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4)
2023(12091)
2022(10128)
2021(9314)
2020(7686)
2019(17226)
2018(17038)
2017(33696)
2016(17579)
2015(19427)
2014(19435)
2013(19000)
2012(17721)
2011(16303)
2010(16900)
2009(16544)
2008(16097)
2007(14821)
2006(13734)
2005(12794)
作者
(49136)
(40589)
(40290)
(38618)
(25935)
(18971)
(18450)
(15390)
(15377)
(14687)
(13848)
(13348)
(13085)
(13002)
(12583)
(12577)
(12046)
(11798)
(11796)
(11359)
(10381)
(9778)
(9660)
(9373)
(9334)
(9252)
(9014)
(8890)
(8033)
(7834)
学科
(88690)
经济(88623)
管理(54027)
(49531)
(40521)
企业(40521)
方法(29259)
数学(25746)
数学方法(25500)
中国(24900)
(24112)
银行(23967)
(23422)
(22621)
地方(20843)
(20506)
(19023)
业经(17920)
(17850)
金融(17849)
(15902)
贸易(15884)
(15290)
技术(15146)
(13751)
地方经济(13715)
(13453)
制度(13449)
农业(13196)
(12956)
机构
学院(254732)
大学(251322)
(121062)
经济(118597)
管理(96808)
研究(87046)
理学(80850)
理学院(80055)
管理学(79038)
管理学院(78533)
中国(76988)
(59117)
(51797)
科学(45669)
财经(45284)
(42714)
中心(40959)
(40805)
(40570)
经济学(38769)
研究所(37599)
经济学院(34599)
(34126)
北京(33502)
财经大学(33282)
(32999)
(32750)
(31512)
银行(31483)
师范(31321)
基金
项目(150150)
科学(119439)
研究(117432)
基金(108483)
(90897)
国家(90125)
科学基金(78145)
社会(77366)
社会科(73493)
社会科学(73477)
(58619)
基金项目(55439)
教育(53324)
编号(48308)
(47989)
自然(45621)
资助(44891)
自然科(44553)
自然科学(44541)
自然科学基金(43728)
成果(40547)
(34458)
课题(33933)
(33749)
(33499)
重点(33355)
国家社会(31886)
创新(31536)
(30769)
教育部(30009)
期刊
(146956)
经济(146956)
研究(91526)
中国(51401)
(47495)
金融(47495)
(44056)
管理(39748)
(31981)
科学(28731)
学报(27441)
教育(25948)
经济研究(25363)
财经(23691)
业经(23269)
技术(22710)
大学(22262)
学学(20968)
(20438)
农业(19460)
问题(18559)
(16541)
国际(15093)
技术经济(14830)
理论(14262)
商业(13707)
统计(12777)
现代(12583)
实践(12526)
(12526)
共检索到41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傅成  陶浩  
本文选取最近十多年的宏微观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信贷总量、企业经营状况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五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给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负向冲击效应,而信贷总量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会给不良贷款带来较长的负向冲击效应。因此,应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放宽货币政策,防止不良贷款率上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铭  廖鹏  谢娟娟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1 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并与未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得到的银行效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其效率值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未考虑不良贷款时得到的银行效率值低于不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效率,在银行效率的测度中考虑不良贷款是很有必要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芳芳  陈娟  周亚虹  
文章分析了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除而逐年下降,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态势;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且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文章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庆军  王群伟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艳君  
在金融市场加速开放的今天,高不良贷款率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保持市场竞争力、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大障碍。本文着重分析了构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系统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丽  张雨濛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严峻,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和银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银行的利润几乎全部处于下降状态,2015年三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不但逐季下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甚至已经接近150%的监管红线,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承受能力正不断减弱。本文针对16家上市银行重点分析了不良贷款的行业、地区分布和贷款对象的结构特征,发现2015年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华东及沿海一带,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公司不良贷款高于个人,而且随着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行业及地区的范围都会有所扩散,商业银行对不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