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0)
2023(16134)
2022(13753)
2021(12455)
2020(10213)
2019(22926)
2018(22589)
2017(42457)
2016(23046)
2015(25766)
2014(25850)
2013(24899)
2012(23095)
2011(21140)
2010(21772)
2009(20460)
2008(20173)
2007(18788)
2006(16742)
2005(15441)
作者
(66117)
(55047)
(54824)
(52317)
(35268)
(26334)
(24842)
(21101)
(20759)
(20184)
(18730)
(18352)
(18164)
(17607)
(17393)
(16980)
(16164)
(16161)
(16144)
(15742)
(14033)
(13438)
(13215)
(12678)
(12472)
(12373)
(12337)
(12328)
(11240)
(10772)
学科
(108577)
经济(108466)
管理(73822)
(67856)
(58812)
企业(58812)
方法(36374)
数学(30421)
数学方法(30081)
中国(27548)
(25528)
地方(25218)
业经(24880)
(24721)
(24423)
(20207)
技术(19036)
(18343)
银行(18312)
(17853)
金融(17849)
理论(17722)
(17661)
(17611)
(16757)
贸易(16742)
(16169)
地方经济(16128)
(15734)
农业(15710)
机构
学院(334652)
大学(329934)
(144748)
经济(141679)
管理(122776)
研究(114913)
理学(103453)
理学院(102331)
管理学(100693)
管理学院(100035)
中国(88311)
(69703)
(68746)
科学(65047)
(57712)
财经(53963)
(53906)
中心(51739)
研究所(51206)
(49080)
(48572)
经济学(45736)
北京(43468)
业大(43127)
(43012)
(42956)
师范(42518)
(41398)
经济学院(40701)
财经大学(39651)
基金
项目(208417)
科学(164441)
研究(157706)
基金(148959)
(128102)
国家(127007)
科学基金(109389)
社会(101193)
社会科(96032)
社会科学(96011)
(83692)
基金项目(77014)
教育(73582)
(68415)
自然(67285)
自然科(65758)
自然科学(65738)
自然科学基金(64593)
编号(64162)
资助(60941)
成果(53338)
重点(47409)
(46515)
课题(46429)
(45927)
(45687)
创新(42998)
(42754)
(41917)
国家社会(41776)
期刊
(176178)
经济(176178)
研究(107110)
中国(74908)
(56765)
管理(52322)
学报(47103)
(46136)
科学(44375)
教育(42684)
(36775)
金融(36775)
大学(36573)
学学(34273)
技术(31721)
农业(30380)
经济研究(28938)
财经(28762)
业经(27899)
(25072)
问题(21768)
(17998)
技术经济(17831)
(16225)
商业(16047)
国际(15739)
现代(15577)
(15385)
论坛(15385)
理论(15227)
共检索到53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中国经济新常态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导向赋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培育机制,增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支撑力和竞争力。文章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路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握好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以形成市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机制,促进市场运用与产业发展互动;培育和创造市场需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瑞博  刘芸  
遵循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的本质和产业化的一般规律,新兴技术产业化战略图能够准确识别新兴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内在要求以及存在的市场瓶颈和制度障碍等问题,帮助政府准确地进行战略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由创新链整合机制、产业链整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机制、社会系统配套机制四部分构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娟  葛雪倩  
文章从制度供给和市场培育的角度,选取十个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1年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别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海洋科研经费收入和科研人员比例对海洋资源开发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与陆域经济紧密关联的船舶制造业影响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和外资引进对我国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各类海洋新兴产业与金融相关率的关联度都普遍不高;在市场培育方面,海洋电力业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关联度最高。文章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推导出相应的政策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萌  王安琪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保持技术领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DEA方法,通过计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表明,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七大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和新能源产业较为明显。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效率还较为低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勇  张红虹  
基于系统失灵观分析新兴产业系统结构性缺陷与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传导路径模型。研究了新兴产业系统要素完善与系统运行优化的"政策内涵—政策功能—政策目标"传导机制,指出在系统要素完善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产业主体孕育与产业资源供给;在系统运行优化目标上,政策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制度完善、交互关系优化及成长能力提升。针对中央、省级、市级三层面政策文件的分析,发现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存在政策功能结构性失衡、政策内容执行性不足、政策主体协调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新兴产业培育政策的优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王世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部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性、动态性、比较优势与阶段性原则相结合;坚持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相结合;坚持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相融合;坚持鼓励微小中企业发展和产业重组并购相结合;营造积极创新的文化氛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露  古小刚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前端培育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风险资本市场协同发展较弱的现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决策部署,从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科技金融体系、优化风险投资运行环境及完善配套政策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设计了风险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端培育的具体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王林建  于华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密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传统发展思路制约,大量资金投入往往流入后端制造环节,这不仅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而且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玉强  
地域差异和产业基础不同,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文章系统总结了理论层面的成果和对实践层面的探索,基于产业来源、依靠主体、技术创新方式和侧重领域等视角,对其进行分类,进而对不同类型培育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或方式,以及自身优势和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应用的合理化和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洪昌  武博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危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入手,在阐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举措,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承载着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使命,对其培育的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价值维、主体维、对象维和过程维四个方面对当前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指明未来培育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嵎喆  史建生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投融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税收和市场培育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合作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自2009年5月,首次在国家领导人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部委纷纷制定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但相对而言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括的行业领域看,相当一部分行业领域属于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有必要对2009年以来各部委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工作思路以及"十一五"期间各部委分别或联合制定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评价,并借此为我国下一步完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