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7)
- 2023(11528)
- 2022(9564)
- 2021(8966)
- 2020(7403)
- 2019(17114)
- 2018(16395)
- 2017(32451)
- 2016(17152)
- 2015(19720)
- 2014(19535)
- 2013(19640)
- 2012(18995)
- 2011(17479)
- 2010(17676)
- 2009(16703)
- 2008(16502)
- 2007(14725)
- 2006(13518)
- 2005(12641)
- 学科
- 济(98017)
- 经济(97937)
- 管理(47765)
- 业(43891)
- 方法(39411)
- 数学(36432)
- 数学方法(36196)
- 企(33780)
- 企业(33780)
- 中国(25781)
- 制(23268)
- 银(23160)
- 银行(23015)
- 行(21702)
- 农(21062)
- 地方(20593)
- 财(19542)
- 贸(18204)
- 贸易(18190)
- 融(18099)
- 金融(18099)
- 易(17711)
- 业经(16376)
- 学(14170)
- 农业(13910)
- 度(13891)
- 制度(13885)
- 地方经济(13668)
- 策(12749)
- 环境(12533)
- 机构
- 大学(259742)
- 学院(255448)
- 济(131980)
- 经济(129646)
- 管理(98171)
- 研究(95529)
- 理学(83225)
- 理学院(82394)
- 管理学(81443)
- 管理学院(80945)
- 中国(80342)
- 财(60385)
- 京(54232)
- 科学(47751)
- 财经(47600)
- 所(46183)
- 经济学(44314)
- 经(43527)
- 中心(42862)
- 研究所(41166)
- 经济学院(39851)
- 江(38529)
- 农(36270)
- 财经大学(35549)
- 北京(35306)
- 院(33870)
- 范(31305)
- 师范(31109)
- 州(30178)
- 银(29790)
- 基金
- 项目(157706)
- 科学(127010)
- 研究(119972)
- 基金(119657)
- 家(101463)
- 国家(100709)
- 科学基金(87432)
- 社会(82113)
- 社会科(78257)
- 社会科学(78243)
- 基金项目(60581)
- 省(56397)
- 教育(55243)
- 自然(52012)
- 资助(51646)
- 自然科(50849)
- 自然科学(50836)
- 自然科学基金(50026)
- 划(47853)
- 编号(45735)
- 成果(38546)
- 部(38468)
- 国家社会(35774)
- 重点(35254)
- 发(35189)
- 教育部(34387)
- 人文(32842)
- 课题(32760)
- 中国(32751)
- 创(32078)
- 期刊
- 济(149317)
- 经济(149317)
- 研究(93257)
- 中国(51847)
- 财(43874)
- 融(43858)
- 金融(43858)
- 管理(37509)
- 农(32715)
- 科学(31429)
- 学报(29814)
- 经济研究(25970)
- 财经(25913)
- 大学(24666)
- 教育(24210)
- 学学(23236)
- 经(22380)
- 技术(20987)
- 农业(20864)
- 问题(19407)
- 业经(19360)
- 贸(19021)
- 国际(17724)
- 世界(16951)
- 技术经济(14847)
- 统计(14189)
- 理论(12486)
- 策(12317)
- 经济问题(11880)
- 业(11491)
共检索到41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辛兵海 卜振兴
本文利用2002—2020年中国沪深股市上市银行的半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利率衍生品对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利率衍生品对冲具有正向影响;违约概率和收益波动是中介渠道;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中小银行利率衍生品使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性更强;随着利率衍生品使用程度的加深,利率衍生品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性逐渐增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磊 林建浩
本文采用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系统考察其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1)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较为微弱;(2)虽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工业产出影响较小,但对工业销售产值影响较大,这为理解产能过剩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价格水平具有明显的负向效应,且在时间上呈现倒驼峰型响应轨迹;(4)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并未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做出针对性反应。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微观投资行为、政府对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等中国经济结构特征弱化了不确定冲击的"实物期权效应",可以部分地解释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微弱产出效应。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产出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努尔兰别克·哈巴斯 杨梦微
文章根据2004—2019年中国对174个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和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采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通过引入企业家信心、双边投资协定等变量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信心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中国OFDI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双边投资协定强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正向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存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低、双边贸易规模以及地理邻近关系的非对称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喻微锋 康琦
商业银行作为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传导部门,其行为更易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230家中国商业银行2005—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技术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在考虑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2)相对于大规模、高资本充足率和国有银行而言,中小型、低资本充足率和非国有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所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程度更大;(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降低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水平,但对表外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不显著;(4)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增大银行经营风险、提高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降低储户预期三条途径显著降低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5)分地区研究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西部地区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廷宇 张玲瑜
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趋于紧张,致使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达到历史峰值,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愈发重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尤其在重大政治经济金融冲击发生后,退出市场的企业有显著增加,这都意味着就业岗位供给的减少。文章以21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效应,且表现出国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抑制效应越小。当面临重大宏观经济冲击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的负面影响更显著。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应该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提高投资者信心,促进投资和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岗位。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就业率 宏观经济冲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光伟 孙铮 刘星
