财务管理(12988)
(12803)
环境(12607)
机构
大学(287177)
学院(282994)
(131539)
经济(129076)
管理(109930)
研究(99086)
理学(94631)
理学院(93724)
管理学(92092)
管理学院(91603)
中国(79053)
(59095)
(58583)
科学(55638)
(48268)
财经(47482)
中心(46738)
(45435)
研究所(43515)
(43473)
经济学(43176)
(42152)
业大(40261)
经济学院(38708)
北京(36506)
(35946)
财经大学(35855)
农业(35576)
(33325)
师范(32888)
基金
项目(191345)
科学(151978)
基金(143007)
研究(137115)
(125088)
国家(124145)
科学基金(107467)
社会(90825)
社会科(86398)
社会科学(86375)
基金项目(74557)
(72401)
自然(69582)
自然科(68074)
自然科学(68051)
自然科学基金(66845)
教育(63682)
(61498)
资助(59936)
编号(52497)
(43724)
重点(43269)
成果(41353)
(41180)
(40019)
国家社会(39010)
教育部(38272)
创新(37629)
科研(37412)
人文(36704)
期刊
(142949)
经济(142949)
研究(90215)
中国(54860)
(46175)
学报(42754)
管理(42209)
科学(39822)
(39218)
(37408)
金融(37408)
大学(33861)
学学(32464)
农业(25508)
技术(25435)
财经(25113)
经济研究(24930)
教育(24306)
(21696)
业经(19791)
问题(17866)
技术经济(15379)
统计(14963)
(14772)
理论(14496)
国际(13593)
世界(13520)
(13313)
(13066)
实践(12664)
共检索到429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志刚  
本文基于信贷市场资金和项目的搜寻与匹配视角建立了一个内生货币模型,分析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对超额准备金率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比较静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率具有逆周期特征;其变化有减弱法定准备金率和基础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动态分析发现,超额准备金率具有滞后周期特征;超额准备金率的内生变化会带来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通过中国数据校准参数后的模拟发现,较高惰性的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政策不仅不能有效抚平信贷市场波动,反而可能是造成信贷市场不稳定的原因。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超额准备金率的上述特征都具有很好的统计显著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郑斌  
文章围绕超额准备金率时序特征展开,通过构建一个适于我国政策环境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调控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速和超储率双下滑的环境下,基准利率工具并不能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影响银行贷款供给,其对信贷需求的调控效能会有所减弱。而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对信贷供给的传导效率有所增强。文章还使用结构变点单位根检验和SVAR模型对政策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文章认为在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的当下,货币政策经历着从需求调控向供给调控方式的转型。而伴随着流动性收缩,价格型调控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郑斌  
文章围绕超额准备金率时序特征展开,通过构建一个适于我国政策环境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调控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速和超储率双下滑的环境下,基准利率工具并不能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影响银行贷款供给,其对信贷需求的调控效能会有所减弱。而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对信贷供给的传导效率有所增强。文章还使用结构变点单位根检验和SVAR模型对政策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文章认为在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的当下,货币政策经历着从需求调控向供给调控方式的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基于将银行超额准备金分解为预防性超额准备金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以及将非自愿超额准备金作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衡量指标,并对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的波动机制及其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机制进行考察,发现1998-2010年期间,在外汇占款和银行贷款的综合作用下,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经历了先降后升,然后再次下降的走势。而且从短期看,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的累积会对产出、价格和银行贷款产生负向效应,但从长期看,则又体现为正向效应,从而放大和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在此情况下,货币当局在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应审慎针对非自愿超额准备金展开微调性操作,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采用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的增长率作为流动性状态的衡量指标,通过建立超额准备金的动态模型和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考察了非自愿超额准备金率增长率周期性波动情况和不同流动性状态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研究表明,自1998年以来,在外汇占款、银行贷款和贷款利率的作用下,流动性状态发生了过剩与短缺之间的周期性转换,并且流动性过剩状态与短缺状态相比,货币政策传导的产出和价格效应均有所弱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仲伟周  
基于垄断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银行在受到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重约束条件下,在面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最优信贷决策行为。通过构造贷款市场总体均衡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当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表现出有效性;而当贷款市场中的银行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或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时,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则表现出无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婧  
本文从准备金政策对货币市场影响的微观机理出发,分解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分析了央行货币政策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对货币市场资金的影响,从理论上论证了在不同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也不同;随后建立模型,将2010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这一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涨周期区分为两个阶段,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不同期限和品种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最后解释了2010年末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更大的原因,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岳隆杰  
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进行传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的稳健货币政策调控效应,认为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行为调整传导了调控政策,同时也引致了对冲调控策略行为。为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约束力的量级差异,本文以银行信贷期限配置行为和房贷行为为例,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纳入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石峰  
在包含劳动搜寻匹配摩擦的封闭经济中,Thomas (2008)发现货币政策与名义工资黏性有关。存在工资黏性时,央行应增加价格波动,反之则需保持价格稳定。但本文发现:在开放经济中,即使不存在工资黏性,最优货币政策也应增加价格波动。这是因为贸易条件能改变生产厂商的匹配成功价值,内生增加实际工资黏性,减少家庭收入和消费。因此,央行需在稳定价格和平滑消费间权衡。价格波动率上升能够抑制实际工资和消费对其有效路径的偏离,改进福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谦  何蓉  
在货币紧缩过程中,使用准备金率工具关键在于把握好尺度,降低政策超调风险,为此必须研究存款准备金率上限。本文依据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在分析货币经济中"漏出"问题解决方式和货币控制的基础上,以存款准备金率来统一度量货币政策空间,建立起一个分析框架,得出一个基于宏观调控考虑的、用以衡量货币政策空间的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限公式,测算了1993年以来各年的上限值,并结合货币政策使用力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为,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限客观存在,在引入菲利普斯曲线之后,发现在经济处于不同状态、各种因素持续变动时,准备金率理论上限是动态变化的。对准备金率理论上限与货币政策力度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从宏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龚六堂  
本文在考虑当前东亚各国普遍存在的资产型货币错配情况下,将Ber-nanke等(1999)模型推广到小国开放经济中,分析了由外生冲击导致的汇率升值影响经济的传导路径,以及这种影响程度所取决的因素。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存在资产型货币错配时,汇率升值降低企业净值,并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和产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升值导致的产出下降幅度与该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和金融加速器效应直接相关。当该国货币错配程度较高,金融加速器效应显著时,外部冲击导致的升值可能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本文对1994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并认为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轶强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对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均值和波动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未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支付系统发展和超额准备金率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彦达  丁韦娜  
利用2004—2016年季度数据,采用VAR模型检验经济波动、货币供给与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引起不良贷款变化的主要原因,货币供给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是正向的;经济波动是引起不良贷款变化的次要原因,经济波动对不良贷款的影响短期是负向的,长期是正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