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7)
2023(6995)
2022(5796)
2021(5157)
2020(4274)
2019(9494)
2018(9274)
2017(18308)
2016(9708)
2015(10507)
2014(10636)
2013(10734)
2012(10293)
2011(9622)
2010(9792)
2009(9145)
2008(8751)
2007(8009)
2006(7332)
2005(6845)
作者
(29861)
(25015)
(25001)
(24013)
(16113)
(11904)
(11243)
(9572)
(9564)
(8994)
(8977)
(8354)
(8239)
(8151)
(8003)
(7793)
(7394)
(7360)
(7079)
(6873)
(6532)
(6142)
(6096)
(5830)
(5776)
(5587)
(5559)
(5158)
(5059)
(4914)
学科
(67708)
经济(67665)
管理(26573)
(24123)
方法(23408)
数学(21099)
数学方法(20974)
(19819)
企业(19819)
地方(16643)
中国(13415)
(12737)
地方经济(12511)
(11493)
业经(10787)
(10138)
(9940)
(9229)
金融(9229)
(8786)
银行(8770)
(8473)
产业(8295)
(7817)
(7814)
贸易(7812)
(7476)
环境(7183)
经济学(7085)
(6933)
机构
大学(151865)
学院(150909)
(77058)
经济(75792)
研究(56465)
管理(53632)
理学(46322)
理学院(45749)
管理学(44964)
管理学院(44671)
中国(43147)
(33337)
科学(32511)
(30669)
(29019)
财经(27072)
经济学(26618)
研究所(26344)
中心(24780)
(24616)
(23903)
经济学院(23704)
(22577)
业大(20322)
财经大学(20287)
(19803)
北京(19275)
农业(18410)
(18142)
师范(17913)
基金
项目(96966)
科学(77246)
基金(73271)
研究(67405)
(64443)
国家(64001)
科学基金(54657)
社会(47128)
社会科(44965)
社会科学(44953)
基金项目(37956)
(36327)
自然(34353)
自然科(33616)
自然科学(33606)
自然科学基金(33057)
资助(30988)
(30509)
教育(30233)
编号(23868)
(22126)
重点(22104)
(21672)
国家社会(20802)
成果(19449)
教育部(19273)
(19271)
(18790)
人文(18528)
科研(18438)
期刊
(88767)
经济(88767)
研究(49226)
中国(27357)
(25308)
学报(24540)
科学(22286)
管理(21569)
(20979)
大学(18736)
学学(18273)
(17842)
金融(17842)
经济研究(16501)
财经(15373)
农业(13623)
(13407)
技术(12122)
问题(11429)
业经(11115)
技术经济(9406)
统计(9131)
(8766)
教育(8360)
世界(8089)
(7877)
国际(7344)
商业(7338)
经济问题(7233)
决策(7136)
共检索到232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瞿强  
目前主流经济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看似对立,但都是注重短期总量分析,忽视了长期生产结构对经济的影响;奥地利周期理论,立足资本异质特征,强调资源的跨期配置,对经济周期的结构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本文首先简要批判主流经济周期理论,然后在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结构性经济周期模型,这一模型能更好地分析货币—信用因素对宏观经济的扰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春华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从微观出发研究宏观经济,认为经济周期的产生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真实冲击,其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波动理论观点迥异,从而对后者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并为经济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比较了两种理论在经济波动的原因、性质、传播机制、研究方法、模型以及政策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并评价了两种理论各自的优劣之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志坤  
运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熨平经济波动成为各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西方各经济学派关于税收政策在总量和微观上应用观点不尽一致,但总体认为税收政策是有一定功效的。中国运用税收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走过了从起步阶段、初试阶段、理智回归阶段到理智运用阶段,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更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集大成。当前应有效地实施结构性减税措施,准确把握结构性减税以及结构性减税的执行力度,减少效用损失,同时考虑当前的财政承受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鑫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对于预测时间序列的资产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基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表内杠杆、结构性杠杆和表外杠杆,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金融结构性杠杆、资产价格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结构性杠杆对于时间序列上股票和债券超额回报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信用利差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动态关系。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量扩张越快,市场风险越大,从而影响产出、通胀等宏观变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思  
本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季度时序波动性特征。笔者将时变参数随机波动模型应用于离散型时序分析,并运用存在干扰系数情况下的内生断点检验方法来正确识别不同经济指标波动性特征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准确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以及有效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均发生显著结构性转变,宏观政策的系统性改进是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供给结构失衡条件下的技术进步将引发过剩产能和经济失调;在没有新技术和产业调整的初始阶段,盲目增加信贷供给,会引发产能过剩;货币政策调控只能增加短期产出水平。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林琳  吴俊锋  
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四部门的DSGE模型,设置了企业生产行为、产能利用水平、商业银行金融支持行为和经济波动等变量,对我国企业产能水平和经济波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中,一是考虑了跨期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增加了金融支持要素考察产能水平与经济波动的关联。得到以下结论:技术进步将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原始动力;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行为能够影响企业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在初期将经过沉淀积累过程,产能水平和产出在沉淀积累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涛  
