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6)
- 2023(13687)
- 2022(11691)
- 2021(10595)
- 2020(9128)
- 2019(20643)
- 2018(20359)
- 2017(39913)
- 2016(21655)
- 2015(24518)
- 2014(24781)
- 2013(24451)
- 2012(23356)
- 2011(21417)
- 2010(21901)
- 2009(20850)
- 2008(20777)
- 2007(19108)
- 2006(17016)
- 2005(15830)
- 学科
- 济(106517)
- 经济(106398)
- 管理(66417)
- 业(60349)
- 企(49181)
- 企业(49181)
- 方法(39279)
- 数学(34405)
- 数学方法(34040)
- 财(27062)
- 农(26425)
- 中国(25502)
- 地方(23870)
- 制(22899)
- 业经(21522)
- 学(20504)
- 贸(18371)
- 贸易(18364)
- 易(17799)
- 农业(17030)
- 银(16611)
- 银行(16583)
- 融(16219)
- 金融(16215)
- 行(15878)
- 体(15644)
- 务(15511)
- 财务(15468)
- 财务管理(15427)
- 环境(15130)
- 机构
- 学院(323407)
- 大学(322863)
- 济(145570)
- 经济(142535)
- 管理(120402)
- 研究(114283)
- 理学(102026)
- 理学院(100884)
- 管理学(99301)
- 管理学院(98663)
- 中国(87346)
- 财(69722)
- 京(67491)
- 科学(65733)
- 所(58576)
- 财经(53725)
- 研究所(52320)
- 中心(51705)
- 农(51556)
- 江(51371)
- 经(48336)
- 经济学(45923)
- 业大(43905)
- 北京(43047)
- 范(41843)
- 师范(41472)
- 经济学院(41024)
- 院(40561)
- 农业(40217)
- 州(39777)
- 基金
- 项目(201387)
- 科学(158374)
- 研究(150894)
- 基金(145457)
- 家(125013)
- 国家(123953)
- 科学基金(105666)
- 社会(96756)
- 社会科(91690)
- 社会科学(91665)
- 省(78387)
- 基金项目(75751)
- 教育(69389)
- 划(65477)
- 自然(65417)
- 自然科(63839)
- 自然科学(63819)
- 自然科学基金(62688)
- 编号(61796)
- 资助(60350)
- 成果(52302)
- 部(45696)
- 重点(45566)
- 发(44751)
- 课题(43470)
- 创(41330)
- 制(40947)
- 国家社会(39856)
- 教育部(39493)
- 性(39380)
- 期刊
- 济(173051)
- 经济(173051)
- 研究(103654)
- 中国(64605)
- 财(55347)
- 农(47821)
- 管理(45707)
- 学报(45321)
- 科学(42768)
- 大学(35049)
- 融(34723)
- 金融(34723)
- 学学(33088)
- 教育(32621)
- 农业(31621)
- 经济研究(28319)
- 技术(27935)
- 财经(27744)
- 业经(26165)
- 经(23925)
- 问题(22273)
- 贸(18880)
- 技术经济(17435)
- 国际(16588)
- 世界(16058)
- 业(15986)
- 统计(15965)
- 理论(15449)
- 现代(14811)
- 商业(14768)
共检索到50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盛 李雪韵
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相似,都沿着出口导向道路获取了巨大的成功,但由此也带来了实体与金融不匹配带来的后果—泡沫。在泡沫面前,两国的应对策略各有特点。本文梳理了两国的泡沫应对策略,总结了特征,分析了其有效性以及为什么选择不同应对策略的原因,并作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泡沫 应对机制 中日比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宗怡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中国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 资产价格泡沫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通过分析日本货币政策应对房地产泡沫的教训,并比较中日两国针对房地产泡沫决策的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货币政策不作为的宏观经济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日两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具有相似背景,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指标也呈现出与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期类似的特征。考虑到两国银行体系在房地产融资中的相似地位以及同样较高的房地产家庭财富占比,在货币政策的应对方面应该紧缩货币以挤压泡沫。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地产 资产价格泡沫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敏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在表面上是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但实际上与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有着很大关系。在泡沫经济膨胀和破灭过程中政府的失策以及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误导以及种种政策的失效,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的全面衰退。日本政府的经验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泡沫经济 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楠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O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庞德良 张恒
本文运用1970年到2008年的年度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检验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内外部失衡的因果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1)日本的内部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呈现短期替代和长期互补效应;(2)在长期和短期,中美和日美贸易失衡是中国内部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呈现不同的效应方向。然而,在模型中,日本的内部失衡具有外生性;(3)美国的内部失衡是中美贸易失衡的Granger原因,并伴随着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可以推断,美国的内部失衡间接的导致了中国的内部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国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晓杰 赵俊燕
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首要问题。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的持续"双顺差"及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并提出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调节经济内外失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内外失衡 扩大内需
[期刊] 改革
[作者]
岸本重陈 马韩增
就象穿过国境的隧道就来到了雪国一样,"泡沫"一旦破裂,就意味着萧条的来临,这就是当今日本经济正在经历的一切。"泡沫破裂""泡沫崩溃"等词语,就是反映1991年、1992年日本经济的惯用词语。仔细想想,那究竟是指什么?因为泡沫的形成和破裂是和金融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特殊的专门术语作一详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仅就基本的术语作一详尽的解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主要探讨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认为过度的经济投机活动是原动力,股票及房地产是主要载体,投机资本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是必然后果,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助推器。适度的泡沫尤其是在早期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繁荣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当泡沫过度膨胀时,宏观金融风险就开始显现,此时如果泡沫破裂,则金融风险就转化为金融危机。目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期,防范泡沫经济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泡沫经济 形成机制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桂华 余雪飞 周奋
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普遍遭受资产价格泡沫的困扰。从国际市场看,源于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泡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退,世界经济还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股市的"剧烈波动"与房价的"高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结合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背景来探讨传统货币政策范式的不足,并介绍国际上正在探索的货币政策新范式,为中国将来可能实施的货币政策新范式提供某种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泡沫 货币政策新范式 逆风向行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相天东
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由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存在一种复杂的联系机制,使货币政策处于困境之中,影响了调控效果。文章评价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联系机制与成因,并提出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的短期对策和长期对策思路。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内外部失衡 联系机制 治理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江生
八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巨大波动,一时间,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分析文章纷纷出台,但这些分析大多囿于日本泡沫这个范围,本文力图突破这个框子,从更一般的意义上对泡沫经济的生成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伟
尽管人们对泡沫经济这一现象尚存争议,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恶性经济强波,它已经困扰了人类三百多年。从本世纪30年代的“郁金香疯狂”到目前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及世界金融投机狂潮,人类已多次领教了它对经济机体的巨大冲击。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动荡之后,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泡沫现象和过度投机的现实极不相称。本文试图运用制度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泡沫经济作一理论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伍红
在外部经济失衡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消费刺激乏力、出口不振。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仍存在诸如税制结构不合理、税制建设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税费关系混乱、税制规范性欠缺等问题。在国内外经济面临重大转轨时期,我们应厘清思路,明确税制改革取向,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规范税制设计,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完善和优化流转税制度设计,强化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控功能,健全地方税体系,绿化税制,为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经济失衡 税收政策 税制结构 税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