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9)
- 2023(4281)
- 2022(3592)
- 2021(2952)
- 2020(2524)
- 2019(5480)
- 2018(5395)
- 2017(10272)
- 2016(5330)
- 2015(6006)
- 2014(6150)
- 2013(6267)
- 2012(6183)
- 2011(5759)
- 2010(5965)
- 2009(5697)
- 2008(5594)
- 2007(5097)
- 2006(4837)
- 2005(4529)
- 学科
- 济(50606)
- 经济(50582)
- 管理(18828)
- 业(14478)
- 地方(14245)
- 方法(12925)
- 企(12697)
- 企业(12697)
- 数学(11630)
- 数学方法(11567)
- 地方经济(11421)
- 财(9153)
- 中国(8412)
- 业经(7613)
- 学(7555)
- 务(6303)
- 财务(6298)
- 财务管理(6287)
- 制(6281)
- 经济学(6203)
- 企业财务(6030)
- 融(5741)
- 金融(5741)
- 农(5629)
- 环境(5524)
- 体(5410)
- 银(5243)
- 银行(5242)
- 行(4981)
- 产业(4687)
- 机构
- 学院(86852)
- 大学(86696)
- 济(49896)
- 经济(49056)
- 研究(33967)
- 管理(30395)
- 中国(26961)
- 理学(25404)
- 理学院(25115)
- 管理学(24782)
- 管理学院(24614)
- 财(22040)
- 京(17739)
- 科学(17375)
- 所(17176)
- 经济学(17085)
- 财经(17064)
- 经(15322)
- 研究所(15125)
- 经济学院(14976)
- 中心(14780)
- 江(13302)
- 财经大学(12501)
- 院(11727)
- 北京(11488)
- 农(10757)
- 科学院(10505)
- 州(10384)
- 社会(9958)
- 经济研究(9686)
- 基金
- 项目(49943)
- 科学(39568)
- 基金(37441)
- 研究(36362)
- 家(32019)
- 国家(31789)
- 科学基金(27352)
- 社会(26023)
- 社会科(24820)
- 社会科学(24814)
- 基金项目(19086)
- 省(18738)
- 自然(15994)
- 资助(15926)
- 自然科(15615)
- 自然科学(15609)
- 教育(15574)
- 自然科学基金(15308)
- 划(14929)
- 编号(12891)
- 济(12384)
- 经济(12276)
- 发(12026)
- 重点(11543)
- 国家社会(11516)
- 部(11341)
- 成果(10857)
- 发展(10304)
- 展(10164)
- 教育部(10076)
共检索到146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上半年中国经济波澜不惊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放缓但节奏稳定可控,这主要源于仍然可以向改革要动力、向转型谋空间。房地产调控的因城施策、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严控、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适时推进,这些着眼中国中长期增长潜力的政策,都将因此具有更强的定力。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至6.2%,累计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6.3%。从支出法GDP来看,净出口的贡献在今年第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0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后,于2011年步入增速下行的区间。201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不仅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而且在多重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呈现出加速回落的态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全球不平衡的逆转,意味着世界经济步入结构重构和格局转换时期,决定了世界经济改善的步伐不仅十分缓慢,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受此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将面临持续的外需下滑和资本外逃的冲击,输入性衰退与波动具有中期化的趋势。因此,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短期"稳增长"与中期"调结构"之间的矛盾,短期应利用刺激内需弥补外需的下滑,但刺激力度不宜过大,不宜对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做出过激反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启良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的放缓,就业却保持了稳定增长。对这一有违"奥肯定律"的现象,本文试从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就业人群就业的新特点、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政府对就业采取的新举措等方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奥肯定律 就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祝宝良
2014年4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合理可控。工业增速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回落大约4个百分点。二季度将保持稳中趋缓趋势。货币政策上要适当引导利率下行,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存贷比例限制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1995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从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看,与去年年末主要机构专家预测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总的看来,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基本正常,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问题相当严峻,完成今年的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还有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静 楠玉 江永红
文章借助艾肯格林设定经济增长减缓需要满足的条件,基于跨国经验和中长期经济增长数据寻找经济增长路径的阶段性特征。结果发现,当前无论从增长率水平还是人均收入"门槛"看,中国经济均进入增长的连续减缓期。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成功跨入高收入阶段的国家在跨越临界点前至少10年间均保持相对稳定增长,其连续增长减缓过程多集中于跨入高收入"门槛"之后。当前中国刚跨过中等高收入"门槛",2008年出现增长减缓态势,2015年可能再次出现增长减缓拐点,这将使中国向高收入阶段跨越变得相对困难。文章实证分析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并认为在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增长动力不仅表现为引致经济增长,还要看能否驱动经济稳定增长。要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适时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迎接下一个稳定增长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长减缓 增长加速 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牟安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芦东 周梓楠 周行
本文研究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稳定效应。首先,本文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影响。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部门与货币错配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面对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包括对汇率的反应)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外债的逆周期调节)的配合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结论表明,如果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反应将导致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等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增大。在存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提下,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从中长期看能进一步促进产出和外债等核心变量的稳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庆国
一、经济稳定的因素和调控变量 1.经济稳定状态、适度状态、最佳稳定状态 一种经济的增长若它的产出、就业与资本存量的增长都呈指数型,并且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则我们就称这种经济增长处于一种“稳定状态”。为了方便起见,稳定状态也可以产出与就业按照某种固定的比例增长,并且以信贷规模与投资规模占现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一种固定比例为标志来定义。从稳定状态的定义可以看出,稳定状态不是唯一的。如果信贷规模与投资规模与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近来关于土地市场升温的报道颇为集中,而从上半年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数据来看,也佐证了这一结论。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起,地价增长率曲线就出现了逐步上升迹象,从最初的平稳回暖,到之后的涨势显化,至今年第2季度,综合地价环比增长率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加速上升,同比增长率也连续三个季度加速上涨。最新监测数据初步显示,除工业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2014年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等多项指标呈现下滑走势,最新公布的3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48.1,创八个月来的新低。目前看我国经济减速和下行的压力较大,实现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难度较大,业界对此充满担忧。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减速?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出台哪些政策稳定经济、提振信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近年新低2014年1~2月份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较为疲弱,突出表现为三大需求、工业生产、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段彦飞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在当代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稳定成为监控宏观经济风险、保持现代经济系统稳定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虚拟经济的运行提高了宏观经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使得宏观经济风险的产生更多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另一方面,虚拟经济本身也具有抵御宏观经济风险的能力,对宏观经济风险的产生起着缓冲作用。经济政策的决策部门在宏观经济风险的监控中应凸现虚拟经济的功能,在对宏观经济施加影响的同时必须考虑对虚拟经济的控制和影响。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宏观经济风险 风险监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本文是德国研究人员日常生活节奏演变的研究,探索了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