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5)
- 2023(6763)
- 2022(5626)
- 2021(5034)
- 2020(4197)
- 2019(9587)
- 2018(9298)
- 2017(18637)
- 2016(9935)
- 2015(11021)
- 2014(11060)
- 2013(11149)
- 2012(10544)
- 2011(9658)
- 2010(9761)
- 2009(9193)
- 2008(9131)
- 2007(8306)
- 2006(7575)
- 2005(7045)
- 学科
- 济(67986)
- 经济(67924)
- 管理(35366)
- 业(33990)
- 企(30893)
- 企业(30893)
- 方法(24683)
- 数学(22148)
- 数学方法(22039)
- 财(17158)
- 地方(15275)
- 务(13051)
- 财务(13044)
- 财务管理(13024)
- 企业财务(12701)
- 中国(11932)
- 地方经济(11782)
- 业经(11288)
- 学(11090)
- 制(10355)
- 农(8966)
- 体(8841)
- 融(7996)
- 金融(7996)
- 策(7266)
- 银(7147)
- 银行(7136)
- 和(6968)
- 环境(6871)
- 经济学(6845)
- 机构
- 大学(153640)
- 学院(152713)
- 济(76587)
- 经济(75365)
- 管理(57865)
- 研究(52929)
- 理学(50171)
- 理学院(49650)
- 管理学(48987)
- 管理学院(48689)
- 中国(40752)
- 财(35721)
- 京(30461)
- 科学(29110)
- 财经(28864)
- 所(26769)
- 经(26314)
- 经济学(25460)
- 研究所(23926)
- 中心(22874)
- 经济学院(22624)
- 江(21962)
- 财经大学(21741)
- 农(20535)
- 北京(19205)
- 业大(18743)
- 院(18424)
- 商学(18200)
- 商学院(18018)
- 州(17078)
- 基金
- 项目(95057)
- 科学(76123)
- 基金(72541)
- 研究(66666)
- 家(62842)
- 国家(62377)
- 科学基金(54334)
- 社会(46737)
- 社会科(44564)
- 社会科学(44553)
- 基金项目(38068)
- 省(35147)
- 自然(34680)
- 自然科(33941)
- 自然科学(33932)
- 自然科学基金(33383)
- 资助(30680)
- 教育(30316)
- 划(29289)
- 编号(23892)
- 部(22201)
- 重点(21293)
- 国家社会(20206)
- 发(20152)
- 成果(19749)
- 教育部(19712)
- 性(19415)
- 人文(19259)
- 创(19232)
- 科研(18219)
共检索到23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覃予 靳毓
企业薪酬外部比较与公平是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8年前后中国经济发生巨大波动为背景,结合公司股权性质,研究企业高管和普通员工的薪酬外部公平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进入紧缩期后,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与公司业绩相关性在繁荣期呈现的倒"U"型曲线变得更为陡峭,处于"拐点"的高管薪酬公平最优分位数也明显减小;普通员工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与公司业绩也从繁荣期的不相关发展为紧缩期的倒"U"型相关。以上变化集中体现在国有公司中,私营公司无明显改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联生 林景艺 王亚平
薪酬外部公平性是影响公司管理层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管理层薪酬为背景,结合公司股权性质,研究了薪酬外部公平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正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而没有发现其与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同时,也没有发现负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业绩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向额外薪酬的激励作用仅在非国有企业成立,因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更注重自身的政治前途;负向额外薪酬的"惩戒"作用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体现。本文深化了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方面的研究,也为我国企业薪酬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关键词:
薪酬 公平性 国有企业 激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丽平 杨兴全
外部薪酬差距因引导管理层行为而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管理者权力又是影响薪酬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2006—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管理者权力,研究了外部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探讨了管理层行为在外部薪酬差距影响公司业绩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外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外部薪酬差距具有正面的价值激励效应,但是管理者权力抑制了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进一步拓展检验发现,外部薪酬差距能够抑制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但管理者权力弱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管理者权力 外部薪酬差距 公司业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蕊 廖佳 王洋洋
本文基于锦标赛理论,考察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越大,公司业绩越好但业绩波动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上述关系在董事长与CEO非两职合一或非CEO高管人数较少时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反映薪酬差距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产生积极作用,也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一经验证据不仅对上市公司制定更合理的高管核心团队薪酬结构有重要意义,亦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具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杨玉凤 沈玉玲 胡欣
本文选取2008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均使用2008年与2007年的差分值计量。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与市场业绩变动呈不显著负相关。此外,本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变动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薪酬变动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亮 许庆高
