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7)
- 2023(11779)
- 2022(9950)
- 2021(9256)
- 2020(7534)
- 2019(17105)
- 2018(17175)
- 2017(31668)
- 2016(17389)
- 2015(19458)
- 2014(19813)
- 2013(19231)
- 2012(18231)
- 2011(16745)
- 2010(17485)
- 2009(16401)
- 2008(16567)
- 2007(15185)
- 2006(14040)
- 2005(13272)
- 学科
- 济(89811)
- 经济(89713)
- 管理(55006)
- 业(49733)
- 企(43487)
- 企业(43487)
- 方法(28986)
- 数学(23826)
- 中国(23642)
- 数学方法(23492)
- 财(21827)
- 地方(21656)
- 制(20498)
- 业经(19423)
- 农(19037)
- 学(18912)
- 银(15790)
- 银行(15772)
- 理论(15427)
- 技术(15376)
- 行(15161)
- 融(15091)
- 金融(15090)
- 体(14911)
- 地方经济(14145)
- 农业(12382)
- 务(12236)
- 财务(12207)
- 财务管理(12164)
- 和(11712)
- 机构
- 学院(257402)
- 大学(257187)
- 济(115186)
- 经济(112711)
- 研究(93035)
- 管理(91864)
- 理学(76528)
- 理学院(75595)
- 管理学(74287)
- 管理学院(73760)
- 中国(72429)
- 财(58073)
- 京(54806)
- 科学(52898)
- 所(47742)
- 财经(43801)
- 江(42779)
- 研究所(42156)
- 中心(41111)
- 经(39402)
- 经济学(37240)
- 农(37164)
- 北京(35667)
- 范(35350)
- 师范(35024)
- 州(33994)
- 院(33038)
- 经济学院(32966)
- 财经大学(32137)
- 业大(31588)
- 基金
- 项目(152149)
- 科学(119976)
- 研究(115757)
- 基金(108579)
- 家(93555)
- 国家(92696)
- 科学基金(79186)
- 社会(74677)
- 社会科(70718)
- 社会科学(70700)
- 省(60210)
- 基金项目(55705)
- 教育(54055)
- 划(49472)
- 自然(47788)
- 自然科(46653)
- 自然科学(46640)
- 编号(46169)
- 自然科学基金(45838)
- 资助(44745)
- 成果(40184)
- 重点(35017)
- 课题(34369)
- 发(34053)
- 部(33779)
- 创(33578)
- 性(31920)
- 创新(31597)
- 国家社会(31102)
- 教育部(29623)
- 期刊
- 济(145864)
- 经济(145864)
- 研究(91834)
- 中国(58932)
- 财(47465)
- 管理(39564)
- 学报(36156)
- 教育(35501)
- 农(34523)
- 科学(34037)
- 融(30632)
- 金融(30632)
- 大学(28187)
- 学学(26107)
- 技术(24400)
- 经济研究(24040)
- 财经(23965)
- 农业(21755)
- 业经(21344)
- 经(21011)
- 问题(18630)
- 技术经济(14745)
- 贸(14111)
- 统计(12496)
- 商业(12095)
- 世界(11917)
- 国际(11881)
- 现代(11820)
- 经济问题(11798)
- 坛(11787)
共检索到425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亚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实行了大量的供给侧改革,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提高了微观主体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开始凸显。传统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措施作用日趋减弱,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改变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当前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时代使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建成全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理论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停
需求管理主要调节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使经济接近潜在的增长水平,属短期调节手段;供给管理主要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给结构,改变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可用于短期或长期调节。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既有周期性特征,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趋势性问题,凯恩斯的短期刺激政策很难奏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认识上的理论升华,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需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约束条件的变化,在新的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深刻的挑战。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极为重要的命题。如何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命题提出的背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处理怎样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工具和体系有怎样的特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怎样的制度创新,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探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回落,告别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正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此,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三驾马车"一脉相承,需要政府大有作为,做到统筹兼顾。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三驾马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需求外溢,海外疯狂扫货时有发生;从供给来说,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的同时,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当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有效需求不能满足,出现供求不相匹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是造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具体来说,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解为"企业+供给侧+存量"改革和"企业+供给侧+增量"改革,以及"政府-机制"改革和"市场+配置"改革两部分。企业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化解和预防产能过剩,对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的要破...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供给学派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宝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深刻转型,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供给的效率、效益和水平,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明确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要义;以机制创新为导向,激发职业教育供给效率与活力;以人口变化为依据,调整职业教育供给规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拓宽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渠道;以产业转型为依据,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契机...
关键词:
新常态 职业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从形势的判断、问题的诊断、工作的思路,到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原则,提出了逻辑严谨、系统完整、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一揽子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涂舒
"十三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嵌入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转型"与步入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攻坚期的诸多挑战。国际经济格局与产业模式深度调整,区域合作态势复杂多变,顺应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的中国经济转型势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珂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最大挑战是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从实施路径来看至少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二是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三是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四是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涂舒
"十三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嵌入世界经济结构的"大转型"与步入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攻坚期的诸多挑战。国际经济格局与产业模式深度调整,区域合作态势复杂多变,顺应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化和服务化为核心的中国经济转型势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