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7)
- 2023(8743)
- 2022(7311)
- 2021(6487)
- 2020(5224)
- 2019(11947)
- 2018(11539)
- 2017(22972)
- 2016(12034)
- 2015(13399)
- 2014(13216)
- 2013(13231)
- 2012(12668)
- 2011(11820)
- 2010(12098)
- 2009(11278)
- 2008(10758)
- 2007(9949)
- 2006(9265)
- 2005(8680)
- 学科
- 济(76218)
- 经济(76168)
- 管理(34304)
- 业(30039)
- 方法(25742)
- 数学(23654)
- 数学方法(23454)
- 企(23270)
- 企业(23270)
- 地方(18409)
- 中国(16964)
- 贸(16673)
- 贸易(16668)
- 易(16295)
- 农(15354)
- 财(14611)
- 地方经济(12857)
- 业经(12785)
- 出(12386)
- 学(11035)
- 制(11025)
- 融(10018)
- 金融(10018)
- 策(9984)
- 农业(9907)
- 银(9563)
- 银行(9557)
- 环境(9473)
- 行(9303)
- 出口(8516)
- 机构
- 学院(180664)
- 大学(179465)
- 济(96873)
- 经济(95254)
- 管理(68055)
- 研究(65038)
- 理学(57849)
- 理学院(57299)
- 管理学(56508)
- 管理学院(56173)
- 中国(52031)
- 财(43377)
- 京(35692)
- 财经(33931)
- 科学(33287)
- 经济学(33046)
- 所(31746)
- 经(30869)
- 经济学院(29680)
- 中心(29351)
- 研究所(28247)
- 江(27974)
- 财经大学(25001)
- 农(23146)
- 院(22949)
- 北京(22732)
- 范(21607)
- 师范(21480)
- 州(21197)
- 业大(20365)
- 基金
- 项目(110878)
- 科学(89242)
- 研究(83971)
- 基金(83251)
- 家(70455)
- 国家(69917)
- 科学基金(60844)
- 社会(58296)
- 社会科(55663)
- 社会科学(55652)
- 基金项目(41938)
- 省(41139)
- 教育(37681)
- 资助(35797)
- 自然(35790)
- 自然科(35020)
- 自然科学(35012)
- 自然科学基金(34383)
- 划(34001)
- 编号(32371)
- 成果(26659)
- 部(26001)
- 国家社会(25301)
- 发(25243)
- 重点(24438)
- 教育部(23275)
- 人文(22844)
- 课题(22659)
- 创(22347)
- 发展(21696)
共检索到29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强 陶士贵
文章选取2005年8月至2020年8月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数据,运用TVP-VAR模型和波动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是TVP-VAR系统波动溢出的净接收者,EPU对人民币汇率好的波动和坏的波动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时变特征和非对称性。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在极端风险事件期间EPU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上升。EPU对人民币汇率坏的波动的溢出效应显著大于好的波动的溢出效应。从区域差异看,中国EPU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输出最大,美国和日本次之。替换变量后波动溢出指数的对比表明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孟楠 闫帅
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997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且体现为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溢出效应占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溢出效应的一半以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净溢出国。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结果显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均较汇率制度改革前有所提高,而在外部经济出现不利因...
