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5)
- 2023(13621)
- 2022(11190)
- 2021(10039)
- 2020(8450)
- 2019(18303)
- 2018(18187)
- 2017(34692)
- 2016(18303)
- 2015(20227)
- 2014(19667)
- 2013(19303)
- 2012(17417)
- 2011(15519)
- 2010(15993)
- 2009(15514)
- 2008(15092)
- 2007(13851)
- 2006(12503)
- 2005(11406)
- 学科
- 济(102929)
- 经济(102834)
- 业(84321)
- 企(77392)
- 企业(77392)
- 管理(71802)
- 方法(36207)
- 业经(31470)
- 农(28112)
- 数学(27613)
- 数学方法(27442)
- 财(26545)
- 中国(23068)
- 地方(21564)
- 农业(20308)
- 务(19752)
- 财务(19736)
- 财务管理(19718)
- 技术(19407)
- 企业财务(18665)
- 制(18000)
- 策(16144)
- 理论(16123)
- 和(15628)
- 划(15411)
- 体(14598)
- 贸(13913)
- 贸易(13902)
- 易(13394)
- 地方经济(13144)
- 机构
- 学院(268264)
- 大学(258196)
- 济(125877)
- 经济(123761)
- 管理(107995)
- 理学(92400)
- 理学院(91549)
- 管理学(90337)
- 管理学院(89842)
- 研究(84093)
- 中国(67132)
- 财(56738)
- 京(51652)
- 科学(45893)
- 财经(44813)
- 江(41517)
- 所(40786)
- 经(40491)
- 经济学(39221)
- 农(38433)
- 中心(37935)
- 研究所(36180)
- 经济学院(35038)
- 业大(33425)
- 州(32762)
- 财经大学(32553)
- 北京(32035)
- 商学(31622)
- 商学院(31279)
- 范(30168)
- 基金
- 项目(167510)
- 科学(135371)
- 研究(128268)
- 基金(122737)
- 家(103398)
- 国家(102423)
- 科学基金(91396)
- 社会(86463)
- 社会科(82109)
- 社会科学(82088)
- 省(68002)
- 基金项目(64399)
- 教育(57777)
- 自然(55148)
- 自然科(53983)
- 自然科学(53972)
- 划(53439)
- 自然科学基金(53072)
- 编号(51669)
- 资助(48705)
- 成果(40419)
- 创(40082)
- 发(37673)
- 重点(36850)
- 业(36809)
- 创新(36695)
- 部(36579)
- 国家社会(36085)
- 课题(35115)
- 制(33684)
- 期刊
- 济(152548)
- 经济(152548)
- 研究(81254)
- 中国(53187)
- 管理(48176)
- 财(47839)
- 农(37468)
- 科学(32175)
- 学报(29911)
- 技术(26972)
- 业经(26206)
- 农业(25563)
- 经济研究(25331)
- 融(25195)
- 金融(25195)
- 大学(24260)
- 财经(23606)
- 学学(23443)
- 教育(22979)
- 经(20668)
- 问题(18662)
- 技术经济(17776)
- 业(15701)
- 商业(14949)
- 世界(14541)
- 贸(14403)
- 现代(14188)
- 统计(13547)
- 策(13473)
- 财会(13097)
共检索到41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火弟 蔡振武 冯丹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分析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的因素,并针对当前劳动关系状况提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构建企业新型劳动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新型劳动关系 和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劳动关系呈现出稳定性降低、劳资谈判力差距总体上缩小、层级化特征依然凸显、争议潜在发生率上行、调控力量多元化等特点和趋向。新常态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而任务艰巨,需要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健全中国式集体协商机制、突出劳动者分层保护和激励、提升劳动争议调处效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维度持续努力。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经济新常态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孟泉 李倩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劳动关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引发大量的劳资冲突事件,急需开发科学的工具技术来预测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在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员工信心指数、民主参与、企业经营绩效、员工权益实现、劳动环境、员工发展、收入公平性以及超时工作情况8个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预测模型。并以245家企业劳动关系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的参数估计、检验及修正,最终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风险预测模型。经检验,该模型有较好的显著性、拟合度和分辨率,可以作为预测企业劳动...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劳动关系 风险 预测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东亮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其对就业、劳动关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和后果,特别是面临的挑战,从短期措施和长效机制方面寻求妥善防范和有效化解的对策。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持续进行,这些都对劳动关系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影响表现为,由于经济下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倒逼企业追求创新,企业将更加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影
作为一种新兴就业形态——零工经济,反映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导致的工作模式、就业模式的巨大变化,对劳动关系形态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挖掘。本文阐释了零工经济的概念、特征和经济贡献,梳理了劳动关系相关理论的发展,重点分析了零工经济“新”型劳动关系的根本转变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平台—个人”的模式转变、算法控制导致的权力失衡、情感工作对劳动过程的定性强化,是零工经济下“新”型劳动关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的主要区别,进而对零工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零工经济 新型就业业态 新型劳动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景芳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制约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试用期、违约金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更加细化和明确;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广义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在守法前提下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闫永志 张建军