本文从分析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的差异入手,结合中国政府主导经济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中央与地方政府目标冲突的信贷模型,分析中国的经济波动。中国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提供过度的总量供给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增长与调控从时间上讲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低利率与负利率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客观上起到了缓解信贷偿还压力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的目的。上述结论得到经验研究的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和信贷增长尽管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经济系统出现偏离时,以行政命令为主的GDP调整较信贷规模调整有更高的显著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风勇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证明在面对部门非对称冲击时通过差异利率的调整将有效降低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程度。将四类货币政策规则分别引入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相对无差异利率政策,差异利率政策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受冲击影响而发生波动的方差和区间都更小;当通过央行损失函数对各类货币政策规则进行考察时,除非央行对通货膨胀过度关注,带有常数货币政策规则的差异利率政策所导致的央行效用损失都是最小的,从而也是理论上最优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胡恒强  
本文将消费税、投资补贴、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引入居民预算约束,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减税及投资补贴的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减少资本收入税的作用力度最大,但可能使经济大幅波动;减少劳动收入税,可对经济起到微调作用;增加投资补贴在刺激投资的同时却抑制消费;减少消费税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本文在构建模型时还将政府支出引入了生产函数,认为其亦具有生产性,并通过财富负效应和收入正效应解释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挤入效应"。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进行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扩张都是必要的,两者都可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猛  
国民经济是由各个产业组成的,经济波动也就是各个产业波动的综合结果,它综合了各个产业的自身波动特征和产业份额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际份额法,从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源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冲击,并且利用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产业结构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冲击,宏观经济因此呈现出有规律性的扩张与收缩。从具体的影响程度看,中国经济波动中大约有15%~20%的部分应该归因于产业结构的冲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在优化产业结构时,须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稳定所形成的冲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必是一蹴而就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贾  徐舒  袁景安  
本文通过研究随机折现因子(SDF)与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波动的关系,旨在探索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内在联系。我们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定价模型(OEAP model),将汇率、通货膨胀率、国内消费以及市场收益率纳入统一的框架内,探讨SDF对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基于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的模型假设下SDF具有显著的反周期特点并且SDF的波动性方差可以作为衡量经济波动一个很好的指标。另外,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封闭经济假设下的Epstein-Zin模型,OEAP模型对消费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这说明OEAP模型对SDF具有更准确的估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任寿根  
当前 ,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威胁 ,科学解释经济波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BC理论或方法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解释经济波动最具前沿的一种理论或方法 ,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方向。但存在明显缺陷。本文在修正RBC模型的基础上 ,首次建立模仿行为理论模型重新解释经济波动 ,并就中国政府在防止和治理经济波动的作用进行了独特的解释 ,认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示范人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连友  胡海鸥  
信用风险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的关系大致上可归纳为两种典型情况。但实践中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监管者都没有走向这两种极端情形。通过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考虑到模型中去 ,可以对结构模型计量影响信用风险的这种周期性因素做出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利用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度量了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并简要分析了1978~2002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特点,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线性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经济波动对于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的动态反应,投资波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度和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表明,(1)1978~2002年间我国的产出缺口、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缺口都出现了波动水平正负交替的古典周期情形,其中投资缺口波动更为剧烈且变化步调相对超前;(2)投资波动冲击和全要素生产率波动冲击对于解释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成因都非常重要,其中全要素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