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9)
- 2023(12457)
- 2022(10409)
- 2021(9457)
- 2020(7648)
- 2019(16846)
- 2018(16598)
- 2017(30262)
- 2016(16362)
- 2015(18334)
- 2014(18334)
- 2013(17481)
- 2012(16067)
- 2011(14847)
- 2010(15270)
- 2009(14458)
- 2008(13762)
- 2007(12908)
- 2006(11659)
- 2005(10597)
- 学科
- 济(81407)
- 经济(81327)
- 管理(50909)
- 业(44251)
- 企(36942)
- 企业(36942)
- 方法(24310)
- 中国(21224)
- 地方(20726)
- 数学(20373)
- 数学方法(20161)
- 农(19211)
- 业经(17058)
- 财(16267)
- 学(15991)
- 制(15778)
- 技术(14447)
- 地方经济(13641)
- 融(13486)
- 金融(13478)
- 银(13321)
- 银行(13299)
- 理论(13023)
- 行(12869)
- 农业(12501)
- 体(12180)
- 贸(11416)
- 贸易(11403)
- 易(10917)
- 环境(10815)
- 机构
- 学院(234838)
- 大学(229860)
- 济(102220)
- 经济(99969)
- 管理(84320)
- 研究(81440)
- 理学(70474)
- 理学院(69707)
- 管理学(68451)
- 管理学院(68009)
- 中国(64301)
- 财(48127)
- 京(48021)
- 科学(45880)
- 所(40690)
- 江(38337)
- 中心(37417)
- 财经(36955)
- 研究所(35949)
- 农(34064)
- 经(33196)
- 经济学(32406)
- 范(31279)
- 师范(30952)
- 州(30855)
- 北京(30475)
- 业大(29461)
- 院(29411)
- 经济学院(28714)
- 财经大学(26911)
- 基金
- 项目(143874)
- 科学(113048)
- 研究(111257)
- 基金(101170)
- 家(86775)
- 国家(85998)
- 科学基金(73781)
- 社会(70904)
- 社会科(67072)
- 社会科学(67058)
- 省(58551)
- 基金项目(51846)
- 教育(51665)
- 划(47455)
- 编号(46618)
- 自然(43921)
- 自然科(42933)
- 自然科学(42920)
- 自然科学基金(42136)
- 资助(40856)
- 成果(38800)
- 课题(33760)
- 发(32742)
- 重点(32630)
- 创(32280)
- 部(30616)
- 创新(30337)
- 国家社会(29225)
- 性(28709)
- 年(28415)
- 期刊
- 济(129303)
- 经济(129303)
- 研究(76858)
- 中国(54491)
- 财(38959)
- 管理(35712)
- 农(32492)
- 教育(31959)
- 学报(31782)
- 科学(30078)
- 融(26935)
- 金融(26935)
- 大学(24660)
- 技术(23610)
- 学学(23087)
- 经济研究(21627)
- 农业(21188)
- 业经(20812)
- 财经(19598)
- 经(17156)
- 问题(15443)
- 技术经济(12981)
- 贸(12401)
- 商业(11814)
- 坛(11186)
- 论坛(11186)
- 统计(11145)
- 图书(11027)
- 职业(10993)
- 国际(10864)
共检索到380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宇
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失信问题的产生,在于由传统自然经济的"熟人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陌生人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所带来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快,社会成员的身份转换也越来越频繁,身份信用必然要被契约信用所取代。破解市场失信困局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以契约信用为特征的市场主体信用体系。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市场主体 失信困局 契约信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小军 吴鸣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出了多年,学术界的讨论更早,但是收效甚微。文章从决定微观经济发展主体行为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困局难以突破的原因在于政府的非理性行为难以矫正,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执行者是企业,但政府是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以矫正政府的非理性经济行为为突破口,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和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以完善市场经济配套体系为补充,深化和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经济健康发展的监督体系,形成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兴
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瓶颈因素是什么?本文从完善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农业主体缺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并由此分析了导致农业市场主体缺位的体制原因,提出了重塑农业市场主体的对策。从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农村经济的实际来看,最现实、最有效、成本最低、社会振荡最小的农业市场主体塑造途径,是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改造。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市场主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戴斌 李仲广 吴丽云 夏少颜
随着旅游市场基础稳步向国民大众的日常消费回调以及资本、技术和人才对传统业态的改造,我国旅游经济正在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驱动和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发现和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传统业态特别是国有旅游企业的现代化变革,从而确立企业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市场主体地位,是政策设计的战略选项,也是构建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学术支撑点。
关键词:
旅游经济 转型升级 市场主体 旅游企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晓棠
本文认为,彩票作为融资手段、理财手段和娱乐方式,可以有效地把社会闲置资金用于福利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可以为日益富裕的人们提供有效的理财工具,为人们提供一种充满爱心的消遣活动,居民购买彩票本质上是个体投机动机驱使下的一种消费行为。文章提出,国家应从积极方面加强监管,减少其负面效应,取消额度控制,大力发展彩票业,因为彩票业不是金融业,政府可以有效调控彩票市场;同时要适度强化居民购买者的“纳税取向”,不仅可以有效规避投机动机的负面效应,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烈
市场主体论王烈有关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理论界尚有模糊的地方。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的主体是谁?综览所有的理论文章,"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似乎已经是学术界的公论。可是笔者认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这一命题是不完全的。正确地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阎正
在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最根本的收获在于破除了一个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新体制。适应这一转变,要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言君
由于家庭市场主体的存在,国有企业必然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以公有经济为市场主体, 非公有制为补充是现阶段市场主体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
家庭市场主体 企业市场主体 国企市场主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士威 臧乃康
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对政府职能提出了不同要求。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政府职能面临着价值性困局、结构性困局以及工具性困局。政府职能的价值重塑、政府职能的结构转变以及政府职能的工具优化是政府职能困局的消解路径。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政府职能 困局 消解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正>2021年以来,广西积极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模式,推出以贷前贴息为核心的“桂惠贷”贴息政策,突出“贴息来源集约化、贴息拨付简便化、贴息产品个性化”三大特征,让贴息资金直达金融机构,撬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统计显示,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投放“桂惠贷”8272.22亿元,惠及33.33万户(次)市场主体,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59.99亿元,帮助市场主体恢复了元气、增强了活力。广西推出“桂惠贷”提升市场主体融资便利度作为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2007年1月19-20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之所以把此次会议作为一个转折点,是因为与前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相比,中国的金融改革方法论出现了根本性变化。回顾1997年11月17-19日和2002年2月5-7日的两次金融工作会议,改革的主导者依然是国家,主要任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整顿金融秩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入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能否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这关键在于法律环境的改造与建立。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鉴于我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直接面临WTO规则的冲击,文章从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尤其是市场主体立法入手,着重探讨市场经济法制在WTO背景下是如何进行完善的。
关键词:
WTO 经济法治 进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中华
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健全市场主体为核心。为了健全市场主体,应进一步创新关于市场主体的理论,同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控股和参股的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扩大非国有市场主体的参与范围;以资本市场的建设为重点,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完善的载体;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泉红 刘方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未来,要本着"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平等、有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光明的前景,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我们《企业经济》编辑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理论自信,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十八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提出的部分创新性观点进行解读与探讨,现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期进一步推动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与宣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