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8)
- 2023(4822)
- 2022(4037)
- 2021(3503)
- 2020(2769)
- 2019(6118)
- 2018(5835)
- 2017(11527)
- 2016(5944)
- 2015(6643)
- 2014(6647)
- 2013(6647)
- 2012(6601)
- 2011(6403)
- 2010(6712)
- 2009(6335)
- 2008(5985)
- 2007(5411)
- 2006(5177)
- 2005(4867)
- 学科
- 济(54487)
- 经济(54450)
- 管理(19979)
- 地方(14861)
- 业(14539)
- 方法(13459)
- 企(12920)
- 企业(12920)
- 地方经济(11724)
- 数学(11345)
- 数学方法(11312)
- 业经(9458)
- 中国(9116)
- 学(8640)
- 体(7950)
- 农(7855)
- 制(7404)
- 经济学(6326)
- 环境(6224)
- 和(5654)
- 财(5611)
- 融(5388)
- 金融(5388)
- 发(5248)
- 产业(5176)
- 农业(5142)
- 策(4934)
- 关系(4916)
- 划(4909)
- 理论(4482)
- 机构
- 学院(97872)
- 大学(97628)
- 济(53798)
- 经济(52941)
- 研究(37678)
- 管理(36858)
- 理学(31285)
- 理学院(30968)
- 管理学(30701)
- 管理学院(30505)
- 中国(27750)
- 财(21929)
- 京(19372)
- 科学(19045)
- 所(18332)
- 经济学(17860)
- 财经(17480)
- 研究所(16318)
- 中心(15929)
- 经(15766)
- 经济学院(15625)
- 江(14721)
- 院(13211)
- 财经大学(12813)
- 农(12590)
- 北京(12305)
- 范(11877)
- 师范(11797)
- 社会(11631)
- 州(11364)
- 基金
- 项目(58893)
- 科学(47509)
- 研究(44933)
- 基金(44035)
- 家(37405)
- 国家(37130)
- 社会(32241)
- 科学基金(32089)
- 社会科(30560)
- 社会科学(30549)
- 基金项目(22577)
- 省(22161)
- 教育(19888)
- 划(17986)
- 自然(17977)
- 资助(17611)
- 自然科(17518)
- 自然科学(17514)
- 自然科学基金(17200)
- 编号(16801)
- 成果(14320)
- 国家社会(14109)
- 发(14008)
- 部(13642)
- 重点(13383)
- 济(12945)
- 经济(12839)
- 教育部(12260)
- 课题(12189)
- 发展(12132)
共检索到158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敏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9年10月12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伯克利加州大学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治理分析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其中,特别表彰奥斯特罗姆在公共事物治理分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威廉姆森在企业边界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成就。相对而言,威廉姆森一般较为国内经济学家界所熟知,而奥斯特罗姆则更多地为国内政治学界所熟悉。值得一提的是,奥斯特罗姆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的首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也恰巧是本刊"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评介"系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亦尧 郑溯源
基于契约理论和激励相容原理,本文分析了地方主导环境治理、中央主导环境治理和私主体主导环境治理三种模式的利益衡量过程,在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比较三种模式的适用阶段和发展瓶颈。经逻辑推演发现:地方主导环境治理模式下,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间利益不可调和的问题;中央主导环境治理模式下,在确保污染治理效果的同时又面临着地方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困境;私主体主导环境治理模式下,在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基础时,相关制度设计并不能满足大幅提升环境质量的需要。因此,地方、中央和私主体应当接续形成公私协作的联合治理机制,协调其他各方行动,主导制度制定和实施进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珺 顾海英 朱国玮
农民是合作经济组织的行动主体,是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本文拟从农民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的认知状况出发,借鉴国外新一代合作社治理特征,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瑞常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通过生产一套关于什么是"好的"、"正确的"、"有意义的"教育知识体系,利用其话语资源和制度资源,引导其他行为体赋予其价值判断以正统属性,引导他们摆脱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叙事,进而实现其全球教育治理。凭借这种生产性权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形成了三种互不排斥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即基于教育观念建构的认知式治理、基于教育指标研发的数字式治理和基于教育政策评议的规范式治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世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创新性贡献,但它存在着明显的经济主义倾向,其全球教育治理者资质的崇高专业地位也面临挑战。
关键词:
教育治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生产性权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秀英 赵兴泉 沈月琴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治理问题是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该文以浙江省为例,总结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在"政经分离"、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逐步分类实现"政经分离"、不断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完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社区 股份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产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珺 朱国玮
本文首先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承诺机理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方法对农户成员承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应通过增加合作社的盈余返还比例、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以及明晰合作社产权结构等制度措施来改善农户成员承诺水平从而增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稳定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龙志 包忠明
江苏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入社成员和成员出资总额均居全国第一。但从其资产权属视角来分析,其呈现资金来源的异质性,且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极为不合理,从而影响了会员管理、参与的积极性。社员行为激励机制应包括显性及隐性激励机制,若从合作组织的发展周期进行分析,每一发展阶段应分别采取不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内部治理 行为激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晓东
所有者与交易者的同一性、对资本报酬的限制及民主管理方式是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体现。与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产权安排与治理机制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往往将股金额度与交易额度相联系;其次,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可以交易;再次,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内部治理方面已不再坚持纯粹的"一人一票",许多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一人一票"与"一股一票"相结合的制度安排。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合作经济组织在许多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治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治理机制 变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浦徐进 刘焕明 蒋力
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农户的"搭便车"行为将导致组织运行的效率低下,其中,农户行为间的相互示范和相互模仿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行为门槛(Threshold Models)理论刻画了组织内部农户行为的传递效应,利用差分方程描绘了农户"搭便车"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了动态演化均衡结果的特性,提出了通过提高农户"行为门槛"治理"搭便车"行为的三个策略:源头治理、权利约束和文化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雪莲
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特别法人既具有进入市场获得收益的营利法人属性,又承担着为其成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职能。在实现股权改革时,已是本集体成员的可自然地成为持股成员,而对于外部的社会主体,也可通过出资购股成为社会股东,享有区别于持股成员在集体内的权利。成员资格的认定,一方面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另一方面也应给予成员集体自治的空间。按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应推进集体资产的分类化和差异化管理,而出于宪法秩序考虑,应将所有权法定排除在责任财产之外。集体经济组织不必同企业一样具有“三会”的内部机关,但应具有成员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和理事会作为经营管理机构。完善的内部民主决策机制能够保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有序运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倩文 王钊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集体行动困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司谨 冉光和
经过对作为改造小农户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和调查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内部侵权、内部控制无效或形式化、信息监督与薪酬激励控制失衡等问题,原因是内部治理与规制存在缺陷,导致难以实现内部成员权益平等和内部秩序有效,成为农民成员增收的障碍。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可持续成长,最终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共同富裕,完善内部治理规制成为必然。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内部治理 规制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党勇 蓝海林
本文探讨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与代理成本的关系。通过对广州市1000家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问卷调查,运用模块化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结果表明在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中,一些内部的治理结构,如董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党委对监督经理人的行为,控制代理成本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内部治理结构重要环节的监事会在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乡村社会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形成更广范围的社会信任和互利合作,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与转变。这不仅使乡村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为促进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引导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政府、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步入共进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