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0)
2023(17108)
2022(14575)
2021(13532)
2020(11301)
2019(25392)
2018(25372)
2017(48977)
2016(26298)
2015(29330)
2014(29060)
2013(28767)
2012(26451)
2011(24138)
2010(24494)
2009(23057)
2008(22120)
2007(19720)
2006(17694)
2005(15718)
作者
(75914)
(62724)
(62701)
(59681)
(39777)
(29939)
(28407)
(24463)
(23668)
(22402)
(21217)
(21202)
(19921)
(19916)
(19383)
(19184)
(18654)
(18302)
(17945)
(17941)
(15733)
(15411)
(15102)
(14283)
(14261)
(14037)
(13868)
(13785)
(12657)
(12267)
学科
(123382)
经济(123273)
管理(77987)
(72889)
(60694)
企业(60694)
方法(47871)
数学(41284)
数学方法(40810)
中国(32163)
(29994)
地方(27535)
业经(26940)
(26176)
(24212)
(22708)
技术(20472)
(19943)
贸易(19929)
农业(19652)
(19281)
(18507)
银行(18462)
理论(18028)
(17727)
(17493)
(17386)
金融(17383)
环境(17288)
地方经济(16639)
机构
学院(381600)
大学(380709)
(161918)
经济(158552)
管理(148881)
研究(129203)
理学(128194)
理学院(126810)
管理学(124769)
管理学院(124087)
中国(96146)
(80467)
科学(77360)
(73705)
(64326)
财经(58739)
研究所(58150)
中心(56880)
(55651)
(55556)
(53092)
业大(52950)
北京(51332)
(49881)
经济学(49693)
师范(49456)
(46929)
(45440)
经济学院(44558)
财经大学(43400)
基金
项目(251397)
科学(197812)
研究(187862)
基金(180707)
(155863)
国家(154567)
科学基金(132832)
社会(119301)
社会科(113082)
社会科学(113051)
(98855)
基金项目(95337)
教育(85591)
自然(83545)
(82158)
自然科(81530)
自然科学(81511)
自然科学基金(80071)
编号(77338)
资助(74104)
成果(63275)
重点(56100)
(55461)
(54990)
课题(53513)
(53483)
创新(49953)
国家社会(48676)
项目编号(47923)
教育部(47544)
期刊
(186696)
经济(186696)
研究(118556)
中国(69805)
管理(57597)
学报(55173)
(54052)
科学(52097)
(51229)
大学(42243)
教育(41696)
学学(39853)
农业(35299)
(34428)
金融(34428)
技术(34225)
经济研究(31178)
业经(30554)
财经(29159)
(25122)
问题(24221)
技术经济(20525)
理论(18755)
图书(18537)
商业(18449)
(18444)
科技(18423)
现代(17998)
(17200)
统计(16738)
共检索到567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制造业服务化正在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全球制造业分工正处于重塑演化阶段。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互联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的突破点。1.经济增长"新常态"提出新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文娟  王东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投资的变动。社会投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构建产业结构与社会投资的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两者的结构、方向,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杰  杨林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化改革,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新常态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急需升级和培育。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造成很多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应由政府承担主要部分。因此,应实施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配套改革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青  
产业结构调整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通过从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并与当前的实际形势相结合,讨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倪丹丹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横向对比来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并且分析三大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现状,运用ADF检验,格兰因检验等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978年到2013年三大产业产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第二产业对于安徽省经济贡献程度较大,产业结构与发达城市之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在新常态背景下,要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军  
我国由封闭走向开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要求。因此,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取决于本国国情,而且还要受到它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些简要分析,并据此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陈其之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锐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变迁特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及加快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加速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伟  蔡培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与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本文采用区位商、梯度系数测度法等方法,在从多角度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京津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