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7)
- 2023(12063)
- 2022(9992)
- 2021(9147)
- 2020(7166)
- 2019(15964)
- 2018(15517)
- 2017(27396)
- 2016(15764)
- 2015(17864)
- 2014(17963)
- 2013(16994)
- 2012(16348)
- 2011(15276)
- 2010(15965)
- 2009(14168)
- 2008(13611)
- 2007(12474)
- 2006(11560)
- 2005(10838)
- 学科
- 济(80368)
- 经济(80316)
- 管理(39542)
- 业(35059)
- 中国(28585)
- 企(26957)
- 企业(26957)
- 地方(26503)
- 教育(21118)
- 方法(20025)
- 农(17995)
- 技术(17615)
- 业经(17204)
- 数学(16931)
- 数学方法(16772)
- 地方经济(16563)
- 学(16331)
- 发(14365)
- 理论(14125)
- 融(12843)
- 金融(12842)
- 农业(12718)
- 银(12216)
- 银行(12200)
- 环境(12112)
- 行(12011)
- 制(11904)
- 发展(10993)
- 财(10968)
- 展(10866)
- 机构
- 学院(223793)
- 大学(217974)
- 济(94801)
- 经济(92691)
- 研究(87803)
- 管理(72583)
- 中国(60917)
- 理学(60171)
- 理学院(59273)
- 管理学(58289)
- 管理学院(57830)
- 科学(50297)
- 京(49165)
- 所(44630)
- 财(41034)
- 范(40679)
- 师范(40438)
- 研究所(40046)
- 江(37644)
- 中心(37323)
- 教育(34175)
- 师范大学(32853)
- 北京(32619)
- 技术(31678)
- 院(31458)
- 财经(31352)
- 农(30488)
- 州(30317)
- 经济学(30043)
- 职业(29041)
- 基金
- 项目(135480)
- 研究(111522)
- 科学(108845)
- 基金(91479)
- 家(77918)
- 国家(77072)
- 社会(69298)
- 社会科(65498)
- 社会科学(65486)
- 科学基金(65275)
- 教育(58101)
- 省(57870)
- 划(48920)
- 编号(48274)
- 基金项目(46953)
- 成果(41005)
- 课题(38872)
- 发(37849)
- 自然(36452)
- 资助(35793)
- 自然科(35548)
- 自然科学(35541)
- 自然科学基金(34855)
- 重点(33058)
- 年(32490)
- 发展(31598)
- 展(31023)
- 创(30993)
- 部(30351)
- 规划(29996)
- 期刊
- 济(121112)
- 经济(121112)
- 研究(83176)
- 中国(61886)
- 教育(61016)
- 管理(30475)
- 财(29303)
- 农(29049)
- 技术(27908)
- 科学(27513)
- 学报(27100)
- 融(22688)
- 金融(22688)
- 大学(21860)
- 经济研究(20170)
- 农业(20040)
- 职业(19292)
- 学学(18944)
- 业经(18826)
- 财经(16351)
- 问题(14744)
- 坛(14711)
- 论坛(14711)
- 经(14461)
- 技术教育(12807)
- 职业技术(12807)
- 职业技术教育(12807)
- 技术经济(12374)
- 贸(11128)
- 发(11124)
共检索到37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永刚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促使区域产业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聚集,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区域高职教育应积极推动区域高职教育一体化,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规模定位,围绕区域产业布局,明确专业设置定位,围绕区域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建设区域文化中心,确立大学文化定位。区域高职教的准确定位不仅有利于提升品牌、凝练特色,同时也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对区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 发展定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保奎
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将围绕提高空间效率呈现五个转变,即从地方竞争转向区域合作、从集中集聚转向分散均衡、从产业转移转向知识外溢、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提升、从基础设施转向人力资本。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产业转移 空间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向琳
金融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本身发展质量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本文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质量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测度与分解,并对八大综合经济区金融发展质量动态变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全国金融发展质量、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各省间金融业发展并不均衡,技术进步在各省之间的传递流动不够充分;金融发展质量主要受技术进步的贡献,规模效率的低下是最大"累赘",打破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提高整体规模效率,是解决当前金融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在区域比较分析中,三大沿海地区金融机构已经超出了最佳生产规模的阶段,需要引入金融市场的竞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毛才盛
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也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宁波产业结构特点,剖析了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办学规模等方面都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 高职教育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商霄
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具备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其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肖远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较典型的省份,担负着新常态下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使命。"十三五"时期,在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将由生产要素和投资复合驱动向创新和民生改善复合驱动的阶段转变,其阶段特征是:进入创新驱动、富民驱动双引擎轨道,进入更加注重"人才红利"、"改革红利"和"战略红利"释放轨道,进入"中高速""中高端"互动相促轨道。在这一发展阶段,只有率先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改革发展平衡、开放经济均衡,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走出一条区域转型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区域经济 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一鸣
通常情况下,我们往往从东、中、西三大地带视角来分析区域差距,但进入发展新常态,不仅东部和中西部地带发展态势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南北分化的态势也在趋于明显。即使同处在相同地带,各省份经济增速也在分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第一,东部地区转型升级取得进展但压力仍大。东韶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加工贸易规模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外部需求扩张放慢,东部省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起步较早并取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小芳
高职教育作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新常态视角入手,结合协同创新理论,梳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实际对接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失范、行企失范和高校失范的问题,指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从以服务区域产业为主转向以对接产品价值链为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合作要从资源、要素的互补式合作转为双赢的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要从松散的远程"智力支撑、人才保障"式的面上合作转向协同创新、利益共享的机制化合作,并从制度协同、组织协同和环境协同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葛云飞
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与数理研究相结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比例。通过对河南省的情况分析,试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相关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 相关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称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部分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现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琳
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是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高职教育的迅速崛起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具有密切的共生共存关系。必须协调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使其既满足教育规律又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使其自身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同步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勤
文章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从教育规划与布局、人才培养、教育经济效益和产教融合四个方面对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适应性的策略,从而促进广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