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2)
- 2023(13322)
- 2022(11118)
- 2021(10361)
- 2020(8689)
- 2019(20346)
- 2018(19844)
- 2017(38672)
- 2016(20978)
- 2015(23951)
- 2014(23859)
- 2013(24018)
- 2012(23101)
- 2011(21098)
- 2010(21351)
- 2009(20205)
- 2008(20114)
- 2007(18292)
- 2006(16371)
- 2005(15250)
- 学科
- 济(108888)
- 经济(108799)
- 管理(56415)
- 业(53637)
- 方法(42428)
- 企(41075)
- 企业(41075)
- 数学(37976)
- 数学方法(37651)
- 中国(29466)
- 农(27037)
- 财(23499)
- 地方(23466)
- 贸(21320)
- 贸易(21310)
- 易(20736)
- 学(20260)
- 业经(19736)
- 制(18888)
- 农业(17773)
- 银(16483)
- 银行(16452)
- 融(16062)
- 金融(16060)
- 行(15862)
- 地方经济(14767)
- 环境(14458)
- 和(14289)
- 策(14149)
- 体(12876)
- 机构
- 大学(312655)
- 学院(311070)
- 济(148569)
- 经济(145781)
- 研究(116197)
- 管理(115159)
- 理学(97701)
- 理学院(96579)
- 管理学(95081)
- 管理学院(94486)
- 中国(90555)
- 财(67037)
- 京(66422)
- 科学(65958)
- 所(59645)
- 研究所(53630)
- 财经(52502)
- 中心(51918)
- 农(50747)
- 经济学(48144)
- 经(47657)
- 江(47511)
- 经济学院(43198)
- 北京(42940)
- 业大(41681)
- 院(40946)
- 范(40375)
- 师范(40063)
- 农业(39652)
- 财经大学(38606)
- 基金
- 项目(194350)
- 科学(153872)
- 研究(143898)
- 基金(143448)
- 家(124259)
- 国家(123280)
- 科学基金(104724)
- 社会(94422)
- 社会科(89626)
- 社会科学(89603)
- 基金项目(73880)
- 省(72443)
- 教育(65332)
- 自然(64682)
- 自然科(63187)
- 自然科学(63163)
- 自然科学基金(62094)
- 划(61710)
- 资助(60684)
- 编号(56795)
- 成果(48024)
- 部(45228)
- 重点(44100)
- 发(43690)
- 国家社会(40089)
- 课题(39937)
- 创(39177)
- 教育部(39048)
- 中国(37580)
- 人文(37421)
- 期刊
- 济(170676)
- 经济(170676)
- 研究(102080)
- 中国(63579)
- 财(51033)
- 农(46405)
- 学报(44796)
- 管理(43274)
- 科学(42693)
- 大学(34298)
- 融(34085)
- 金融(34085)
- 学学(32316)
- 农业(31148)
- 经济研究(29238)
- 教育(29031)
- 财经(27455)
- 技术(26083)
- 业经(24108)
- 经(23849)
- 问题(22638)
- 贸(21235)
- 国际(19365)
- 世界(18472)
- 技术经济(17527)
- 业(17219)
- 统计(16824)
- 理论(14636)
- 策(14424)
- 经济问题(14031)
共检索到49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樊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遵义 李飞
1、引言 中国经济在几乎停顿了三年以后,于1992年第二季度又开始了它在1989年6月以前的快速增长的步伐。预计1992年全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将超过10%,可与80年代达到的最高增长率相比。按GDP的减缩指数计算,199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在5%左右。这种大大超过预期的经济加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基本上来自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者明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宙 魏杰
基于分工网络动态演进的过程,讨论了政府宏观政策和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并结合中国数据对该机制进行了经验分析。指出:经济波动和增长是分工网络动态演进过程中的两种宏观表象;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分工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演进过程有关;政府宏观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按规则的长期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正影响,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运用比较翔实的资料,在将2003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与我国过去曾经发生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较的基础上,提出2003年出口、投资、经济增长速度增长较快不能认为是经济已经过热,而是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的常态,这预示我国新一轮经济波动上升的开始。但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行业重复建设、货币供应量偏多、消费增长依然缓慢的问题要给予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2004年的宏观政策选择,从总体上应保护国民经济出现的良好态势,而同时又要遏制局部重复建设的势头,预防通货膨胀,所以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又要适度进行调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又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冲击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矛盾运动更加尖锐复杂、“三重压力”空前加剧之年。认识和总结我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的特点和经验,分析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客观规律,对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均衡运行,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达成状况及由此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达到的水平,探讨了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和面临的约束条件,考察了宏观经济政策倾向和强度的变化,阐释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方式和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松华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机制的财政政策、金融中介机构以及粘性价格、粘性工资等特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在校准模型结构参数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技术手段分析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贷款、消费偏好等8个外生随机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消费偏好和政府购买支出等冲击均导致我国经济上升,即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上升,贷款和技术冲击导致产出增加而通货膨胀下降,投资调整成本冲击导致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下降,价格加成和工资加成冲击均导致产出下降、通货膨胀上升;货币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根贤
消费是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国经济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主要难题。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分配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没有形成有效的财富调节平衡机制。物业税能够从两个方面发挥促进消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一是物业税能够发挥财富调节平衡的功能;二是物业税能够促进房地产投资回归理性,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基于经济稳定增长的物业税的设计是:物业税的课税对象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只能是对特定区域和超过一定标准的房屋征税;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物业税设定为地方税,物业税收入应严格规定用于社会保障性住房。
关键词:
宏观经济 稳定增长 物业税 消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建浩 王美今
作为一个转型国家,中国是否有属于自己的"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增长时期?它起于何时?终于金融危机吗?后危机时代处于何种周期状态?本文利用条件马尔可夫模型首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正式的经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以1995年第四季度为界,中国的经济周期从高波动与低波动交替出现的"活乱循环"时期,进入以微波化为主要特征的"大稳健"阶段。与美国因金融危机于2008年中断"大稳健"不同,中国的"大稳健"由于经济过热的累积在2006—2007年间中断,因金融危机负向冲击的叠加而重返,并迅速地于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低波动、高增长"的最优状态,后危机时代元年并未出现过热或二次探底等过度波动情...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大稳健 条件马尔可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凯 贾相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许多国家陷入长达数年的衰退,复苏十分缓慢。这意味着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对长期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体现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将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分开进行研究的“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足。本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短期经济波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五种机制,即影响企业研发、产生“清洁效应”、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迟滞效应”和抑制长期总需求。在这五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还创新性地系统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针对跨周期调节、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等议题,本文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 跨周期调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李睿
本文在回顾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1978—2009年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实际利率、汇率的变化率和资本产出比的三期滞后值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我们认为,要维护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必须要重视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问题。
关键词:
银行脆弱性 宏观经济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