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2)
- 2023(9805)
- 2022(7911)
- 2021(6953)
- 2020(5916)
- 2019(13108)
- 2018(12925)
- 2017(25550)
- 2016(13349)
- 2015(14872)
- 2014(14657)
- 2013(15087)
- 2012(13935)
- 2011(12276)
- 2010(12662)
- 2009(12405)
- 2008(12339)
- 2007(11359)
- 2006(10515)
- 2005(10057)
- 学科
- 济(90183)
- 经济(90104)
- 业(73214)
- 企(69294)
- 企业(69294)
- 管理(57846)
- 方法(30386)
- 业经(28657)
- 财(26310)
- 数学(22589)
- 数学方法(22533)
- 农(22220)
- 税(21932)
- 税收(20483)
- 收(20311)
- 地方(18765)
- 务(18555)
- 财务(18550)
- 财务管理(18542)
- 企业财务(17562)
- 农业(16650)
- 中国(16044)
- 技术(15437)
- 策(14638)
- 和(14540)
- 制(13963)
- 划(13292)
- 体(12711)
- 企业经济(12056)
- 地方经济(12055)
- 机构
- 学院(207937)
- 大学(199462)
- 济(105706)
- 经济(104252)
- 管理(84295)
- 理学(71764)
- 理学院(71167)
- 管理学(70559)
- 管理学院(70174)
- 研究(65495)
- 中国(53975)
- 财(52461)
- 财经(40137)
- 京(39730)
- 经(36207)
- 科学(34470)
- 经济学(33560)
- 江(33226)
- 所(32495)
- 经济学院(30030)
- 农(29571)
- 财经大学(29095)
- 中心(28393)
- 研究所(28341)
- 商学(25827)
- 商学院(25581)
- 北京(25132)
- 州(25085)
- 业大(24562)
- 经济管理(24029)
- 基金
- 项目(122785)
- 科学(99343)
- 研究(93004)
- 基金(91683)
- 家(77026)
- 国家(76309)
- 科学基金(68300)
- 社会(64510)
- 社会科(61467)
- 社会科学(61450)
- 省(48328)
- 基金项目(47923)
- 自然(40928)
- 自然科(40055)
- 自然科学(40047)
- 教育(39639)
- 自然科学基金(39423)
- 划(37663)
- 资助(37224)
- 编号(36299)
- 业(31159)
- 创(28983)
- 成果(28051)
- 发(27862)
- 国家社会(27588)
- 部(27169)
- 重点(26702)
- 创新(26162)
- 制(25619)
- 性(24847)
共检索到330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深 张凯强
本文以税收征管部门普遍面临的征收任务作为背景,以经济波动为切入点,解释在地区经济波动下地方政府和企业间的税收征纳互动行为。基于模型分析,当经济波动程度增大时,地方政府将加强税收征管努力,企业的纳税遵从程度也相应增加;在经验分析中,我们使用微观数据验证了这一发现,具体而言,如果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水平提高10%,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实际税率将分别提高约0.14%和0.29%。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税收努力 企业税收遵从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东杰 陈政弘 徐阳
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改变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均衡,有助于政府提高最优税收努力水平,进而提升国家财政能力。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Stackelberg博弈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准自然实验”,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优化营商环境与地方财政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代表的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提升地方财政能力,表现为企业税收遵从的显著提升;在所得税由地税局管辖的企业、民营企业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这种效应更加明显,从而证实了营商环境优化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进而提高企业税收遵从的理论机制。研究结论对于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提升国家财政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璞 张玄 鞠铭
增值税不断成为各国税制改革的重点,不仅源于增值税本身的征管严格性,还在于增值税能够提升税收制度的效率。笔者基于"营改增"这一准自然试验,考察了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税收遵从程度,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据影响机制检验证明,增值税改革会通过发挥发票治理作用、缓解融资约束与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等途径促进企业的税收遵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与服务业的税收遵从程度提高得更为显著,而国企与房地产业企业受到的影响不大。本文强调对税制改革的系统性分析,补充了增值税对税收制度效率性提升的研究,并从产权与行业角度分析了增值税改革的差异化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的税收治理行为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减税降费、民营企业税收环境的优化、电子发票的深化改革等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发票治理 税收遵从 融资约束 地方政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韩凤芹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于构建“以数治税”新格局、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契机,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2)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降低企业寻租行为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三个影响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3)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共同作用能够更为有效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两职合一的企业更显著。研究对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和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税务机关应注重发挥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源源 李建军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价值-权重”函数模型探究税收“放管服”改革的税收遵从效应。借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税收“放管服”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税收遵从,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改革通过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税收执法能力以及纳税人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异质性分析表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提升效应,主要集中于高税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长的企业。因此,持续深化税收“放管服”改革,不仅是发挥税收作用、实现新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蔡伟贤 李炳财
