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1)
- 2023(16777)
- 2022(14336)
- 2021(13326)
- 2020(11078)
- 2019(24871)
- 2018(24824)
- 2017(47847)
- 2016(25604)
- 2015(28750)
- 2014(28520)
- 2013(28253)
- 2012(25937)
- 2011(23715)
- 2010(24079)
- 2009(22646)
- 2008(21766)
- 2007(19397)
- 2006(17499)
- 2005(15467)
- 学科
- 济(121675)
- 经济(121566)
- 管理(76519)
- 业(71733)
- 企(59545)
- 企业(59545)
- 方法(46874)
- 数学(40250)
- 数学方法(39846)
- 中国(31714)
- 农(29572)
- 地方(27273)
- 业经(26706)
- 财(25026)
- 学(23018)
- 制(21849)
- 技术(20459)
- 贸(19810)
- 贸易(19796)
- 农业(19497)
- 易(19160)
- 银(18268)
- 银行(18231)
- 理论(17812)
- 行(17538)
- 和(17281)
- 环境(17195)
- 融(17158)
- 金融(17155)
- 地方经济(16591)
- 机构
- 学院(374117)
- 大学(373244)
- 济(160097)
- 经济(156801)
- 管理(147132)
- 理学(126686)
- 研究(125951)
- 理学院(125364)
- 管理学(123401)
- 管理学院(122731)
- 中国(93795)
- 京(78793)
- 科学(74505)
- 财(72699)
- 所(62396)
- 财经(58029)
- 研究所(56324)
- 中心(55538)
- 江(54384)
- 农(52948)
- 经(52446)
- 业大(51066)
- 北京(50263)
- 经济学(49132)
- 范(48913)
- 师范(48537)
- 院(45629)
- 州(44413)
- 经济学院(44062)
- 财经大学(42859)
- 基金
- 项目(245645)
- 科学(193650)
- 研究(185220)
- 基金(176619)
- 家(151707)
- 国家(150417)
- 科学基金(129541)
- 社会(118141)
- 社会科(111981)
- 社会科学(111952)
- 省(96435)
- 基金项目(93207)
- 教育(84262)
- 自然(80638)
- 划(79984)
- 自然科(78671)
- 自然科学(78654)
- 自然科学基金(77234)
- 编号(76545)
- 资助(71995)
- 成果(62626)
- 重点(54579)
- 发(54278)
- 部(53922)
- 课题(52781)
- 创(52574)
- 创新(49036)
- 国家社会(48264)
- 项目编号(47435)
- 教育部(46854)
- 期刊
- 济(184459)
- 经济(184459)
- 研究(116899)
- 中国(68049)
- 管理(56696)
- 财(53086)
- 学报(52223)
- 科学(50109)
- 农(49040)
- 教育(41237)
- 大学(40104)
- 学学(37752)
- 农业(33866)
- 融(33801)
- 金融(33801)
- 技术(33543)
- 经济研究(30752)
- 业经(30337)
- 财经(28798)
- 经(24819)
- 问题(24090)
- 技术经济(20303)
- 理论(18541)
- 贸(18417)
- 图书(18325)
- 商业(18300)
- 科技(17935)
- 现代(17785)
- 实践(16560)
- 践(16560)
共检索到556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朝晖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传统产业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明确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清洁生产与再制造、产业组织调整与产业集群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等途径以及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朝晖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传统产业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以大量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后发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挤压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明确我国传统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清洁生产与再制造、产业组织调整与产业集群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升级等途径以及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清华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演化经济的视角,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可表示为"基础条件→创新→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对此,需要采取质量型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 机理 障碍 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文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经济增长为产业升级提供基础物质支持,产业升级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及消费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路径。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背景下,消费推动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人力资本支持、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我国要促进经济增长与产业融合发展应强化人力资本支持,更好地发挥金融产业的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产业升级 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将新常态引入可持续的健康经济增长轨道,是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李玄煜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正处于新常态下的攻坚阶段,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尽快渡过"三期叠加"期,为GDP中高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立足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视觉,研究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突出矛盾,深入剖析造成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原因,探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提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结构 调整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海静
文章探索了新常态下绿色信贷政策影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绿色信贷政策在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存在实施力度和精准度有待提高、过度依赖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规范性尚欠、绿色信贷信息整合深度仍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应从探索差别化政策淘汰"两高一剩"行业落后产能、打造企业环保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绿色信贷与产业政策对接机制等入手,全面增强绿色信贷政策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关键词:
新常态 绿色信贷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浩淼 王鑫
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供给因素、社会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政府政策六大因素。在此基础上就"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途径有:做大做强工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扩大需求,增强产业结构升级的拉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影响因素 途径 新常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国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应用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李晓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正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围绕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成祖松
引导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内在要求,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战略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针对新时期区域产业转移出现的产业转移粘性、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趋势,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导区域产业转移的新定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焕蕊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既面临着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退出风险加剧、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等重大的挑战,也面临着人力资本红利释放、质量溢价效应不断凸显等重要机遇。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积极适应新常态的宏观环境变化,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路径选择。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样本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障碍和转型升级内在潜力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培育、研发投入、商标和品牌建设、人力资本培养是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绩效的主要因素。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实现从制度型企业家到创新型企业家的根本转变,走质量竞争型道路,着
关键词:
转型升级 企业家精神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