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8)
- 2023(15005)
- 2022(12479)
- 2021(11254)
- 2020(9441)
- 2019(21257)
- 2018(20773)
- 2017(39362)
- 2016(20906)
- 2015(23443)
- 2014(23327)
- 2013(22829)
- 2012(21037)
- 2011(19243)
- 2010(19755)
- 2009(18838)
- 2008(18004)
- 2007(16697)
- 2006(14790)
- 2005(13225)
- 学科
- 济(102508)
- 经济(102431)
- 管理(61546)
- 业(57936)
- 企(47880)
- 企业(47880)
- 方法(36738)
- 中国(32561)
- 数学(32061)
- 数学方法(31795)
- 融(27606)
- 金融(27604)
- 地方(27260)
- 银(26009)
- 银行(25984)
- 农(25596)
- 行(25129)
- 财(23514)
- 业经(21896)
- 制(20054)
- 学(18445)
- 农业(17196)
- 技术(16497)
- 贸(16105)
- 贸易(16091)
- 易(15534)
- 地方经济(14785)
- 理论(14505)
- 务(14126)
- 财务(14083)
- 机构
- 学院(297024)
- 大学(293701)
- 济(132604)
- 经济(129840)
- 管理(110116)
- 研究(102105)
- 理学(93151)
- 理学院(92133)
- 管理学(90622)
- 管理学院(90056)
- 中国(83105)
- 京(60774)
- 财(60734)
- 科学(58675)
- 所(50918)
- 中心(48847)
- 财经(47461)
- 江(46793)
- 农(46515)
- 研究所(45674)
- 经(42742)
- 经济学(42696)
- 业大(39977)
- 北京(38464)
- 范(38375)
- 经济学院(38303)
- 师范(38034)
- 州(37665)
- 院(36399)
- 农业(36067)
- 基金
- 项目(188319)
- 科学(147951)
- 研究(142882)
- 基金(134151)
- 家(114908)
- 国家(113913)
- 科学基金(97732)
- 社会(92191)
- 社会科(87352)
- 社会科学(87328)
- 省(75995)
- 基金项目(70293)
- 教育(65256)
- 划(61989)
- 编号(59059)
- 自然(58950)
- 自然科(57585)
- 自然科学(57568)
- 自然科学基金(56519)
- 资助(53986)
- 成果(48428)
- 发(43255)
- 重点(42856)
- 创(41603)
- 课题(41381)
- 部(41064)
- 创新(39111)
- 国家社会(38106)
- 性(36349)
- 项目编号(35859)
- 期刊
- 济(155910)
- 经济(155910)
- 研究(93394)
- 中国(63778)
- 财(47846)
- 农(43823)
- 管理(41702)
- 融(41395)
- 金融(41395)
- 学报(40602)
- 科学(38240)
- 教育(33129)
- 大学(31149)
- 学学(29154)
- 农业(28407)
- 技术(27934)
- 经济研究(26079)
- 业经(24785)
- 财经(24290)
- 经(21062)
- 问题(19599)
- 技术经济(16772)
- 贸(15176)
- 业(14968)
- 统计(14719)
- 商业(14678)
- 理论(14240)
- 图书(14229)
- 策(13781)
- 世界(13366)
共检索到465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涛
本文梳理了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和省级政府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和政策演变,并从产业、城市、人口和文化4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特征,分析了特色小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本文认为,特色小镇融合了特色产业与相关产业、城市功能与社区功能、不同技能人口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同时,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企业和中小企业3个方面讨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政府政策 融资渠道 经济新常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涛
本文梳理了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和省级政府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和政策演变,并从产业、城市、人口和文化4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特征,分析了特色小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本文认为,特色小镇融合了特色产业与相关产业、城市功能与社区功能、不同技能人口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提升。同时,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企业和中小企业3个方面讨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融资方式。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政府政策 融资渠道 经济新常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汪杰 雷雅清
本文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特殊战略意义,并介绍了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文章认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可借助PPP模式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近期,特色小镇建设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转型的样板试验田,其建设被视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
关键词:
PPP 产业 政府 特色小镇 经济新常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詹学刚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小微企业相对过去更加难以获取银行信贷资金,这极大地限制了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章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难题找到途径。
关键词:
新常态经济 小微企业 融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国军
我国的市场竞争很激烈,企业为了在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资金,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融资,为了保证公司的财务能正常运作,就必须要尽可能多地从外部吸取资金。文章就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企业该如何进行融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提出相应的办法来进行应对。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企业集团 融资渠道 应对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树 徐玉胜 张昭君 张欣
PPP融资模式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而化解PPP模式的融资风险是突破特色小镇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比较判别矩阵和计量分析方法对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及其风险化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特色小镇的重点风险在于其经济发展迟缓、金融市场程度低和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而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的治理在特色本身、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三个层面存在各自困境,并从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化解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朱元甲 孙晓筱
特色小镇是新型环境、产业、生活相互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在发展上基于"产业+金融"两轮驱动的产融结合发展模式,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导,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力量,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实现金融市场各方资金的对接。特色小镇的资本运营具有特殊性,兼具或者介乎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之间,既可以包装成企业法人实体运营的项目融资,也可以是企业以项目开发投资运营为主的融资。因此,特色小镇的资本运营就有了许多自身的特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业投资基金 PPP 债务融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廖茂林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发展战略对我国产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融资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和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特色小镇融资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融资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土地优惠政策、PPP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三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廖茂林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发展战略对我国产业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融资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对特色小镇的融资需求和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特色小镇融资的三种模式及其特点当前特色小镇建设融资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土地优惠政策、PPP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三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纪芬叶 刘亚丽 高玉敏
特色小镇建设中,文化内涵不足是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融入性有待提升、文化价值体现需进一步强化、文化开发表象化、文化差异性不明显等方面。文化内涵对于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转型升级、凸显小镇特色和振兴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摸清文化家底、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产业培育、助力特色发展,注重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突出文化内涵,促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文化内涵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两者背离关系逐渐显现。这种微观融资需求高涨与宏观资金面趋紧的背离现象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样本期内其他时期,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两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突变,保持在高位小幅波动且持续期较长,并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正向效应较M2更强。故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采取适度宽松的定向调控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两者之间背离关系的扩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落后国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对先进发达国家的追赶乃至“蛙跳”式发展赶超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减速”存在未富先慢的嫌疑。需要从适度发展与适度增长的区别中来把握适度发展的下限,适度发展更侧重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适度发展速度的下降,减速也不是新常态的标签。需要发挥中国独有的工业体系齐全优势,进一步在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落后国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对先进发达国家的追赶乃至"蛙跳"式发展赶超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减速"存在未富先慢的嫌疑。需要从适度发展与适度增长的区别中来把握适度发展的下限,适度发展更侧重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适度发展速度的下降,减速也不是新常态的标签。需要发挥中国独有的工业体系齐全优势,进一步在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贾康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历史演进路径,在阐释当前所需引领的新常态的含义后论证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近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其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后与其他国家相同阶段类似的增速下调,增长前景如何可谓见仁见智,国际上甚至还不时兴起一阵"中国经济崩溃论"——这种极度悲观的看法显然是非理性的。全面考察后,笔者认为仍可形成如下乐观取向的判断:对于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而言,中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