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1)
- 2023(18078)
- 2022(15505)
- 2021(14540)
- 2020(12108)
- 2019(27272)
- 2018(27507)
- 2017(52675)
- 2016(28489)
- 2015(32173)
- 2014(32199)
- 2013(32121)
- 2012(29813)
- 2011(27487)
- 2010(28036)
- 2009(26332)
- 2008(25500)
- 2007(22750)
- 2006(20768)
- 2005(18791)
- 学科
- 济(133489)
- 经济(133356)
- 业(78974)
- 管理(76485)
- 企(55485)
- 企业(55485)
- 农(50525)
- 方法(48653)
- 数学(42002)
- 数学方法(41578)
- 中国(37559)
- 农业(33768)
- 地方(32723)
- 业经(30044)
- 学(27464)
- 财(26284)
- 制(24834)
- 贸(21988)
- 贸易(21972)
- 环境(21303)
- 易(21229)
- 银(21048)
- 银行(21005)
- 行(20326)
- 融(20006)
- 金融(20004)
- 发(19105)
- 和(18772)
- 理论(18377)
- 技术(17957)
- 机构
- 学院(416755)
- 大学(415095)
- 济(175555)
- 经济(171781)
- 管理(159970)
- 研究(148099)
- 理学(136863)
- 理学院(135316)
- 管理学(133097)
- 管理学院(132358)
- 中国(112979)
- 科学(90269)
- 京(89630)
- 农(79267)
- 财(78531)
- 所(75720)
- 研究所(68384)
- 中心(66679)
- 业大(64023)
- 江(63342)
- 财经(61691)
- 农业(60749)
- 北京(57318)
- 范(56919)
- 师范(56441)
- 经(55823)
- 院(52856)
- 经济学(52135)
- 州(51132)
- 经济学院(46601)
- 基金
- 项目(272264)
- 科学(213258)
- 研究(202945)
- 基金(194927)
- 家(169261)
- 国家(167773)
- 科学基金(142746)
- 社会(127877)
- 社会科(120766)
- 社会科学(120734)
- 省(107086)
- 基金项目(103283)
- 教育(91641)
- 自然(90138)
- 划(89354)
- 自然科(87855)
- 自然科学(87836)
- 自然科学基金(86228)
- 编号(84789)
- 资助(79626)
- 成果(69427)
- 发(62618)
- 重点(61132)
- 部(59934)
- 课题(58294)
- 创(55752)
- 国家社会(52155)
- 创新(52051)
- 科研(50952)
- 教育部(50789)
- 期刊
- 济(209768)
- 经济(209768)
- 研究(129326)
- 中国(85493)
- 农(77519)
- 学报(64208)
- 科学(60662)
- 管理(58475)
- 财(56078)
- 农业(52464)
- 大学(48902)
- 教育(47221)
- 学学(46163)
- 融(42724)
- 金融(42724)
- 业经(36802)
- 技术(36507)
- 经济研究(32101)
- 财经(29986)
- 问题(28038)
- 经(25692)
- 业(25620)
- 技术经济(21586)
- 图书(20886)
- 理论(20181)
- 世界(20046)
- 版(19727)
- 资源(19665)
- 科技(19637)
- 贸(19631)
共检索到641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瑛
切实参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新理念,同步调整、改进现有的生态农业运营理念与发展模式,符合当前我国着力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而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振兴乡村经济战略稳步落实的背景之下,以经济新思维为变革导向,以实现生态农业经济的革新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度配置地区资源、优化产能供给结构、形成更具创新性的经营制度、构建联动一体化的产业运作体系,从而助推农村社会的平稳、长效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思维 生态农业经济 创新性 多元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梅 唐嘉义
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 ,也是人们食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国家经济存在的基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重要前提。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成因及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忠良 吕学芳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农村 农业 生态农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小玫 冉净斐
经营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营城市要注重城市产业的优化组合、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组合、城市资本的优化组合。同时,也应重视城市无形资产的创造、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环境的优化以及城市文化的提升。
关键词:
经营城市 区域经济 优化组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方红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部“三农”问题严重、中部工业发展滞后、城市化水平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区域创新乏力、中部政策倾斜“不知东西”等中部崛起面临的六大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崛起须紧紧围绕如何实现后发优势,中部崛起要实现战略上的思维创新,中部崛起的关键要选择一种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或模式,中部崛起需要抓住关键问题解决等四大思维分析方法;并紧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牢牢把握中部农业发展,夯实中部经济发展的“基石”、狠抓中部工业化,坚持中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突出中部经济发展的“亮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中部经济发展的“跨越”、进一步加快中部城市群的建设,把握中部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成升魁 闵庆文 谢高地 孙新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瑞峰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耕地资源过度开发、人口不断增长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都给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最终导致农业结构失衡。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分布特点,指出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农业发展问题及其演变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遏制农业问题恶化、加速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最后从不同产业角度出发,推动西部地区的产业体系向低碳方向转型,并实现西部地区生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娜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耕地资源过度开发、人口不断增长及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些都给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最终导致农业结构失衡。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环境、资源的分布特点,指出了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农业发展问题及其演变趋势;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遏制农业问题恶化、加速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最后从不同产业角度出发,推动西部地区的产业体系向低碳方向转型,并实现西部地区生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 生态产业重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增强 刘小芳
“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焦点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本文在阐述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成因及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农村经济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郗德才 赵彧
文章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四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并从中总结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心怀农民”“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立足国情”“必须坚持粮食安全,稳住基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城乡”五大经验,文章最后对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业经济 历程 经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冯其洪
<正>对于进入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来说,农业生产仍被放在民生的首要位置,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基础,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太祖说:“比年以来,时岁颇丰,民庶给足,田里皆安,若可以无忧也”;~((1)) 清圣祖认为:“农事实为国之本”。~((2)) 可以说,农业生产是探索明清经济发展的一把关键钥匙。然而,虽然“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多样,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部对明清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研究得较为全面、系统的著作问世,且如江泰新、苏金玉两位研究员所指出的“人们研究农业生产时……很少与人口变动联系在一起”,~((3)) 以往研究存在着只侧重于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故而,两位研究员合作撰写了《明清农业经济发展变化与启迪(1368—1911)》一书,在总结数代学者成果的基础上,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明清时期农史全貌的图卷,不仅为学界系统整理了相关史料与数据,亦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蕊
进入现代农业经济时代后,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不断强化农业的产业属性,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处于同一概念范畴,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经济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农业经济发展面前。这其中,既有传统农耕社会遗留下的问题,如农业经济制度、农业产权结构、农业家庭经营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彰民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在当前乃至以后都将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进步的关键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变动的瓶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彰民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在当前乃至以后都将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进步的关键任务。文章以此为视角,首先阐述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当前产业结构变动的瓶颈,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冬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气温上升、降水不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或天气事件频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气候变化不仅破坏了农业生产系统,减弱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我们要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科技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同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方保障。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