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0)
- 2023(15878)
- 2022(12970)
- 2021(11933)
- 2020(10045)
- 2019(22286)
- 2018(22055)
- 2017(42489)
- 2016(22530)
- 2015(24968)
- 2014(24723)
- 2013(24663)
- 2012(23136)
- 2011(20922)
- 2010(21839)
- 2009(21345)
- 2008(20741)
- 2007(19032)
- 2006(17833)
- 2005(16736)
- 学科
- 济(115160)
- 经济(115024)
- 业(88015)
- 管理(79183)
- 企(78631)
- 企业(78631)
- 方法(39965)
- 中国(35259)
- 业经(33532)
- 财(32506)
- 农(31440)
- 数学(31117)
- 数学方法(30838)
- 融(28728)
- 金融(28728)
- 银(27892)
- 制(27872)
- 银行(27866)
- 行(27031)
- 地方(26066)
- 农业(22144)
- 技术(21565)
- 务(21074)
- 财务(21043)
- 财务管理(21005)
- 体(20153)
- 企业财务(19870)
- 理论(18884)
- 策(18078)
- 贸(17894)
- 机构
- 学院(331685)
- 大学(328266)
- 济(154527)
- 经济(151657)
- 管理(127403)
- 研究(115199)
- 理学(106591)
- 理学院(105525)
- 管理学(104249)
- 管理学院(103617)
- 中国(97681)
- 财(76414)
- 京(69438)
- 科学(63052)
- 所(58296)
- 财经(58073)
- 江(53457)
- 中心(52580)
- 经(52353)
- 农(51733)
- 研究所(51374)
- 经济学(48469)
- 北京(45078)
- 经济学院(43322)
- 财经大学(42521)
- 州(42383)
- 业大(42016)
- 院(40848)
- 农业(39920)
- 范(39545)
- 基金
- 项目(197140)
- 科学(156548)
- 研究(150044)
- 基金(142883)
- 家(122228)
- 国家(121075)
- 科学基金(104687)
- 社会(98957)
- 社会科(93944)
- 社会科学(93921)
- 省(77883)
- 基金项目(73827)
- 教育(67151)
- 划(63467)
- 自然(63005)
- 自然科(61537)
- 自然科学(61516)
- 自然科学基金(60501)
- 编号(59277)
- 资助(58056)
- 成果(49669)
- 创(46812)
- 发(45143)
- 重点(44635)
- 部(44056)
- 创新(42914)
- 课题(42239)
- 国家社会(41401)
- 业(41126)
- 制(39444)
- 期刊
- 济(189364)
- 经济(189364)
- 研究(114117)
- 中国(73146)
- 财(62004)
- 管理(57052)
- 融(49369)
- 金融(49369)
- 农(49302)
- 学报(42329)
- 科学(42262)
- 教育(33938)
- 大学(33802)
- 农业(32458)
- 学学(31799)
- 财经(31082)
- 技术(30913)
- 经济研究(30817)
- 业经(30099)
- 经(27037)
- 问题(24313)
- 技术经济(20473)
- 贸(19955)
- 业(18784)
- 国际(18100)
- 世界(17364)
- 现代(16813)
- 商业(16544)
- 经济管理(16486)
- 理论(16205)
共检索到547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骏 邢科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是转方式、调结构,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更好服务于创新驱动战略,需要从放开价格管制和培育市场力量两个维度,在我国推进以"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在完成利率改革、汇率改革的同时,还要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金融业态。作为这一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保障,需要统一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两种逻辑体系,重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三位一体的金融管理新体制,并加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建立鼓励创新的金融监管制度。
关键词:
新常态 创新 金融改革 十三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智德 宣国良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动力;从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用DCF方式进行创新投资分析的不足后认为,当前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等于是购买了对未来价值收益的期权,对期权收益的预期构成了创新激励。最后作者对一些现象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 逻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特别强调金融支持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武汉科技资源富集,具有发展科技金融的良好基础,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科技金融实践。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特别强调金融支持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武汉科技资源富集,具有发展科技金融的良好基础,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科技金融实践。201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虞鹏飞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科学地研判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对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由于金融与经济的内在统一性,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对中国金融改革、金融稳定协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改革来调整金融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以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成为新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来定位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至今已经3个多月了,全国社会各界对于温州金融改革予以高度关注。温州也陆续成立新事物——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机动车抵押登记服务站,发行企业债券,开拓民间融资渠道;设立浙江省首个金融审判庭,专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相关政府部门纷纷出台各项扶持措施积极服务金融改革;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及温州大学金融学院同时挂牌成立;还成立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特约研究员"队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论文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如何应对薄弱环节、扶持重点产业和改善民生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供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中薄弱环节进行了客观分析,对如何克服薄弱环节、扶持重点产业和改善民生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
“十三五” 经济发展 产业扶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一、"新常态"所反映的经济和金融问题本质这里的所谓经济和金融"新常态"(New Normal),是泛指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08-2012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共同面临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表面上看是以金融稳定和经济高增长为特征的所谓"大稳健"时代的终结,但本质上却是对危机之前长期积累的金融失衡的一种被动式的集中调整。这种调整源于危机前从理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明月
文章从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短板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普惠金融资金供给的因素,并从短期结构性因素切入,提出政府性融资担保可以在现有社会金融资金供给总量、经济状况不变的情况下,切实解决普惠融资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匹配、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用信用增进方式打通金融活水流向社会弱势经济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供给侧改革 融资担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要看到目前金融风险非常大,不仅仅是银行坏账的问题,还有资本市场的风险等等。十八届五中全会习总书记提出来要建立现代金融监管框架,首先要理解何为现代金融,现代金融是相对于传统金融来讲,所谓传统金融我理解就是银行金融,就是过去的存贷汇,那时监管也比较容易。现在发生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冠勤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催化剂和强心剂,其改革创新对我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当前我国金融行业虽然蓬勃发展,但"避实就虚"的现象日益显现,而且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表现出金融体系单一化、融资结构不协调、产品创新滞后等问题。因此,要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必须全面改革金融制度,探索开发创业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等一批新业态,并从宏观调控和微观市场等方面共同发力,积极推动金融制度改革。
关键词:
金融 改革创新 实体经济 振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莉 张林 陈立文
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的设立及随后深圳推出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开启了我国金融实验区改革的序幕。在金融实验区,围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规范化的金融体系以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孕育了一条凸显金融创新的资金流动链条。美国金融创新体系中以房地产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衍化逻辑尤为典型,但该衍化链条蕴藏的金融监管对创新响应失衡引发了流动性逆转联动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掀起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潮。鉴于此,本文借鉴美国金融创新衍化的经验,弥补其不足,并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在金融实验区搭建了金融创新与监管间"一种理念,两种响应"的动态响应机制,以期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使金融创新能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亚男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挑战需要构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逻辑体系。文章从剖析经济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和供给侧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分析法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推理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逻辑起点、方针、目标、主线和具体措施。新常态下我国改革的路径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足国情,坚持新的发展理念,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提效率,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巫云仙
新中国70年金融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从50至70年代计划体制下封闭的金融体系,到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背景下金融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改革发展定位,最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体现了70年来中国制度变迁的强制性和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发展特点。企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既是金融业改革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结果,同时也是70年后金融业再出发的起点。围绕这些方面的深化改革和软硬制度建设,是金融业从大到强,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金融业的制度变迁,具有方法论和战略意义,不仅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