近年来在社保基金收支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企业的社保逃费现象却愈加严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税收征管与企业社保遵从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金税三期实施这一政策冲击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逃税程度降低,但社保逃费程度却大幅提高,税、费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税收征管的加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促使企业通过社保逃费转移税收压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税、费征收机构的分离给企业策略性逃费提供了空间,此外,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能够减少企业的策略性逃费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近年来企业社保遵从度不升反降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和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税收征管 社保缴费 金税工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戴黎明 罗绪富 付景红
本文在介绍国外大企业税收遵从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从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税收风险管理、构建和谐征纳关系、防范恶意税收筹划、完善税收信用体系、提升政府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大企业纳税遵从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大企业 税收风险 税收遵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伟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税收遵从理论,引发了这些国家的重大税务行政改革。税收遵从理论认为,税务行政过程既是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过程,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税务管理活动的实施必然产生两方面的费用:征税费用和税收遵从成本。税收遵从包括纳税遵从与征税遵从。税收遵从的理论状态是:按要求进行税务登记;及时进行纳税申报并按要求报告有关税务信息;及时足额缴纳或代扣代缴税款。1972年,阿林厄姆(Allingham)和桑德莫(Sandmo)在《公共经济学期刊》上共同发表了题为《所得税偷逃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桑 鱼宁馨
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 (fsQCA)考察28个企业的逃税案例,构建“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在经营压力、税负压力、监管局部失灵、自我合理化和惩罚预期五个因素中,尽管存在多重并发关系,但监管局部失灵和自我合理化才是税收不遵从的主因,由此产生了“有机可乘型”和“自我开解型”两类税收不遵从的组态结构。前者表明,只要存在纳税主体感知的监管缺位,即使没有任何经营或税收压力,纳税主体也有可能发生舞弊行为;后者表明,即使没有压力,且有较高的被罚预期,但只要纳税主体存在偏狭认知、错误自负或推诿心态,其也有可能发生税务舞弊行为。因此,在税收征管简政放权和柔性治理背景下,仍需注意放管结合、强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认知干预设计,降低税收不遵从的发生频率,提升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星宇 吕炜
在国家积极推进税务部门征收社保费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在任务管理体制下税务任务对企业社保遵从的微观影响,并分析税务部门如何优化社保费征管水平、减少税费征管冲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7—2013年全国税收统计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税收任务对企业社保遵从的影响及机制。基准分析结果表明,税收任务对企业社保遵从具有负向影响,且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税收任务导致的企业策略性降低社保遵从主要表现在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非重点税源企业,反映了社保费征管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化征管强度;另一方面,降低税务任务的完成难度和采取税务全责的社保费征收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税费替代的跷跷板效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过高的税收任务增加了企业税负,企业为了缓解税负增加带来的现金流压力,策略性地选择降低社保遵从,表现为税费替代的跷跷板效应。本文的研究为客观评价税收任务与企业社保遵从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即应该高度重视过重的税收任务对企业税费征缴造成的微观影响,优化税收任务的制定流程与强度设置,提高税务部门在社保费征管上的主体责任意识,从而进一步而缓解企业税费替代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志坤
运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成为各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西方各经济学派关于税收政策在总量和微观上应用观点不尽一致,但总体认为税收政策是有一定功效的。中国运用税收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走过了从起步阶段、初试阶段、理智回归阶段到理智运用阶段,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更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集大成。当前应有效地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准确把握结构性减税以及结构性减税的执行力度,减少效用损失,同时考虑当前的财政承受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雷根强 沈峰
税收遵从成本是税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税收遵从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其组成因素、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重视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完善税制、加强税收征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志华 卢沛
税负的粘性特征使得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时反而承担了更高水平的税负,成为企业税负痛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构建企业层面的税负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果及其渠道,旨在为更深刻地理解如何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经验证据。以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且上述作用随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税收竞争对税负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无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还是非所得税税负粘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税收竞争缓解了税负粘性对未来投资以及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体现出有益的一面;然而,从地区发展来看,税收竞争本身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不利,也体现出不足的一面。本文基于税负粘性这一新视角研究了税收竞争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一方面为降低企业税负粘性、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则为更全面认识税收竞争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本文在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经济波动发展和税收平稳增长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波动发展时期保持税收平稳增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经济波动发展下建立保持税收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发展 税收平稳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