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2)
2023(7098)
2022(5902)
2021(5252)
2020(4388)
2019(9536)
2018(9384)
2017(18080)
2016(9281)
2015(9901)
2014(9554)
2013(9476)
2012(9098)
2011(8318)
2010(8497)
2009(8312)
2008(8238)
2007(7542)
2006(6830)
2005(6248)
作者
(25660)
(21514)
(21217)
(20134)
(13769)
(10139)
(9541)
(8120)
(8008)
(7614)
(7498)
(6968)
(6927)
(6861)
(6670)
(6494)
(6352)
(6133)
(6074)
(5780)
(5449)
(5063)
(5012)
(4983)
(4905)
(4748)
(4516)
(4451)
(4273)
(4053)
学科
(61508)
经济(61474)
管理(36214)
(31763)
(28857)
企业(28857)
方法(17828)
(16204)
地方(16133)
数学(15554)
数学方法(15476)
中国(12897)
地方经济(12147)
(11575)
财务(11566)
财务管理(11533)
技术(11451)
企业财务(11109)
业经(10903)
(9603)
技术管理(8912)
(8856)
(8754)
(7996)
金融(7996)
(7761)
银行(7749)
(7268)
(7225)
经济学(7070)
机构
学院(134263)
大学(133196)
(70049)
经济(68885)
管理(50382)
研究(48197)
理学(42410)
理学院(41994)
管理学(41532)
管理学院(41262)
中国(38264)
(33278)
(26681)
财经(25116)
科学(24932)
(23782)
经济学(23309)
(22562)
中心(21088)
研究所(20882)
(20708)
经济学院(20589)
财经大学(18329)
北京(17047)
(16960)
(16382)
(15723)
(15382)
师范(15279)
商学(14977)
基金
项目(80218)
科学(64224)
研究(60669)
基金(58983)
(50195)
国家(49791)
科学基金(43477)
社会(42423)
社会科(40419)
社会科学(40406)
(31382)
基金项目(30228)
教育(26191)
自然(25029)
(24907)
自然科(24454)
自然科学(24449)
自然科学基金(24024)
资助(23694)
编号(22714)
(19279)
成果(18738)
(18647)
创新(18417)
国家社会(18406)
重点(18007)
(17614)
课题(16054)
(15951)
(15938)
期刊
(85650)
经济(85650)
研究(47609)
(29975)
中国(27049)
管理(22052)
(16006)
金融(16006)
科学(15639)
学报(15558)
经济研究(15467)
财经(14172)
(14101)
技术(12626)
大学(12478)
(12356)
学学(11895)
业经(10955)
问题(10324)
技术经济(9630)
教育(9265)
农业(8882)
财会(7654)
会计(7631)
统计(7591)
(7565)
(7384)
世界(7084)
国际(7030)
经济管理(6695)
共检索到22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彬  
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彬  
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昕  
经济周期总体来讲,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有效回升,整体仍然处于探底阶段。根据时间长短的不同,经济周期又划分为长经济周期、中经济周期和短经济周期三类。就长周期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由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带动的本轮长增长周期已进入尾声,新一轮科技革命尚在孕育突破之中,可持续的新增长动力还没有形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力平  谈俊  
企业部门债务率呈现周期性变化,其内在基本因素是盈利预期与融资成本之间的不平衡变动。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过程中企业部门负债率出现的逆周期持续上升的情况,既有积极意义,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较为理想的情形是杠杆率以相对平缓的节奏下行调整,即以"软着陆"方式实现杠杆率逐渐下降。具体建议包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持国内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发展企业股权市场,提供风险提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春峰  黄凝  房振明  
本文采用理论比较的方法,对债务与经济周期关系及趋势进行分析,以国际视角分析了美国、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路径,并提出了中国所处的阶段。本文认为,债务与经济周期关系及趋势可归纳为四个重要阶段,债务去杠杆化是实现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去杠杆最初阶段,经济会持续衰退,而在经济反弹后,去杠杆过程仍将继续。当前我国企业、政府部门需去杠杆,家庭部门加杠杆,预计"十三五"规划开始后我国经济会逐步有恢复迹象。相应政策建议是:立足所处债务与经济周期阶段采取"博弈式"杠杆政策;对债务削减周期的长期性和艰难性要有充分预期;不能放松信贷政策,人为改变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磊  王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个别霸权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并公然挑起贸易争端,遏制中国发展。这都是建立在中国出口增长是外生供给冲击基础上的观点,均未从进口国国内经济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因。文章从家庭债务冲击引起总需求扩张的视角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传导到国际贸易中,刺激了中国出口。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阐述了家庭债务扩张向外贸的传导路径,然后利用1979-2018年的跨国信贷数据和中国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驱动其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家庭债务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得同期中国出口增长约0.428个百分点;并且这一结果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和金融危机前后均成立。文章不仅有利于重新认识中国出口增长的成因,而且对于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过程中外循环与内循环间的联动以及重塑双循环的意义,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敏芳  徐莉萍  
分析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国泰君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认为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周期的特性,经济萧条时民营企业较容易获取银行贷款,金融抑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小。相反,经济繁荣时银行会更多地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同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盈利能力对融资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敏芳  徐莉萍  
分析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使用国泰君安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认为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逆经济周期的特性,经济萧条时民营企业较容易获取银行贷款,金融抑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较小。相反,经济繁荣时银行会更多地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同时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盈利能力对融资能力有很大影响,研究结论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竹志奇  武彦民  丁硕伟  
