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4)
2023(12003)
2022(10046)
2021(9239)
2020(7455)
2019(16504)
2018(16273)
2017(30746)
2016(15977)
2015(17445)
2014(17007)
2013(16480)
2012(15285)
2011(14070)
2010(14524)
2009(13735)
2008(13043)
2007(11893)
2006(10824)
2005(9744)
作者
(43123)
(35977)
(35854)
(34015)
(23219)
(16943)
(16117)
(13597)
(13533)
(12946)
(12279)
(11846)
(11615)
(11471)
(11114)
(11096)
(10664)
(10523)
(10346)
(10047)
(9086)
(8597)
(8485)
(8423)
(8270)
(8061)
(7859)
(7785)
(7063)
(7001)
学科
(81876)
经济(81826)
管理(51367)
(47034)
(40135)
企业(40135)
方法(25346)
数学(21823)
数学方法(21560)
地方(20668)
中国(20207)
(18404)
业经(17380)
技术(16875)
(15835)
(13826)
贸易(13813)
(13700)
地方经济(13679)
(13368)
(13281)
(12542)
技术管理(12221)
(12138)
银行(12132)
农业(12059)
(11959)
金融(11958)
(11717)
理论(11416)
机构
学院(227620)
大学(222907)
(106829)
经济(104740)
管理(87767)
研究(78346)
理学(74298)
理学院(73560)
管理学(72491)
管理学院(72044)
中国(61393)
(48501)
(44908)
科学(42032)
(37795)
财经(37416)
(35720)
中心(35675)
(33780)
经济学(33511)
研究所(33442)
经济学院(29709)
(29677)
师范(29493)
北京(28564)
(28432)
(28189)
(27483)
财经大学(27376)
业大(25913)
基金
项目(141564)
科学(114018)
研究(110844)
基金(102233)
(86221)
国家(85467)
科学基金(75017)
社会(73069)
社会科(69423)
社会科学(69411)
(56705)
基金项目(52630)
教育(50867)
(46098)
编号(45233)
自然(44620)
自然科(43659)
自然科学(43649)
自然科学基金(42873)
资助(40961)
成果(37251)
(34996)
(32571)
课题(32301)
创新(31749)
重点(31701)
(30968)
国家社会(30090)
(28068)
项目编号(27877)
期刊
(130169)
经济(130169)
研究(76686)
中国(47344)
管理(37504)
(36510)
(28213)
金融(28213)
教育(27028)
科学(26401)
(26349)
学报(24239)
经济研究(22597)
技术(22030)
业经(20345)
大学(19751)
财经(19149)
学学(18538)
农业(17769)
(16758)
问题(15416)
(13899)
技术经济(13740)
国际(12716)
世界(11542)
商业(11456)
(11346)
科技(11326)
现代(11103)
统计(11008)
共检索到362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货币政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以及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创设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现了调节市场流动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等任务。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不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摒弃,而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畅通货币政策由工具目标向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同时亦需要坚持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近年来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推出,增强了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弥补市场短期流动性缺口,有效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引导和优化社会资金流向,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减小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促进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融资成本下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市场利率调节和引导渠道不够顺畅、容易引发市场套利风险、增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为此,要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健全利率走廊机制,提高利率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完善宏观审慎评估机制,为货币政策调控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宏海  
本文在普尔基本模型基础上引入金融创新因素,并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依据1999—2014年月度数据,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势更趋明显。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将利率作为今后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从而更好地达到稳定宏观经济的目的。同时,为防止今后中国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减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怀明  桑宇  虞晨阳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怀明  桑宇  虞晨阳  
为探究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变化,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SVAR模型,对比2008—2011年与2012—2015年相关月度数据的脉冲响应结果,分析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显著降低,主要表现为对产出影响的作用强度降低与作用时效缩短。目前政府应着力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稳定市场预期,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在双顺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抵消了货币当局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宏观经济存在潜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依据泰勒规则加强对名义利率的调整,避免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丹  李宏瑾  
在流动性格局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相继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极大地增强了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有效引导了资金流向,提升了央行调节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不过,由于我国仍处于转轨时期,现实条件的限制使得创新工具在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影响中央银行市场利率引导效果,增加货币调控的难度,容易引发套利风险。本文总结了三种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及政策定位,分析了其实施效果及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优化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进一步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国峰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主动作出调整,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创新较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特点,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个特点:一是从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涛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阶段,离利率全面市场化仅一步之遥。当前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靠信贷规划管理,文章剖析信贷规划管理在控制M2和解决流动性泛滥问题中的高效性及其局限性,建议在存款利率全面市场化后逐渐淡化信贷规划,更多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定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发挥利率传导机制作用,实现由行政干预向市场调控转变的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康洋  
随着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货币政策操作思路方面趋向于用活用好资金;货币政策调整方向方面趋向于激活经济和调节结构;在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方面趋向于传统政策工具与创新政策工具的结合使用;在货币政策操作环境适应方面趋向于主动适应经济转型、金融格局多元化、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的要求。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既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常态经济运行的政策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14年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处在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总体温和复苏,但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区域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分化明显,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扰动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总体符合预期,就业和价格形势较为稳定,结构调整步伐有所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同经济结构需要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鉴于此,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为切入点,在测算我国经济结构指数(ESI)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数量型、价格型政策工具的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以及测度定向调控政策工具的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不同经济结构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并据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桂华  余雪飞  周奋  
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普遍遭受资产价格泡沫的困扰。从国际市场看,源于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泡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退,世界经济还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股市的"剧烈波动"与房价的"高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结合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背景来探讨传统货币政策范式的不足,并介绍国际上正在探索的货币政策新范式,为中国将来可能实施的货币政策新范式提供某种思路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