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创出新高。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会产生怎样影响?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实体投资与虚拟投资行为的影响。以Baker等开发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实体投资活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导致企业实体投资下降;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虚拟投资活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反而导致企业虚拟投资上升。(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导致实物资产投资成本上升抑制了企业实体投资活动,投资成本是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实体投资的中介路径;相对而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却导致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上升刺激了企业虚拟投资活动,投资收益是不确定性影响微观企业虚拟投资的中介路径。(3)政府干预弱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强化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政府干预、市场竞争、公司治理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力图打开企业资本配置内部结构黑箱,拓展微观企业投资行为研究内容,揭示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微观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与路径,为当前全球不确定事件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实体投资 虚拟投资 实物期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斯文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其资产与负债之间往往会出现久期错配,从而在利率发生波动时形成利率风险,国外研究表明久期错配对利率衍生品使用存在正向拉动作用。通过对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半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却发现,久期错配对利率衍生品的影响为负。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负效应的规模及显著性水平均与错配的期限结构存在正相关性。基于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国华 邬飘
基于中美两国银行业的经验数据,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利用Baker等(2012)编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检验了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下两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承担水平和信贷增速,中国国有控股银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的情况下反而更倾向于承担风险。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信贷增速的检验结果来看,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情况下信贷增速更低,美国商业银行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特征,在风险承担水平更高情况下信贷增速越高。此研究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具有政策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伟 陈绎润
经济政策是微观企业经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不确定性会干扰企业预期、影响其经营决策。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为降低再融资风险,会提高长期债务比例;这种影响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暴露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相对较大,在东部地区等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相对较小;相较于贸易、汇率和资本管制政策不确定性,财政、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长期债务占比的影响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当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给微观企业带来的再融资风险,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创新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再融资金融工具,营造充分竞争、高效运作、预期稳定的再融资市场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孝武 焦骜
与一般性投资相比,企业智能化投资往往面临更高风险。以我国省际机器人进口数量作为企业智能化投资的代理变量,利用不确定性增长期权理论,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工业机器人进口规模显著扩大。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创新环境更优越(财政科技支出更高、专利申请授权数更多、发明型专利占比更高)、产业结构中汽车和计算机产出占比更高、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度更低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替换主要变量、考虑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转换成本降低,增长期权价值提高,企业投资工业机器人的动机增强。因此,智能化投资是企业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增加智能化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友岳 刘洪铎
本文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14年中国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并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上述发现在替换计量回归方法以及划分子样本估计等情形下均是稳健的。本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则为思考如何应对内部的不确定性风险以确保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小强
本文采用2006年至2021年36家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负向关系起中介效应。资本充足率对其起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和城商行而言,其中介效应更显著;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股份制行和农商行而言,其调节效应更显著。因此,要有效防范银行风险,就必须适度加强货币政策稳健性,优化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和资本监管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姣姣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逐渐上升,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也造成了冲击。利用2000~2017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67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研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是随着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降低。具体来看,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一个单位标准差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减少0.098个单位标准差。二是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通过融资流动性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产生影响的,而非风险规避渠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会显著降低融资流动性,进而显著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三是宏观审慎政策中的外币贷款限额和金融机构税两项政策工具可以显著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基于此,从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斯文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间的半年度数据,通过建立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整体衍生品和不同类型衍生品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探究了衍生品对银行事前风险和事后风险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整体衍生品和按合约类型划分的单一衍生品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并且从衍生品的信贷扩张效应视角阐述了内在的传导机制。研究还表明,与事前风险相比,整体衍生品、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事后风险的影响更大,而外汇衍生品则对事前与事后风险的作用趋同,同时从国内银行信贷结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了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监管、银行管理层需重新审视衍生品业务发展战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衍生品 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汇率、利率风险与商业银行衍生品运用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企业价值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汇衍生品、汇率风险对冲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定价效率、不确定性与借款利率——来自P2P网络借贷的经验证据
政策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与银行信贷合约——基于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我国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的动因研究——基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视角的经验证据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来自中国企业的经验证据
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实证研究
我国银行外汇衍生品的暴露汇率风险效应研究——基于人民币汇改后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