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8)
- 2023(11270)
- 2022(9958)
- 2021(9033)
- 2020(7808)
- 2019(17836)
- 2018(17952)
- 2017(34202)
- 2016(19045)
- 2015(22036)
- 2014(22774)
- 2013(22493)
- 2012(21331)
- 2011(19587)
- 2010(20115)
- 2009(18878)
- 2008(18818)
- 2007(17583)
- 2006(15554)
- 2005(13949)
- 学科
- 济(97930)
- 经济(97756)
- 管理(54627)
- 业(47947)
- 企(40020)
- 企业(40020)
- 方法(38749)
- 数学(32303)
- 数学方法(31994)
- 中国(23045)
- 农(22801)
- 地方(22341)
- 财(21707)
- 学(20852)
- 业经(19554)
- 制(17366)
- 理论(16216)
- 和(15337)
- 农业(14626)
- 地方经济(14138)
- 贸(13795)
- 贸易(13789)
- 易(13227)
- 银(13068)
- 体(13062)
- 银行(13030)
- 融(12877)
- 金融(12869)
- 务(12741)
- 财务(12697)
- 机构
- 学院(285987)
- 大学(285706)
- 济(121049)
- 经济(118261)
- 管理(103557)
- 研究(99604)
- 理学(87564)
- 理学院(86520)
- 管理学(84791)
- 管理学院(84278)
- 中国(75566)
- 京(61094)
- 科学(60902)
- 财(56577)
- 所(52442)
- 农(50050)
- 研究所(46979)
- 江(46348)
- 中心(45411)
- 财经(44113)
- 业大(42039)
- 经(39550)
- 农业(39143)
- 北京(38944)
- 范(38279)
- 师范(37881)
- 经济学(37586)
- 州(36265)
- 院(34983)
- 经济学院(33528)
- 基金
- 项目(176804)
- 科学(136607)
- 研究(130293)
- 基金(124902)
- 家(108358)
- 国家(107393)
- 科学基金(90237)
- 社会(82041)
- 社会科(76629)
- 社会科学(76601)
- 省(70341)
- 基金项目(65664)
- 教育(61054)
- 划(58333)
- 自然(56616)
- 自然科(55257)
- 自然科学(55236)
- 编号(54473)
- 自然科学基金(54240)
- 资助(52245)
- 成果(45934)
- 重点(39946)
- 部(39073)
- 课题(38629)
- 发(38550)
- 创(35584)
- 科研(33516)
- 大学(33433)
- 教育部(33297)
- 创新(33249)
共检索到446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潇玮
在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内,经济法目前是一部旨在正确处理好社会整体利益的法律,也是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关的本位法和基础性法律,它是以社会的整体效益作为制定法律的主要依据和立法宗旨的。经济法中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一种不同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一种新型的利益,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经济法的机制调节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整体利益分配环境,符合各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 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法律规定愈加完善,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和依据。基于不同法律下各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不同,对工作内容的要求有一定区别,所以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中也各不相同。文章首先介绍了经济法在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中的作用,接着重点从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责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策略。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整体利益 维护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兰宜生 杜卫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政府则以整个国民经济利益最大为调控目标,设计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之一是协调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利益关系,把二者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使企业追求利润的努力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一、出口退税政策及其争议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学华
社会整体效益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虽然经济法学界在研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分歧很大,但是不同学者总结出的基本原则中大多都有关于效益或效率的基本原则,只是在具体用语上有所差别。社会整体效益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效益”及“效率”的语言学和经济学分析,因为“效益”及“效率”最早来源于经济学中。社会整体效益原则对经济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基本原则在国有企业法、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法中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法 社会整体效益 效率 经济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梦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走向繁荣。但是,如何保障市场经济维持稳定状态,始终是国内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意义重大的民商法和经济法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国家发展建设中必不可缺的法律。本文分析了民商法和经济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了民商法和经济法的适用范围和发展方向,论述了在《民法典》视角下如何助推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其融资生态和营商环境,为贵州省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先斌
民商法在一定程度上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对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克服却存在与生俱来的局限,这为经济法的功能实现奠定了基础;经济法的功能实现是建立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它表现为对民商法张扬的权利的限制和对国家干预经济权力的规范;探讨经济法功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商法 经济法 经济法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华
