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0)
2023(13805)
2022(12102)
2021(11080)
2020(9384)
2019(21535)
2018(21454)
2017(41897)
2016(22582)
2015(25451)
2014(25547)
2013(25506)
2012(23404)
2011(21251)
2010(21383)
2009(20050)
2008(19362)
2007(17103)
2006(15309)
2005(13899)
作者
(65858)
(54758)
(54573)
(52018)
(35008)
(26156)
(24650)
(21460)
(20757)
(19617)
(18698)
(18525)
(17639)
(17392)
(17058)
(16806)
(16218)
(16015)
(15635)
(15611)
(13740)
(13556)
(13108)
(12501)
(12277)
(12237)
(12152)
(12032)
(11114)
(10585)
学科
(107877)
经济(107746)
管理(70232)
(62999)
(53273)
企业(53273)
方法(42201)
数学(36377)
数学方法(36028)
(25854)
中国(24378)
(23880)
地方(23579)
业经(22383)
(21859)
(20994)
农业(16088)
(15753)
环境(15734)
财务(15684)
财务管理(15655)
(15574)
贸易(15564)
(15497)
(15396)
理论(15262)
(15024)
企业财务(14832)
(14699)
银行(14657)
机构
大学(330531)
学院(327690)
(140065)
经济(137141)
管理(129405)
研究(112582)
理学(111503)
理学院(110269)
管理学(108573)
管理学院(107974)
中国(82971)
(70061)
科学(67070)
(65551)
(56392)
财经(51661)
研究所(50886)
中心(49665)
(49110)
(48233)
(46729)
业大(46427)
北京(44491)
经济学(43033)
(41785)
师范(41427)
(40472)
(38507)
经济学院(38356)
财经大学(38218)
基金
项目(218778)
科学(172231)
研究(161548)
基金(159526)
(137949)
国家(136843)
科学基金(117765)
社会(103179)
社会科(97829)
社会科学(97804)
基金项目(84587)
(84520)
自然(75175)
自然科(73343)
自然科学(73329)
教育(73127)
自然科学基金(72016)
(70622)
资助(65602)
编号(65250)
成果(53857)
(48643)
重点(48600)
(46750)
(45156)
课题(44927)
(42798)
国家社会(42599)
创新(42230)
教育部(42165)
期刊
(161635)
经济(161635)
研究(103244)
中国(62115)
(51142)
管理(49708)
学报(49520)
科学(46037)
(45043)
大学(37894)
学学(35791)
教育(32928)
农业(30774)
(28612)
金融(28612)
技术(28288)
财经(26347)
经济研究(26133)
业经(23755)
(22526)
问题(20488)
技术经济(17228)
理论(16587)
图书(15407)
现代(15153)
科技(14968)
(14908)
实践(14804)
(14804)
(14532)
共检索到491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佳洪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与此相联系的是认定资源是稀缺的,因而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并最终达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本文从资源配置入手,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机制、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资源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并望得出与此相关的诊断性观点与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秋霞  
国内经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步脱离了单纯追求增长的局面,转而将最主要的目标放在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上。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国已经开始尝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向着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的目标前进。而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为明显的标志。结构优化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技术进步的介入转变为一种能够合理利用并优化资源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照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来看,流通产业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其高速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机制。由于我国经济处于换挡期,所以理解流通产业是以何种机制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有利于决策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以确保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史如海  郜明信  
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武义青,史如海,郜明信一、经济增长率的构成分析一个经济系统,有效率,才有效益;有高生产率,才有高经济效益;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密切相关。生产率为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即:生产率一产出量/投入量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有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分析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第三部分论证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分别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角度,对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提出了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造成的失业具有自然失业属性,自然失业率在经济转型期随时间会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增长方式转变初期,由于市场很难迅速消化淡出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失业成本,这使政府成为最可行和最主要的成本支付者。通过对失业形成机理的分析,将政府主导强制型增长方式转变所引致的失业成本划分为市场退出型失业成本、结构转换型失业成本、福利导向型失业成本、环保限制型失业成本等类型,并对政府所需支付的失业成本的衡量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以使政府有的放矢的去解决转型阶段中的失业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邢敏  
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出了一批新的成果。本文拟就这些成果作一梳理和介绍,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参考。一、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是前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提出来的。就我国学术界来看,目前人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文宗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建立资本机制文宗瑜市场经济是以资本运动为基础的,离开了资本运动,就无法谈论与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就是资本积累并不断加速运动的历史。市场经济框架或者说市场经济制度,体现的是这样一种意图——用最低限度的自然资源消耗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秋华  余建辉  
本文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分析当前福建林业科技转化面临的难点。并依据林业特殊性,提出了林业科技转化机制的一般模式。最后就林业科技转化机制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在全球网络化的动态环境下,组织身份认同对组织和员工具有重要功能。现有组织身份、组织认同与身份经济学研究缺乏统一理论框架,笔者在身份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成本分析,整合社会心理学与组织身份认同相关理论,剖析了组织身份认同现象背后的经济机制:一方面,组织身份认同通过降低认知决策成本和提升心理幸福感促进员工的个人福利水平,继而影响员工经济行为;另一方面,组织身份认同通过降低员工激励约束成本和提升组织成员群体合作效率来提升组织管理效率。组织身份认同对组织与员工的经济机制效能依赖于员工与组织的身份投资,由此获得的组织身份资产凭借其共享性和专用性推动组织与员工的价值利益诉求整合,使之结成融合彼此价值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馨  
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服务经济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借助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服务经济整体发展向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服务消费水平、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为此,要实现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必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来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建国后的四十年间,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始终占到80%以上,这个简单事实的人口学含义是清晰的: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的历史性进程,基本上是由农村人口的增长变化决定的。 一、农村人口的增长 1949年,中国农村人口4.47亿,到1969年增为6.38亿,年平均增长率19.2‰。1982年则达到8.36亿,1949—1982年间净增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