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9)
- 2023(8316)
- 2022(7313)
- 2021(6480)
- 2020(5797)
- 2019(13397)
- 2018(13086)
- 2017(25668)
- 2016(13918)
- 2015(15859)
- 2014(16199)
- 2013(16217)
- 2012(15676)
- 2011(14410)
- 2010(14759)
- 2009(13970)
- 2008(13699)
- 2007(12705)
- 2006(11201)
- 2005(10230)
- 学科
- 济(82239)
- 经济(82164)
- 管理(41295)
- 业(35075)
- 方法(31450)
- 数学(27972)
- 企(27943)
- 企业(27943)
- 数学方法(27797)
- 地方(19593)
- 财(17443)
- 中国(16979)
- 农(16745)
- 学(15280)
- 业经(14114)
- 地方经济(13164)
- 制(12385)
- 贸(11430)
- 贸易(11426)
- 农业(11297)
- 易(10984)
- 和(10269)
- 环境(10166)
- 融(10134)
- 金融(10132)
- 银(9964)
- 银行(9944)
- 行(9483)
- 体(9003)
- 务(8966)
- 机构
- 大学(215375)
- 学院(213551)
- 济(100845)
- 经济(98924)
- 管理(81513)
- 研究(74948)
- 理学(69851)
- 理学院(69065)
- 管理学(68070)
- 管理学院(67655)
- 中国(56638)
- 财(45660)
- 京(44474)
- 科学(43684)
- 所(38661)
- 财经(35921)
- 农(34889)
- 研究所(34789)
- 中心(34161)
- 江(32751)
- 经济学(32666)
- 经(32459)
- 业大(29566)
- 经济学院(29264)
- 北京(28101)
- 范(27622)
- 师范(27369)
- 农业(27363)
- 财经大学(26369)
- 院(25774)
- 基金
- 项目(134116)
- 科学(105590)
- 基金(98359)
- 研究(98084)
- 家(84848)
- 国家(84188)
- 科学基金(71718)
- 社会(64440)
- 社会科(61077)
- 社会科学(61057)
- 基金项目(52121)
- 省(51353)
- 自然(44548)
- 教育(44416)
- 自然科(43493)
- 自然科学(43478)
- 划(42904)
- 自然科学基金(42722)
- 资助(40531)
- 编号(39253)
- 成果(32705)
- 部(30716)
- 重点(30019)
- 发(29880)
- 创(27021)
- 国家社会(26980)
- 课题(26631)
- 教育部(26547)
- 人文(25802)
- 科研(25509)
- 期刊
- 济(117337)
- 经济(117337)
- 研究(66485)
- 中国(39321)
- 财(36816)
- 学报(31226)
- 农(31028)
- 科学(29043)
- 管理(28987)
- 大学(23528)
- 学学(22340)
- 农业(20340)
- 融(20055)
- 金融(20055)
- 经济研究(19942)
- 财经(19157)
- 技术(18242)
- 教育(16760)
- 经(16540)
- 业经(16462)
- 问题(15355)
- 技术经济(12961)
- 贸(11883)
- 统计(11796)
- 世界(10841)
- 业(10757)
- 理论(10607)
- 商业(10599)
- 策(10402)
- 经济问题(9875)
共检索到324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丽娟
由其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特质所决定 ,经济法与政府的经济行为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 ,因此经济法视域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必然被赋予经济法的特殊意义。同时 ,经济法自身是一步具有高度回应性的法律 ,因此 ,在借鉴西方经济立法的同时 ,必须参照我国特定的社会现实 ,并对我国政府经济行为规范的宗旨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啸川 朱延军
研究政府、企业的经济法律行为,就是为了把来自实证的经验知识上升到理论知识,从而让理论再回到现实中指导我们新的实践,以减少在实践中的决策失误和降低实践成本,这也和认识论相契合。从认识论来看,"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表明,认识的首要出发点是正确的认识事实。而法行为是法运动的原点,是法学的一块基石。行为法学正是由法行为→规范→法行为的进路,而已有法学则是从规范→行为→规范的进路,前者不仅注重规范,更注重动态的全过程。行为法学的研究进路正是和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论相一致的,这也正是笔者以行为法学方法论为切入点来探讨政府、企业的经济法律行为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规范 规制 政府 企业 经济法律行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锐 李世蓉 任玉珑
针对存在于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业主不规范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业主不规范行为产生 的制度原因;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现行的业主负责制不能解决投资资源产权“缺位”问题, 也难以克服对业主约束激励机制弱化问题,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准则, 建立以出资人为投资主体,产权明晰,具有约束激励机制的专业化、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公 司,应是规范业主行为的一种选择。
关键词:
业主行为 产权 约束激励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艳风
本文直接从经济法制创新与政府管理职能间的关系入手,阐述经济法制创新背景下政府管理职能上存在的不当行为,并为政府管理职能规范化构建提供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法制 政府管理职能 创新 规范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亚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通过制度安排和财政、货币政策及配置资源行为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管理,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此,要完善法制建设,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政府管理 法制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然 牛海涛 王彩霞
经济危机或经济的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以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经济危机在策源地、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危机的性质发生了转变。80年代以前的经济危机,是一种市场机制的危机,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而80年代以后,始发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则是一种政府干预的危机,是政府失灵的表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在完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减少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贤忠
由于房地产广告发布主体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专业知识不对称,加上房地产广告发布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使得在房地产广告发布中不真实信息成为可能。根据经济法的经济权责利相统一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应建设和完善力度不同的法律、自律和他律的约束机制,有利于合理规制房地产广告。
关键词:
房地产广告 经济法 约束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莉
中国已经加入WTO,它将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要使自己的经济真正融入世界,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而其根本,在于法律环境的建立与改造。本文着重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与WTO的差距作了分析,这对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法律、法规与WTO接轨的途径,预测中国经济法律、法规调整与完善的前景实属必要。
关键词:
世贸组织 市场秩序 法治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苗苗 杜建国
随着全球气候的日渐变暖,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方向。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低碳行为交互过程的演化模型,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条件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管制下的企业低碳行为演化路径既可以向良好状态演化,也可以"锁定"于不良状态;通过调节模型中的参数可以跳出不良"锁定"状态。此研究的分析和结果可以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演化博弈 政府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振生
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协调经济之法”的观点是片面的。经济法不仅是“干预经济、协调经济之法” ,而且重要的是“干预政府之法”。政府要成功地干预好经济 ,必须首先受到法律的干预 ,即依法界定政府的权力和职责 ;明确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方式。所以 ,“适当干预政府”是经济法的核心
关键词:
凯恩思主义 干预经济 协调经济 干预政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开
公共产品是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成员而生产的,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两个特征。由此决定了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一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三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关键词:
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自1901年严复翻译出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来,当代经济学在我国的传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经济学研习在我国蔚然成风,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独占鳌头。然而,我国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即使少数在国际上成了名的华裔经济学家,其成就也主要局限在和社会、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数理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对当代经济学的思潮和发展方向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这一、两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袁和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