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1)
2023(13382)
2022(11132)
2021(9848)
2020(8564)
2019(19038)
2018(18814)
2017(37304)
2016(19832)
2015(22210)
2014(22094)
2013(22271)
2012(20674)
2011(18581)
2010(19057)
2009(18535)
2008(18416)
2007(16929)
2006(15449)
2005(14588)
作者
(56051)
(47104)
(46687)
(44698)
(30370)
(22240)
(21016)
(17844)
(17766)
(17031)
(16543)
(15750)
(15456)
(15094)
(14886)
(14340)
(13827)
(13519)
(13431)
(13183)
(11947)
(11443)
(11442)
(10969)
(10706)
(10460)
(10359)
(10174)
(9319)
(9041)
学科
(114539)
经济(114398)
(88290)
(81233)
企业(81233)
管理(80982)
方法(44692)
数学(36062)
数学方法(35919)
(35743)
业经(31854)
(28373)
(24052)
财务(24033)
财务管理(24001)
(22901)
企业财务(22847)
中国(22835)
(22062)
地方(22005)
税收(20591)
(20412)
农业(20125)
(18120)
技术(17926)
(17835)
(17295)
环境(17101)
(16987)
(15309)
机构
学院(301140)
大学(296134)
(144513)
经济(142142)
管理(120870)
理学(103315)
理学院(102408)
管理学(101383)
管理学院(100812)
研究(95146)
中国(77599)
(74050)
(59768)
财经(57089)
(51552)
科学(50195)
(47468)
(46439)
经济学(46232)
中心(42927)
(42262)
财经大学(41779)
经济学院(41525)
研究所(40541)
北京(37627)
业大(36651)
(36254)
商学(35633)
商学院(35307)
(33621)
基金
项目(183812)
科学(148107)
研究(138710)
基金(137897)
(116174)
国家(115176)
科学基金(102233)
社会(94740)
社会科(90085)
社会科学(90060)
基金项目(72261)
(70594)
自然(62379)
教育(61943)
自然科(60930)
自然科学(60916)
自然科学基金(59926)
(56857)
资助(56783)
编号(54309)
成果(44101)
(42323)
(41106)
(40902)
国家社会(40342)
重点(40326)
(39490)
(38171)
教育部(37765)
人文(37576)
期刊
(171785)
经济(171785)
研究(98820)
(62180)
中国(57172)
管理(51617)
(39698)
科学(35930)
学报(35397)
(31487)
金融(31487)
财经(30531)
大学(29086)
经济研究(28321)
学学(28100)
技术(27246)
农业(26444)
业经(26426)
(26265)
问题(22017)
教育(19240)
技术经济(18995)
(18275)
(17252)
(16402)
世界(16308)
财会(15940)
(15637)
国际(15483)
现代(15093)
共检索到47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席鹏辉  周波  
重点税源建设是政府财税实践部门的工作重点,这方面的讨论和实证研究却较为少见。本文从经济波动冲击的角度讨论了中国重点税源企业的活动变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丰富性和征管便利性有利于经济下行波动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实证结果表明,经济下行波动引起重点税源企业的实际税率明显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税务部门的实际征管力度增强,与税收优惠政策或企业避税等其他行为无关。进一步的结果表明,为了减少税负上升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地方政府降低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环境规制水平,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治污成本,也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有助于解释中国实际税率和环境规制水平的企业异质性形成的根源,也能够促进对中国政府重点税源建设逻辑的理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明  赵旭杰  冯强  
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检验了经济波动中企业实际有效税率(ETRS)的变动规律。在匹配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地级市数据后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税负呈顺周期特征,地方实际产出每低于潜在产出1%,企业实际有效税率约上升0.12%-0.19%。经济波动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隶属地方政府的企业受经济波动影响更显著,这与地方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倾向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有关:高税率在短期内能为财政支出融资,隶属地方的企业由于流动性弱,易受地方政府干预,税负增幅明显。以上结论表明,中国存在着中央逆周期宏观调控意图被地方政府顺周期行为削弱的可能。近期呈现出的企业税负向逆周期转向的新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梦天   何爱平  
前端环境规制在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就业冲击,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稳就业”的协同治理是当前中国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借助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五批“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将其逐一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精准匹配,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前端环境规制在微观层面对企业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前端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减排,但也对企业产生了就业冲击,导致企业就业人数减少,人均工资提高。这一效应与前端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技能替代效应”“成本增加效应”密切相关,企业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反向变动致使就业人数减少与人均工资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清洁生产的审核机构为私有企业、与被审核企业为同级和位于本地时,前端环境规制可以发挥更强的清洁生产效应。前端环境规制对清洁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在不位于工业园区、非国有、利用外资较少和合规成本规模较小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中国协调环境治理与就业调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经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骏  刘峰  
本文检验了政府控制与企业税负的关系。由于流转税实际上构成了我国企业税负的主要部分,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企业税负衡量指标,将企业流转税税负纳入考虑范围。我们发现国企税负低于非国企。国企中,地方国企税负高于央企,并且地方政府层级越低,其控制的企业税负越高。我们认为,这与我国目前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和"税收攫取"行为有关。我们还发现,本文结果源自企业在税收返还和增值税税负上的差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明波  