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同年9月24日,北京市审议通过了《首钢搬迁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方案》。方案明确:到2010年底钢铁冶炼、热轧全部停产,相关岗位共有6万多名职工需要妥善分流安置。停产涉及职工人数之多、重新安置难度之大,在全国钢铁业和北京市都是罕见的。为此,首钢领导班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有好
文章认为,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需要正确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经济发展还没有超越劳动密集型阶段,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通过优化升级提升竞争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将快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宜盲目由东往西转移,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大有作为,以便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晓凡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也正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市场经济尝试到如今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国生产企业的工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也从原先的劳动光荣逐步过渡到劳动生存,继而转变为劳动创业论。对于大多数产业工人而言,劳动价值观已经从精神层面的支撑转变为物质层面的需求。劳动力结构的多元化与组织内劳动价值观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常态。转轨期我国劳动者需要对劳动价值观的再认识,应该尊重自然的劳动规律。实现劳动的内在和外在统一是劳动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劳动者 价值观 生产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文玮 吴俊芳
企业民主治理不仅是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的本质要求,因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些新变化在主体塑造、利益整合、组织创新以及民主基础等方面为企业民主治理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企业劳动关系表现出的新型控制以及“去技术化”“去雇佣化”“贫富分化”等新倾向,也为企业民主治理提出了新挑战。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国当前应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的数字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工会建设,积极探索劳动者的民主自治机制,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持股等企业民主制度,推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戚聿东 丁述磊 刘翠花
数字经济时代大量新职业快速涌现。新职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是完善收入分配的调节机制,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就业政策扶持、数字技术赋能、就业观念转变是其发展的现实基础。新职业改变了企业用工模式,促使灵活就业盛行发展,其劳动关系也发生新变化,表现为劳动本身从属方式不断弱化,劳动资料提供方式多方并存,劳动过程监督方式技术强化,劳动产品归属方式权属不明,劳动报酬支付方式灵活多样,劳动权益保障方式仍需加强。促进新职业健康发展,应加快完善新职业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具体而言,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工会和行业协会应吸纳新职业从业者加入工会组织,制定相关行业技术和工时标准、工资指导、监督奖惩方式等行业规范;企业应强化自身责任,兜牢新职业从业者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权益底线;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学习新技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新职业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波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过程中,频发的劳资冲突给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与企业的生产效率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构建一个动态的、可量化的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劳动关系分析模型,提出了对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框架,包括基本业务管理、合作管理、冲突管理、员工利益保障及企业绩效表现等五个方面的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劳动关系 集体化转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虹 葛玉辉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因素。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阐述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是劳动关系失衡的根本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制度机制建设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完善"劳资自治"机制、外部利益制衡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和处理机制三方面提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制度创新建议。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制度建设 和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薛永武
本文在对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其因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两个本质特征,指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确立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新型的合作组织,形成共生共荣与积极的互动关系,体现出员工劳动的自由自觉性,促进员工生命活动的审美化,实现员工的创造性社会本质。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和谐 自由自觉 审美化 创造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芝
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设计企业在获得广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关注起企业劳动关系建立的相关内容,旨在创设出良好的企业劳工发展环境,企业逐渐意识到和谐劳动关系产生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民主管理的意义及其优劣,针对建筑设计企业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下如何设立企业制度,最后就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
建筑设计企业 和谐 劳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