经济法学理论的难题主要是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界定。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之所以难以界定,是由传统法律理论体系的"两个二元结构"造成的。经济法试图以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解决"二调"难题的立论基础。经济法强调社会利益不同于个体利益的独立性,遭遇了社会利益主体缺位的难题。社会利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在本质上仍然是一致的,最终都归结为个体的利益,因而社会利益本质上对个体利益具有从属性。本文的结论为关于社会利益的学术论断,没有为经济法主体理论提供证明,也没有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提供理论根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月华
本文首先概述了关于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接着论述了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这个观点,认为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效益是经济法基本价值的体现,从宏观调控法领域、市场规制法领域、社会分配法领域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法领域等方面给予了论证和分析,接着从经济法立法、执法和司法环节研究和探讨了如何保障和实现经济法的效益价值取向,最后探讨了经济法价值取向与其他集中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涛 施国庆
在我国建设征地中,地方政府、土地开发企业、失地农民及所属集体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征地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在当前建设征地过程中,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的残缺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促进征地中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政府应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保证和引导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征地 补偿 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乃新 杨耀荣
现有主要经济法理论,是从主体维度的“公私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考察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产生的现代性,要求从时间维度的“传统现代部门法二元结构假设方法论”来界定其调整对象。“增量利益关系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的。从时间维度来界定调整对象,经济法就可以真正从调整对象上与传统部门法区别开来,进而彰显经济法蕴含的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元聪 晏小刚
农业保险所具有的正外部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农业保险提供者与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分享者在利益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市场主体不愿意主动去提供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物品。为了增加农业保险这种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加以规范,并通过完善财政、税收法律制度对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提供者予以激励,从而平衡协调正外部性的提供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以保证农业保险正外部性供给的持续性,从而促进农业保险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正外部性 经济法 激励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佳慧 刘玉红 刘玉锋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一直是经济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主题,寻找一个支点,使两者在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中达到平衡是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无法作出简单的价值评价,解决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取舍时公平优先或者效率优先的问题,而应是在具体的制度建构上把握经济法的特性,找到公平与效率最佳结合的落脚点。在本文中,笔者引入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力求在确定一个新标准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经济法 法律经济学 公平 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匡美龄
经济法自身具有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职能表明其天然具有利益分配的功能,而经济法所遵循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社会本位的原则也要求其必须进行利益分配。在我国目前已有的再分配机制中仍存在着诸如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以及财税法中的诸多问题。从宏观上建立起综合再分配机制,从微观上可以采取调整社会保险基金缴纳方式,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方法调节收入再分配;从税法角度可以增加税率累进幅度,减少不合理税种,调节税收种类以及扩大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等措施使收入分配处于一个较为均衡的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栾谨崇 栾永胜 于学花
在我国土地征用中 ,围绕土地利益分割 ,形成了政府 (国家 )、土地开发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失地农民诸相关主体利益关系。在土地征用过程中 ,失地农民许多权益主要被政府及土地开发企业侵吞 ,在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非合理性。因此 ,通过改革现行征地制度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是保护失地农民权益、调整不合理的相关主体利益关系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相关主体 利益关系 农民权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禹希
文章分析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称性,责任形式有限。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国家意志渗透效率进行强化和主动落实国家经济赔偿责任来加强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通过加强意志渗透、立法监管和信息公开,能够规范和约束权力主体的行为;通过完善赔偿制度、加强赔偿程序和责任追究,能够保障受害方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维护公共利益和促进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法 权力主体 法律责任 主要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