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4)
2023(20044)
2022(16778)
2021(15603)
2020(13279)
2019(30422)
2018(30129)
2017(57204)
2016(31690)
2015(36224)
2014(36491)
2013(36225)
2012(33958)
2011(30590)
2010(31047)
2009(29530)
2008(29768)
2007(26791)
2006(24177)
2005(22536)
作者
(92121)
(77284)
(76707)
(73713)
(49334)
(36914)
(35121)
(29888)
(29187)
(27850)
(26619)
(26007)
(25017)
(24954)
(24607)
(23928)
(22710)
(22666)
(22315)
(22261)
(19677)
(18998)
(18806)
(17690)
(17369)
(17364)
(17202)
(17063)
(15651)
(15348)
学科
(142954)
经济(142784)
管理(95265)
(86607)
(71287)
企业(71287)
方法(55383)
数学(48175)
数学方法(47696)
(46547)
中国(41508)
(37596)
(32842)
地方(30235)
业经(30131)
(29728)
(25732)
财务(25669)
财务管理(25597)
企业财务(24336)
(24329)
贸易(24314)
(24304)
银行(24258)
农业(24227)
(23573)
(23213)
金融(23205)
(23116)
(23063)
机构
大学(459846)
学院(455659)
(196587)
经济(192468)
管理(167345)
研究(163698)
理学(141008)
理学院(139395)
管理学(137090)
管理学院(136236)
中国(129282)
(102926)
(99176)
科学(96392)
(84738)
财经(76856)
(75909)
研究所(75492)
中心(74231)
(73191)
(69448)
北京(63757)
业大(63000)
经济学(62182)
(60095)
师范(59505)
农业(58976)
(58164)
(56635)
财经大学(56409)
基金
项目(285855)
科学(224504)
研究(210943)
基金(207766)
(181034)
国家(179549)
科学基金(152432)
社会(135340)
社会科(128191)
社会科学(128159)
(109374)
基金项目(108006)
教育(97246)
自然(95346)
自然科(93031)
自然科学(93002)
(92359)
自然科学基金(91348)
资助(86314)
编号(85410)
成果(72896)
重点(65047)
(64802)
(61797)
课题(60243)
(58076)
国家社会(57222)
教育部(55695)
(55073)
(54848)
期刊
(230050)
经济(230050)
研究(149341)
中国(105294)
(85301)
学报(71422)
(69534)
科学(64887)
管理(63770)
大学(54033)
教育(51159)
学学(50346)
(49205)
金融(49205)
农业(45926)
财经(40311)
技术(38693)
经济研究(37643)
(34746)
业经(33580)
问题(30461)
(25919)
(25232)
国际(23265)
技术经济(22714)
世界(22389)
统计(21938)
(21704)
图书(21576)
(21041)
共检索到73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帅  温铁军  
中国在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之后,进入了以国内资源资本化为实质的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在这30年中,出现了3次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并相应地发生了财税体制的3次重大变迁及土地的3次大规模征占。本文以土地资源资本化的机制、主体及增量收益分配状况的变化为线索,分析了三者的相关关系;描述了产业资本及金融资本在这个资本化过程中形成并高速扩张的趋势;并考察了这个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及成本分摊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百毅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晨婕  温铁军  
以往30年集体林区三次林权改革表现了"分-合-分"循环的经验过程,所表达的主要是具有产业特性的林区业态下农户理性选择,及林区发展与外部财政金融等宏观制度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随2007年在南方集体林区全面推进林权改革而来的情况,也再次体现了这种相关性的作用。因此,建议以既照顾农民生计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社区林业"作为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谈判地位的前提下形成引入外部资本规模进入的条件,实现集体林区的和谐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分析冯煜一、经济波动的基本态势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量上增长很快。按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1亿元增加到1995年5773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5%,比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平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永友  
文章通过借助传统IS-LM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平滑经济波动的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财政政策对经济波动的整体平滑能力较低,平均只有6.35%,财政政策的平滑能力在经济波动的不同状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的平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财政购买性支出能平滑掉经济初始冲击的11.48%,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和收入政策整体上反而使经济波动上升近3%;(3)内生性检验表明,中国只有相机性支出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不仅如此,相机性支出政策的内外时滞都较短。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中国财政政策稳定效果的关键在于提高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相互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众  宋燕萍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段莉芝  陈乐一  李玉双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中国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1)短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长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短期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与降低扩展边际波动来实现;长期对经济波动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增大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研究结论:虽然在短期土地资源错配能够稳定经济增长,减缓经济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土地资源错配会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地区创新能力提升,从而降低经济的稳定性,容易引发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莉芝  李玉双  
文章构建了一个采用时变引力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自滞后模型(SLX),探讨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地资源错配能够减缓邻近地区的经济波动,即土地资源错配会对经济波动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密度边际波动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类不同等级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尽相同:在自上而下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并不是每类高等级城市都对低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自下而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中,每类低等级城市都对高等级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等级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则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董筱丹  温铁军  
经济基础方面的"三农"问题与上层建筑方面的"三治(村治/乡治/县治)"问题高度相关,构成矛盾的对立统一。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宏观经济的波动而时紧时缓;不同的经济增长机制对于矛盾的演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改革30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周期趋紧,中国农村地区先后发生了三轮"治理危机";到1990年代以后表现为大量的对抗性冲突。主要原因是违背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造成的制度成本——"去组织化"的个体小农难以提供足够的剩余来支撑与大包干伴生的"撤社建乡、撤队建村"之后逐步庞大、异化于经济基础的农村上层建筑。因此,越是现代化的农村"上层建筑"就越是需要政府全额承担制度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辉  
本文利用1978-2007三十年期间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波动和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态势分析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投资的周期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我国的投资波动既有宏微观经济体制的原因,又有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完善投资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然选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凯  夏会琴  胡海胜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董进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历次宏观经济波动,通过对每一次波动背后原因进行探索,试图从中分析政府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政府部门的影响是历次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不断转型,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未消退,政绩考核的数字指标、投资手段的方便获取、地方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寻租激励的存在,都导致了政府部门时常介入具体的经营活动,起着类似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政府部门退出具体的经营环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完善市场的培育者和监管者之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孙成芳  
本文重点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在回顾中,沿着税收制度、政府间收入和支出划分、转移支付制度四条主线,将改革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早期探索阶段、初步建立阶段、局部调整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柳全  王玉霞  
基于经典H-P滤波原理,通过技术分离经济时间序列中的波动要素与趋势要素,剔除短期波动对长期趋势的影响,从而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基本特征。进而利用H-P滤波结果的相关系数分析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波动关联性。分析期间设为1978—2011年。再建立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预测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趋势。估算区间设为2013—2020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