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5)
2023(11917)
2022(10118)
2021(9298)
2020(7431)
2019(16811)
2018(16869)
2017(31196)
2016(17082)
2015(19581)
2014(19752)
2013(19585)
2012(18637)
2011(17070)
2010(17444)
2009(15845)
2008(15492)
2007(14256)
2006(13102)
2005(11993)
作者
(50393)
(41960)
(41762)
(39865)
(26889)
(20151)
(19094)
(16185)
(16150)
(15447)
(14350)
(14090)
(13961)
(13311)
(13118)
(12910)
(12315)
(12195)
(12093)
(12031)
(10821)
(10479)
(10198)
(9897)
(9558)
(9555)
(9492)
(9321)
(8673)
(8355)
学科
(89517)
经济(89436)
管理(40774)
(36740)
地方(31690)
中国(27254)
(25458)
(25332)
企业(25332)
方法(22584)
业经(19706)
数学(18906)
数学方法(18749)
农业(17839)
地方经济(17218)
(17168)
(14786)
(14449)
(14222)
环境(13566)
(13200)
金融(13196)
(12702)
银行(12685)
(12335)
(11793)
贸易(11777)
理论(11500)
(11496)
(11129)
机构
学院(241816)
大学(236434)
(102712)
经济(100218)
研究(92381)
管理(81484)
中国(70675)
理学(66755)
理学院(65760)
管理学(64637)
管理学院(64167)
科学(55819)
(52758)
(47830)
(46481)
(43173)
研究所(42515)
中心(42402)
(42310)
(36975)
师范(36634)
财经(34563)
北京(34101)
业大(34010)
(33899)
(33285)
(33172)
农业(32888)
经济学(31671)
(30845)
基金
项目(147836)
研究(114719)
科学(114073)
基金(100263)
(86285)
国家(85387)
科学基金(71586)
社会(70404)
社会科(66271)
社会科学(66256)
(63134)
基金项目(53292)
教育(52000)
(50308)
编号(49023)
自然(42542)
自然科(41365)
自然科学(41356)
成果(40984)
自然科学基金(40540)
资助(39723)
(39579)
课题(36569)
重点(34045)
发展(32500)
(31944)
(30739)
(30219)
(30199)
(28920)
期刊
(139603)
经济(139603)
研究(82145)
中国(64364)
(42431)
教育(36047)
(35977)
学报(35075)
科学(33196)
管理(32387)
农业(28516)
大学(26472)
(26161)
金融(26161)
技术(24808)
学学(24200)
业经(22946)
经济研究(21288)
问题(17740)
财经(17230)
(15179)
图书(14953)
(14831)
资源(13134)
技术经济(12904)
(12472)
论坛(12472)
(12412)
(12395)
世界(12170)
共检索到40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柳  
从安徽这个欠发达省份看,民营经济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存在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问题,亟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然而突出的融资难、亟待改善的发展环境、沉重的税费负担和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等因素阻碍着民营经济转型发展。文章指出,要优化发展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充分激发创业潜力,大力引进外来投资主体,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加快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林  李松志  
文章系统地阐述经济区位各要素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影响 ,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经济区位独特性以及经济区位制约机制 ,并探讨了不同的经济区位条件下形成小城镇成长的不同模式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城镇化战略实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松志  陈烈  武友德  
通过分析和论证不同区位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影响 ,并与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区位条件相比较 ,揭示了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区位独特性以及区位制约机制 ,探讨了不同区位条件下小城镇成长的不同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甄为佳  赵琦  
推进小城镇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主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较低、产业支撑不足、法规制度欠缺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小城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型、资源优势带动型、工商贸易带动型、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型、生态旅游带动型等特色产业,创新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小城镇建设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的个案调查,目前金融机构突出以市场开发为突破口,以发展工业为重点,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支持小城镇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亭亭  
全面分析安徽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培育安徽省的产业集群,对于安徽省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试图从分析发展产业集群对安徽省的经济意义着手,研究安徽省产业集群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如何培育安徽的产业集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亭亭  
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论述了作为欠发达的省份———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应该抓住时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安徽省的具体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发展本省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戈  顾峰  
如果说8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得益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那么,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和发展,很可能要从小城镇经济发展战略上突破。也就是说,以小城镇的发展带动全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失为一条捷径。 一是走小城镇工业化的路子,还是走小城镇市场化的路子?也就是说是以工业的扩张,拉动小城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伟峰  孙在宏  兰晓华  王亚华  
以苏州市和宿州市为代表,对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进行比较研究。在土地利用数量、程度变化分析模型和信息熵理论支持下,分析比较了1998—2008年两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化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两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主要地类的变化方向相同,且苏州市的变化幅度的绝对值和变化速度均远大于宿州市;两市的土地利用程度均较高,苏州市该指数的增长总体上维持在较高水平,处于高速发展期,宿州市则较为稳定,处于缓慢的发展期,研究期内该指数被逐步拉开,至2008年差距已达到9.36;研究期内两市的信息熵总体上均上升,总趋势是由快变慢,苏州市信息熵增长更快,两市土地利用系统均向复杂无序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制定差别化的政策,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持续优化是今后两市土地利用管理努力的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莺  
我国北部省份的欠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老区,常年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经济乏力,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差别大,这些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举步维艰发展十分缓慢。依据平衡发展理论,研究我国北部有代表性的河北省欠发达的张家口、承德、太行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并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主要表现在:城镇布局不合理,吸纳集聚功能差;经济薄弱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全盘规划不够,城镇综合水平低;体制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的动力不足等方面。借鉴英国早期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太碧  
小城镇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间的桥梁,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中心,是农产品的集散地,也是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小城镇发展有各种模式,比如农业商品化或产业化牵引模式、现代工业催生模式、城市辐射带动模式和旅游文化促导模式等,每种模式都需要产业支撑。本文在简要阐述不同小城镇发展模式选择支撑产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以西部地区四川双流县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支撑产业选择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全水  
小城镇是农村中一定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是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罗克斯的“中心成长极理论”,不发达地区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以小城镇为主要阵地发展乡镇企业,以此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闫衍  
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甘肃小城镇发展为例闫衍一、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和特征1.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总体上可归结为如下几类:(1)农贸市场型。主要是以农副土特产品的市场交换为契机而逐步形成比较大的集镇,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