本文在厘清债务规则与财政规则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新《预算法》中债务规则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债务规则的出现是我国财政政策逆周期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该结论部分解释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积极性遭遇某些质疑的原因。而后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含有扭曲税率的NK-DSGE模型,考察了三种不同经济下行原因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逆周期性下降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政策逆周期性的减弱虽然在短期内造成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出恢复速度降低;但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逆周期性下降可以有效降低债务风险和提高经济的中长期恢复速度。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新《预算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路径及其具体效应,最后基于结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雪  王擎  
人口变迁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造成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生育决策的内生变化。本文在构建两期世代重叠模型(Two-Period OLG Model)中内生引入生育决策的各维度变量,重点探讨不同人口数量选择、人口结构转变及人口质量提升对实际利率产生的不同作用,并利用全球137个国家或地区1960—2017年数据研究发现,生育决策的不同维度对实际利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人口数量正向影响实际利率,表现出供给效应,即生育决策下降导致人口增长放缓会通过降低劳动供给引致资本边际产出下降,最终压低实际利率;人口质量负向影响实际利率,即增加健康与教育投入引起的预期寿命延长最终会降低实际利率,表现出需求效应;人口结构对实际利率的作用由需求效应主导,凸显抚养人群比例上升带来的经济效应。本文提供了一种理解实际利率行为的人口学解释,揭示了生育决策的内生变动会带来未来实际利率趋势的有效信息,从另外一个视角给出利用人口政策的"时间窗口"改变负利率局面的政策切入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其友  陈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波动即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现象。由于有多种因素共同促进经济成长,因此在理论上对导致经济周期因素的解释也是多个角度的。土地是经济社会生产经营的物质载体,我国土地制度特性决定了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土地供给对经济周期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我国1987年以来土地供给与经济成长波动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我们要实现土地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协调;政府调控土地的能力与发挥土地市场调节机制相协调;土地调控政策与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凤良  戴腾辉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转型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首先对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之后,在已有的产业结构转型模型基础上考虑周期因素,对1978-2013年间各经济周期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的收入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贡献度进行了独立测算。结果显示,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动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结论表明,产业结构转型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周期因素。最后本文就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李洁  古元峰  
中国债务周期呈现明显逆经济周期性,经济下行与债务率攀升持续并存。基于BP滤波和HP滤波对1998~2019年中国债务周期进行识别,并结合各部门杠杆率指标对中国债务周期及宏观杠杆率演变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和阻止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出台的刺激性政策,为债务率持续攀升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一部分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过度扩张和过多承担逆周期调节责任,虽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债务率持续攀升的负面效应;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为债务率持续攀升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和途径;再加上预算软约束、政府对国有企业隐性担保、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带来房价及地价的持续攀升为信贷行为提供了充足的抵押物;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充足抵押物的催化下,多方因素造就了中国债务周期的逆经济周期性及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攀升的现象。面对当前经济与债务周期双下行的走势,我国化解债务风险应坚持多方兼顾、多管齐下和相机抉择三原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小玲  王赛文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生命周期、商业信用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的商业信用越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第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商业信用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程度不同;第三,成长期企业商业信用与债务融资成本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成熟期企业商业信用与债务融资成本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衰退期企业商业信用与债务融资成本不具有相关性。文章细化研究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商业信用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对企业高效、科学发展、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韦彩宁  
本文对1995年到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教育支出表现为顺周期性,而且高的政府债务会增强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对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存在门槛效应,即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60%时,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更强。本文还发现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不利。因此,本文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渠道,即高债务增强了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不利于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