在纳入短期投资的融资约束和技术机会的基础上,拓展现有的企业研发周期性经典模型,以此考察中国情景下短期经济波动影响企业研发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 5年的数据,使用混合多元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短期的宏观波动,还是企业的市场需求波动,均与企业研发强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研发强度表现出逆周期性。宏观经济波动与企业研发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繁荣期,而微观经济波动与企业研发强度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衰退期。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进行调整的能力,弱化了经济波动与企业研发强度的负向关系,而更强的技术机会则对企业产生了激励作用,强化了企业研发强度的逆周期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姜先登  康赵宇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样本,实证考察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辖区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官员的晋升激励显著降低了企业实际税负,该影响对处于东部地区企业的实际税负影响更为显著,对国有企业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实际税负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本文探索官员晋升对企业实际税负的作用机制,揭示了税收征管强度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此阐释了地方官员晋升所带来的税收征管变化,以期为中国未来的税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民  唐红李  杨婷婷  
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在各大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制造业企业对增值税减税的获得感不强,增值税实际税负依然较重,增值税税负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质"和"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对企业升级的"质"和"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体现得尤为明显。建议在制度设计和征收管理上对增值税进行改革,为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税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吴夕  卢斌  
借助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政策,我们发现2004年受政策影响的企业相对于不受影响的企业应交增值税减少了15.0%。然而,增值税减少的情况并未持续到2005—2007年,减税在长期并未成为政府的负担。同时,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减税使企业活力得到显著提升。根据企业人均产值、人均销售收入以及人均利润对税率的反应弹性,我们估算得到拉弗曲线中的最优税率应介于18.3%—23.0%。中国企业税负高于此水平,减税在长期不但不会增加政府负担,而且还能实现企业活力的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闫婉姝  曾剑宇  何凡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企业税负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产权性质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实际税负低的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上市公司,原因在于税负低的企业,从政府处获得的支持更多,进而减小了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使得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减弱企业税负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最后,本文研究发现,在进行了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党论  杨玉萍  
税负是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企业税负的高低除了与税制和政策规定有关外,也与具体征管过程中政策的执行程度密切相关。本文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指数,探讨政治关系与企业税负的关系以及产权、外部治理环境等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实际税负,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都存在,但在中央国企中并不显著;同时,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会显著削弱政治关系获取税收好处的作用,这一效果在民营企业上尤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以及政治关系这一非市场力量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陶东杰  李成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同时会提升地方财政压力,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以及企业实际税负。本文构建了一个政府—企业两部门博弈模型,并基于我国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试验,利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力度提升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负向冲击显著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因此提高了税收努力,平均而言,使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一效应主要发生在环境治理压力更大的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本文的发现从财政治理的视角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与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庞凤喜  刘畅  
税收负担是否成为倒逼实体经济企业向金融投资领域进军的重要动因?虚拟经济发展在企业税负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效应如何?本文使用2010—2016年A股工业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税负能显著提高工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2)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税收负担的金融化效应更为明显;(3)虚拟经济发展将放大税负水平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营改增"减税效果不仅取决于打通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更取决于税务部门征管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本文从税收征管行为差异出发,基于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营改增"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使得试点企业流转税税负下降并不明显。分批次看,首先进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实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明显。"营改增"政策的减税效果具有滞后性。对不同类型的"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因此,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规范税务部门征管行为,同时地方政府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税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深  张凯强  
本文以税收征管部门普遍面临的征收任务作为背景,以经济波动为切入点,解释在地区经济波动下地方政府和企业间的税收征纳互动行为。基于模型分析,当经济波动程度增大时,地方政府将加强税收征管努力,企业的纳税遵从程度也相应增加;在经验分析中,我们使用微观数据验证了这一发现,具体而言,如果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水平提高10%,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实际税率将分别提高约0.14%和0.29%。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丽  綦建红  
为考察国内高税负是否是推动中国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首次采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检验企业实际承担税负对其OFDI概率和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际税负过高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进行OFDI的概率,而且持续保持高位的税负也会导致企业向外投资的次数不断增加;(2)母国高税负对企业向低税负国家(地区)OFDI的概率和次数具有显著推动作用;(3)实际税负对国有企业OFDI影响不显著,但是对私营企业资本外流的促进作用和三资企业被"挤出"的作用十分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