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7)
- 2023(13957)
- 2022(11832)
- 2021(10772)
- 2020(9067)
- 2019(20309)
- 2018(20048)
- 2017(39584)
- 2016(20755)
- 2015(22894)
- 2014(22641)
- 2013(22428)
- 2012(21127)
- 2011(19318)
- 2010(19940)
- 2009(19317)
- 2008(18928)
- 2007(17446)
- 2006(16085)
- 2005(14633)
- 学科
- 济(110592)
- 经济(110429)
- 管理(66106)
- 业(64299)
- 企(54851)
- 企业(54851)
- 方法(39378)
- 数学(32802)
- 数学方法(32498)
- 中国(29393)
- 农(26476)
- 地方(25663)
- 财(25092)
- 业经(24643)
- 制(21260)
- 技术(18219)
- 学(17758)
- 贸(17448)
- 贸易(17435)
- 银(17100)
- 银行(17085)
- 易(16885)
- 农业(16884)
- 行(16506)
- 地方经济(16488)
- 融(16263)
- 金融(16261)
- 策(15916)
- 和(15303)
- 理论(15134)
- 机构
- 学院(309042)
- 大学(306306)
- 济(146240)
- 经济(143506)
- 管理(120224)
- 研究(105823)
- 理学(102323)
- 理学院(101296)
- 管理学(99935)
- 管理学院(99320)
- 中国(81924)
- 财(68891)
- 京(62870)
- 科学(56668)
- 财经(53594)
- 所(51721)
- 经(48301)
- 江(47297)
- 中心(46785)
- 经济学(45996)
- 研究所(45830)
- 经济学院(41151)
- 北京(40347)
- 财经大学(39382)
- 农(39296)
- 范(39009)
- 师范(38739)
- 院(37739)
- 州(37630)
- 业大(36111)
- 基金
- 项目(188754)
- 科学(151431)
- 研究(145394)
- 基金(137809)
- 家(116252)
- 国家(115286)
- 科学基金(100475)
- 社会(97849)
- 社会科(92154)
- 社会科学(92126)
- 省(73521)
- 基金项目(71390)
- 教育(66049)
- 划(60308)
- 自然(59807)
- 编号(58744)
- 自然科(58441)
- 自然科学(58427)
- 自然科学基金(57401)
- 资助(56668)
- 成果(48874)
- 发(43145)
- 部(42754)
- 重点(42071)
- 课题(41293)
- 创(41202)
- 国家社会(40109)
- 创新(38572)
- 教育部(37909)
- 人文(37752)
- 期刊
- 济(175507)
- 经济(175507)
- 研究(103052)
- 中国(59277)
- 财(52219)
- 管理(49403)
- 科学(37420)
- 农(36875)
- 学报(35516)
- 融(34961)
- 金融(34961)
- 教育(30727)
- 经济研究(29871)
- 大学(28836)
- 财经(28089)
- 业经(27837)
- 技术(27483)
- 学学(27165)
- 农业(24570)
- 经(24459)
- 问题(22748)
- 贸(19393)
- 技术经济(18463)
- 国际(17278)
- 商业(16141)
- 统计(16079)
- 现代(15342)
- 世界(15153)
- 策(15122)
- 经济管理(14566)
共检索到48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文娟 王东博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投资的变动。社会投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构建产业结构与社会投资的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两者的结构、方向,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社会投资 调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制造业服务化正在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全球制造业分工正处于重塑演化阶段。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互联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的突破点。1.经济增长"新常态"提出新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但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锐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变迁特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及加快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加速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新常态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邓桂丰 李秀珍
我国在经济新常态增速"换挡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方式,而中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是经济低碳转型背景下实现量化减排目标的必然选择,约束性减排目标必然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宏观经济成本。文章以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为目标函数,以排放强度、一般均衡、水资源、部门扩张、就业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妥协规划方法迭代求解产出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联动关系,测度分析经济新常态不同产出增长率下产业结构低碳化模拟结果以及控制碳排放的宏观经济成本。结果证实通过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可以实现我国量化减排目标,而且我国产值增长率越大则实现减排目标的平均宏观经济成本越小,严控高碳行业增长的产业结构优化不仅可以实现较高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杰 杨林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深化改革,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新常态下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急需升级和培育。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造成很多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应由政府承担主要部分。因此,应实施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配套改革措施,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加入 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突出地表现在技术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是我们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冲击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演化经济的视角,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可表示为"基础条件→创新→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对此,需要采取质量型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 机理 障碍 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得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辉关 郭晓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浩淼 王鑫
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六大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有:做大做强工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影响因素 途径 新常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出现某种畸形发展的趋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流动规律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性决定了经济的非均衡特征。企业在不稳定供求关系下,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推动总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政府部门介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好方式是在市场以外努力弥补市场机制的有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