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959)
2022(8727)
2021(7822)
2020(6830)
2019(15559)
2018(15522)
2017(29898)
2016(16555)
2015(19164)
2014(19621)
2013(19506)
2012(18617)
2011(17108)
2010(17494)
2009(16527)
2008(16377)
2007(15244)
2006(13557)
2005(12115)
作者
(50501)
(42492)
(42415)
(40649)
(27052)
(20284)
(19573)
(16728)
(15927)
(15226)
(14618)
(14143)
(13713)
(13452)
(13397)
(13191)
(12857)
(12515)
(12363)
(12218)
(10855)
(10650)
(10346)
(9867)
(9750)
(9499)
(9461)
(9345)
(8647)
(8601)
学科
(90110)
经济(89943)
管理(45762)
(39907)
方法(35137)
(32721)
企业(32721)
数学(29420)
数学方法(29160)
地方(20865)
中国(20597)
(20502)
(18791)
(18406)
业经(17550)
(15115)
(13899)
地方经济(13693)
理论(13621)
农业(13097)
(11982)
贸易(11979)
(11758)
(11642)
金融(11634)
(11495)
(11461)
银行(11430)
环境(11109)
(10957)
机构
大学(251457)
学院(250567)
(110271)
经济(107879)
管理(91068)
研究(89413)
理学(77085)
理学院(76193)
管理学(74762)
管理学院(74305)
中国(67062)
科学(54058)
(53533)
(50179)
(46849)
(44624)
研究所(42170)
中心(40510)
(39619)
财经(39324)
业大(37128)
(35292)
农业(35008)
经济学(34708)
北京(34023)
(33204)
师范(32866)
(31191)
经济学院(30972)
(30643)
基金
项目(157046)
科学(121713)
研究(115258)
基金(111816)
(97059)
国家(96238)
科学基金(80795)
社会(74028)
社会科(69082)
社会科学(69055)
(62031)
基金项目(58691)
教育(53196)
(51661)
自然(50077)
自然科(48871)
自然科学(48851)
自然科学基金(47969)
编号(47552)
资助(46493)
成果(40132)
重点(35535)
(35001)
(34705)
课题(33426)
(31425)
国家社会(30002)
科研(29844)
教育部(29809)
创新(29464)
期刊
(131477)
经济(131477)
研究(77216)
中国(51937)
学报(41123)
(41103)
(40737)
科学(36123)
管理(32970)
大学(30769)
学学(29050)
农业(27037)
教育(26624)
技术(22793)
(22477)
金融(22477)
经济研究(21532)
财经(20922)
业经(19583)
(18102)
问题(17223)
技术经济(14237)
(14024)
统计(13907)
(12901)
(12649)
(11962)
世界(11919)
商业(11778)
理论(11588)
共检索到388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学华  
社会整体效益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虽然经济法学界在研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分歧很大,但是不同学者总结出的基本原则中大多都有关于效益或效率的基本原则,只是在具体用语上有所差别。社会整体效益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效益”及“效率”的语言学和经济学分析,因为“效益”及“效率”最早来源于经济学中。社会整体效益原则对经济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基本原则在国有企业法、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法中的具体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潇玮  
在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内,经济法目前是一部旨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也是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本位法和基础性法律,它是以社会的整体效益作为制定法律的主要依据和立法宗旨的。经济法中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一种不同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一种新型的利益,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经济法的机制调节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整体利益分配环境,符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月华  
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接着论述了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这个观点,认为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的体现,从宏观调控法领域、市场规制法领域、社会分配法领域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法领域等方面给予了论证和分析,接着从经济法立法、执法和司法环节研究和探讨了如何保障和实现经济法的效益价值取向,最后探讨了经济法价值取向与其他集中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潘梅村   龚祖英  
当前论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往往偏重经济增长中的直接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经济增长的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的取得和提高仅仅是手段;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为了保证人的身心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不但是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还应当是整体效益的增加。整体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法律规定愈加完善,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和依据。基于不同法律下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对工作内容的要求有一定区别,所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中也各不相同。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接着重点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责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宏军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虽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法学界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表明,传统的部门法划分标准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民法催生和增强市场失灵,经济法则矫正市场失灵;民法是对市场经济中权利的初始界定,是国家建立和维持市场经济之法,或称市场机制之法,而经济法是对权利的重新界定,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之法;民法确立市场自有制度,经济法则确立政府干预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佳慧  刘玉红  刘玉锋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寻找一个支点,使两者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达到平衡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无法作出简单的价值评价,解决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取舍时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是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把握经济法的特性,找到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落脚点。在本文中,笔者引入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力求在确定一个新标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静娟  
目前用于评价国民经济效益的主要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这两种方法将国民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各项不同性质的指标转化为同度量的指标,解决了多指标的综合问题。但这两种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一、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时,其评价结论有时是不一致的一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勇  
经济法的公平原则是社会本位的,因此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应当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几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起点公平与机会公平为主,兼顾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逐步向结果公平和代际公平迈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万兴  吴崇  胡汉辉  
运营商将模拟电视转换为数字电视既涉及消费者的福利,也涉及频道商的利益。本文结合中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中所出现的问题,基于双边市场模型分析了垄断情形下和引入竞争下数字电视转换的市场绩效。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转换中引入竞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据此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牛泽厚  
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税收政策和宏观税负对内外资企业投资行为、宏观经济增长等的影响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者关于我国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的论述,探究了"两法"合并对我国内外资企业投资行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社会分配的影响,给出了短期内"两法"合并对内外资企业投资、经济增长等影响不大,长期会有影响的结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文章分析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称性,责任形式有限。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国家意志渗透效率进行强化和主动落实国家经济赔偿责任来加强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通过加强意志渗透、立法监管和信息公开,能够规范和约束权力主体的行为;通过完善赔偿制度、加强赔偿程序和责任追究,能够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昉  
最大诚信原则脱胎于诚信原则,但与诚信原则有本质区别。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诚信原则适用于自由竞争市场下,专业化和分工不发达的个人交易、民事活动;最大诚信原则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下,专业化和分工发达的非个人交易、商事活动。最大诚信原则通过界定信息的产权,解决保险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费用,进一步推进商事活动的专业化和分工,实现交易的简便、迅捷和安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凌云  杨秀苔  
本文以罗默 ( 1990 )的研究为基础 ,通过内生技术模型对R&D的社会收益率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