关键词:
经济政策 不确定性 人民币汇率 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盼盼
文章在剖析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理论机制及其非线性时变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10~2019年日度数据,从波动溢出和均值溢出双重层面实证揭示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溢出效应,及其在2015年"8·11"汇改前后和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的结构变动特征。结果表明:(1)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会加剧投资者对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异质性预期分化,从而在波动溢出层面加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性,另一方面还会导致不确定性厌恶的投资者减持美元并增持人民币,从而在均值溢出层面驱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8·11"汇改后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凸显,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均值溢出效应消失,波动溢出效应大幅增强;(3)中美贸易摩擦期间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又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克钦 李永波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呈现跨地区传染的新特征。本文基于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测度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的交互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具有很高的全球溢出效应且在国际重大事件发生时上升,发达经济体股票市场波动的关联最紧密,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在溢出效应结构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内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波动之间的溢出效应受到危机事件冲击时缺乏稳定性。中国应重视对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的全球溢出效应的测度与分析,加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立足本国国情进行经济政策制定与金融市场建设,提高中国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间关联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权飞过
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为区域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视角,探讨人民币在中亚五国中的区域国际化程度问题,为人民币区域国际化提供经验支持。利用EEMD频域分解技术,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分解为高频、低频和趋势项三个频域,并采用广义预测误差分解方法测算在不同频域上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从高频分量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汇率波动的净溢出效应为负;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净溢出效应为正且溢出程度不断加大。这表明在短期内,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影响,但在中期来看,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亚五国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断增强,说明人民币在中亚五国中“货币锚”作用不断加强,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程度得以提高。为提高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程度,应注重经济政策的连贯性,加强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溢出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强 陶士贵
本文采用滚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TVP-SV-VAR模型研究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动态时变特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段,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短期负向影响,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中长期影响更显著。不断深化的市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方向。因此,政府部门要关注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同时继续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吸收外部冲击的功能,维持外汇市场的金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赵航 凡慧敏
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贸关系网络化与复杂化的背景下,度量不确定性风险对全球外汇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GARCH-MIDAS模型,本文利用混频数据探讨了地缘政治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各国汇率波动的影响,并对全球不确定性风险的跨国溢出效应进行估计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多因子GARCH-MIDAS模型可以更好地捕捉跨国溢出效应长期成分的变化趋势。各国汇率水平对本国地缘政治风险冲击的反应在方向和程度上并不一致。各国汇率水平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大多呈现显著的同向变动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喜艳 陈乐一
借鉴Diebold和Yilmaz(2012)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思想,本文利用14个主要经济体2003年1月至2017年5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数据,测算了其溢出效应,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要高于发展中国家,该溢出效应对突发大事较为敏感,而对于可预期世界大事则较为迟钝。在控制了个体和时间效应后,进行面板固定效应的FGLS估计,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其波动对溢出效应的偏效应均为正,且波动值的估计系数远高于水平值,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体现为波动溢出效应。由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可知,随着分位数的增加,对外贸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值、波动值及交互项估计系数的绝对值逐渐变大,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溢出效应起主要作用的因素随之变化。为了更好抵抗来自其他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各国应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少国际依赖。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溢出效应 形成机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唯 闫寒 颜蒙
为了更好地捕捉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本文扩展了Diebold和Yilmaz构建的广义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算溢出指数,并利用全样本和分段样本数据估算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程度。全样本分析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效应为负,因此,中国是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接收国。分段样本分析证实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国内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滚动窗宽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程度与经济衰退、汇率、利率和外贸出口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应该警惕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冲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群众无法预测经济政策的走向,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政策使得政策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对政府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为预防不确定风险企业会减少投资,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主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文章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细分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政法政策的不确定性,从以上三方面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根据分析可以得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政治政策的不确定性均会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导致政府部门政策效率低下,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水平下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永强 尹力博 杜勇宏
文章采用MVEGARCH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不必然引起经济波动。当经济政策针对经济波动进行调整时,逆周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而由政策调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逆周期调整产出的影响。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随经济波动而发生变化时,经济政策先于通货膨胀波动而预先进行调整,由此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通货膨胀;而受通货膨胀波动影响进行被动的政策调整所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若经济政策调整一味地限制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产出;当经济政策的调整既能抑制经济剧烈波动又能保持经济正常活力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促进产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国庆
在阐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预期与房价波动间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为门限的条件下,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传导作用具有明显非对称性特征。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高时,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减小且持续时间缩短。结合实证结论从汇率预期作用对房价的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不仅要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汇率预期,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与投资渠道,还要重视经济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强度对市场主体预期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国庆
在阐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预期与房价波动间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为门限的条件下,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传导作用具有明显非对称性特征。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高时,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减小且持续时间缩短。结合实证结论从汇率预期作用对房价的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不仅要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汇率预期,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与投资渠道,还要重视经济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强度对市场主体预期及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国庆
在阐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汇率预期与房价波动间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为门限的条件下,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传导作用具有明显非对称性特征。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高时,汇率预期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影响程度减小且持续时间缩短。结合实证结论从汇率预期作用对房价的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不仅要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汇率预期,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与投资渠道,还要重视经济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和强度对市场主体预期及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意 刘家鹏
本文基于中国1995至2017年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并且使用四种多元GARCH模型探讨金融不稳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GDP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金融不稳定的变动均对GDP增长率产生显著为负的均值外溢效应,并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稳定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和反馈效应,二者同时对GDP增长率产生显著地抑制效应。时变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以及历史方差分解结果也有力地佐证多元GARCH估计结果。此外,我们使用非对称VAR模型分析不同状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稳定冲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发现短期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抑制作用超过金融不稳定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