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5)
2023(6781)
2022(5498)
2021(5076)
2020(4260)
2019(10158)
2018(10516)
2017(20201)
2016(10546)
2015(11850)
2014(12059)
2013(11633)
2012(10484)
2011(9832)
2010(10434)
2009(9876)
2008(9431)
2007(8154)
2006(7766)
2005(7214)
作者
(29530)
(24726)
(24668)
(23810)
(15897)
(11547)
(11189)
(9487)
(9414)
(8812)
(8684)
(8278)
(8136)
(8094)
(7700)
(7695)
(7336)
(7051)
(7049)
(6594)
(6452)
(6026)
(5965)
(5806)
(5653)
(5624)
(5398)
(5080)
(5008)
(4818)
学科
(70706)
经济(70656)
管理(27749)
方法(24834)
数学(22839)
数学方法(22340)
(22326)
(19338)
企业(19338)
地方(16915)
中国(14024)
地方经济(12310)
业经(12278)
(11451)
(10982)
(10677)
(9523)
(9334)
理论(8821)
(8555)
金融(8554)
(7858)
银行(7857)
(7643)
经济学(7553)
环境(7318)
(7286)
农业(7080)
(7040)
体制(6944)
机构
学院(154503)
大学(153547)
(75993)
经济(74622)
管理(58241)
研究(55545)
理学(49516)
理学院(48989)
管理学(47910)
管理学院(47609)
中国(42287)
(33426)
(32016)
科学(30445)
(27582)
财经(25583)
研究所(24652)
经济学(24599)
中心(23917)
(23552)
(23082)
经济学院(21573)
北京(20898)
(19954)
师范(19814)
(19583)
(19292)
财经大学(18737)
业大(18367)
(18358)
基金
项目(94654)
科学(75007)
研究(70780)
基金(68386)
(58460)
国家(58030)
科学基金(50353)
社会(46553)
社会科(44268)
社会科学(44254)
(37005)
基金项目(34564)
教育(33583)
自然(30778)
(30338)
自然科(30087)
自然科学(30082)
资助(29652)
自然科学基金(29498)
编号(28283)
成果(23199)
重点(21521)
(21371)
(20869)
课题(20515)
国家社会(19534)
(19311)
教育部(18562)
大学(18169)
创新(18159)
期刊
(93167)
经济(93167)
研究(53555)
中国(32411)
(25210)
管理(25029)
科学(18788)
教育(18516)
学报(18108)
(17590)
技术(17184)
经济研究(16703)
(15557)
金融(15557)
大学(15004)
学学(14071)
财经(13895)
业经(12643)
(12162)
统计(11706)
农业(11406)
问题(11217)
技术经济(10174)
(10152)
决策(9405)
世界(7962)
(7788)
商业(7697)
改革(7351)
(7351)
共检索到24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锦松  
经济改革模式(美)哥伦比亚大学王念祖福建社科院亚太所肖锦松摘译ModelsofEconomicReform¥N.T.WangAbstract:ThisisasequeltoProf.N.T.Wang'spaperforthefirstconferen...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琮  
西方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相同,但不同国家的经济模式互有差异,各具特色。经济模式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式是固定的、僵化的,水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的。相反,各国模式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局部的、渐进的,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变化则是相当显著的。自从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西方国家都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某种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某种调整,通过这种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和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爱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的模式包括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模式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中国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稳定红利"),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口红利"),以及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开放红利")。政府作为国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选择改革路径、制定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保障以稳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比较成功的主导作用。本文要探讨和分析的正是中国模式的这两个方面以及相对应的政府的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韩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全国性经济改革计划,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韩国的经济改革是该国发展模式转型的标志。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模式是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如果社会形态从工业社会迈入知识经济社会,那么它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根本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炳炎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国模式",亦称"中国改革模式"。它包括改革的理论基础、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模式和它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模式的区别。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伟  
经济改革的决策受利益集团的影响。被改革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会因其政治力量的削弱而受到损害,渐进式改革的收益也会降低。当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力量相同时,政治均衡会向有利于大爆炸式改革的模式扭曲;当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相差悬殊时,政治均衡会向有利于强势集团的渐进式的模式扭曲。政治竞争有利于平衡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禁止政治游说并不一定是合意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巴利·瑙伏彤  谢涛  
中欧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只是依据了理论上最有利的“和平红利”假说 ,可这在实践上却会导致社会总产出的巨幅下降。急剧的私有化使国企大量倒闭 ,这又使国家的税收流失 ,从而陷入了物价飞涨 ,经济萎缩 ,财政赤字的恶性循环。中国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改革的同时注重对国企的改造和管理 ,这使中国在私有和其它经济成分迅速发展的同时国企也有所发展 ,这就保证了国家的税收和宏观调控能力。投资与储蓄的私有化反过来又保证了经济高速增长 ,填补了国企在竞争淘汰和结构调整中所造成的空缺和损失。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它多少有些无奈 ,但却是避免落入陷井的最好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吉瑞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尤其是在人均GNP方面,大约相差30倍左右。要在半个到一个世纪内赶超上发达国家,必须创造连续几十年人均GNP每年增长5—6%或7—8%,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于3—4%,否则,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难缩小。为此,中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90年代基本上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作者设想,可以在中国建立起一种“民间独立经营、市场自动协调、中央宏观控制”的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攻坚战宜在近期发动,过迟会丧失战机,使我们的战略目标不能实现。我们现在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时机,改革前进一步,中国的现代化充满光明和希望,后退一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柴尚金  
韩国总统金大中上台后决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要求进行(IMF式)经济改革。他的思路是以改革金融体制为突破口,推进经济、政治全面改革。改革得到韩国国民的大力支持,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袁晓江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2015年11月23日,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十四个年头。回顾我国经济改革前进的历程,我们由衷地感到,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文就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义平  
作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论述到中国改革中明晰产权关系的必要性。作者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中倾重于产权的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些原理和观点,从大跨度上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并对中国改革中的明晰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明确产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辉  
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近20年的实践检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60年代中期起,印度开始了漫长的经济改革探索过程,当时还只是为应付困难局势而进行某些局部的调整,而发展到今天则已是向着“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的全面的改革。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一系列的难题有待解决,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印度经济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