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对象的关系的异质性,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及其影响途径。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高管薪酬水平无显著关系;高管薪酬水平是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不是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业绩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颐 刘志远 冯程
本文从一个新视角即激励强度出发对央企负责人的货币性薪酬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在高薪酬—业绩敏感度下所追求的ROE并不能代表企业价值的真正增长,此时负责人会有动力粉饰ROE,甚至会因为追求短期ROE从而丧失长期增长潜力,形成价值的负向增长;而反映公司长期价值增长的EVA与公司价值形成正向关系,而且基于EVA的激励强度越大公司市场价值越高。这说明只要衡量指标是正确的,央企高管的薪酬制定同样适用于最优契约。本文的结论支持了国资委目前正在实施的对央企负责人以EVA进行业绩评价的改革,并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研究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爱军
采用净利润作为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基于2008~2010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管理层年薪总额、公司净利润、平均总资产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发现三个指标不符合正态性,但有一定非线性关系,并且是以平均总资产作为控制变量时,净利润与管理层年薪总额的对数存在很弱的非线性关系。分行业分析结果显示,净利润与管理层年薪总额仅在少数行业中存在相关性,其中金融、保险业与房地产业两者偏相关系数为负。
关键词:
高级管理层 薪酬 公司业绩 偏相关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美玉 王帅 南晖
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与否,不仅体现在公司价值和业绩水平上,还体现在公司业绩的波动性上。管理层内部实行差别化的薪酬体系,被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薪酬差距越大,高管团队内的竞争越激烈,为了在业绩竞赛中打败对手,高管会竞相做出更高风险的决策,从而加大公司业绩的波动程度。本文选取2009~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波动的关系,并探索管理层权力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随着高管薪酬差距的加大,公司业绩的波动性更大,风险也随之提高,在两职合一、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高管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波动的影响更大,而高管长期在位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管理层权力 公司业绩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金麟 赵勍
本文收集了597家上市公司的相关业绩数据、高管持股比例以及是否国有控股等虚拟变量值,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对薪酬决定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正相关,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正相关,高管薪酬与地区变量以及行业变量相关性很强,高管薪酬与高管持股比例正相关等相关结论。通过对薪酬效应模型的分析,我们发现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有显著的影响。这为上市公司制定和完善高管薪酬制度提供了经验依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公司业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宗彦 覃予
文章考察了2008年前后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为实现预期高管薪酬而实施的盈余管理策略变化情况。基于2003-2014年499家A股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明显抑制了高管薪酬增长。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减弱,真实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阻滞作用也减弱。其中,私营企业高管薪酬对两种盈余管理敏感性的减弱程度最大,地方国企次之,中央国企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即转变了盈余管理策略,而国有企业则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后才出现这一变化。文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景气降低了企业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传彬 朱学义 刘建勇 吴敏艳
文章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政府限薪令之间的关系。结论归纳为三点:一是我国上市企业中存在显著的高管非业绩付薪现象;二是较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高管非业绩付薪的现象更为严重;三是政府法规发布后,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显著提高,说明《政府限薪令》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管薪酬 限薪令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育军 黄益雄
本文以上市公司违规、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和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所在年度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样本,利用上市公司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波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性,降低了公司的风险。在考虑多种反映业绩波动性指标和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性质时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以业绩波动性为视角研究了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有助于企业降低业绩波动性风险,也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丰富了内部控制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业绩波动性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海燕
本文选取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的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分为正向外部差异和负向外部差异两种,其中正向外部差异与民营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负向外部差异与民营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并不显著;股权集中度与民营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而股权集中度能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外部公平性与民营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