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0)
- 2023(4879)
- 2022(4182)
- 2021(3668)
- 2020(3047)
- 2019(7175)
- 2018(7355)
- 2017(13606)
- 2016(7262)
- 2015(7937)
- 2014(8314)
- 2013(8055)
- 2012(7579)
- 2011(7218)
- 2010(7556)
- 2009(7329)
- 2008(6989)
- 2007(6163)
- 2006(6099)
- 2005(5691)
- 学科
- 济(57328)
- 经济(57288)
- 管理(18738)
- 地方(16204)
- 方法(15465)
- 数学(13958)
- 数学方法(13831)
- 业(13457)
- 地方经济(12062)
- 企(11880)
- 企业(11880)
- 中国(10958)
- 业经(9849)
- 制(9540)
- 学(8782)
- 体(8328)
- 农(7728)
- 财(7464)
- 经济学(6775)
- 融(6743)
- 金融(6743)
- 环境(6613)
- 发(6128)
- 体制(6033)
- 银(5962)
- 银行(5961)
- 和(5950)
- 行(5819)
- 理论(5261)
- 农业(5221)
- 机构
- 大学(109747)
- 学院(109323)
- 济(58773)
- 经济(57749)
- 研究(44716)
- 管理(39178)
- 中国(33380)
- 理学(32415)
- 理学院(32030)
- 管理学(31604)
- 管理学院(31382)
- 财(26137)
- 科学(24060)
- 京(23309)
- 所(22775)
- 研究所(20290)
- 财经(19553)
- 经济学(19340)
- 中心(18587)
- 经(17552)
- 江(17486)
- 经济学院(16863)
- 院(15794)
- 北京(15470)
- 范(14967)
- 师范(14893)
- 农(14215)
- 财经大学(14086)
- 科学院(13482)
- 州(13219)
- 基金
- 项目(64215)
- 科学(50410)
- 研究(49197)
- 基金(45341)
- 家(38591)
- 国家(38269)
- 社会(33172)
- 科学基金(32397)
- 社会科(31489)
- 社会科学(31476)
- 省(25345)
- 基金项目(22941)
- 教育(22173)
- 划(20458)
- 资助(18976)
- 编号(18865)
- 自然(17985)
- 自然科(17483)
- 自然科学(17477)
- 自然科学基金(17113)
- 成果(16056)
- 发(15723)
- 重点(14894)
- 课题(14496)
- 部(14379)
- 国家社会(14113)
- 济(13652)
- 经济(13527)
- 发展(13476)
- 展(13268)
共检索到18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回顾30多年我国改革历史,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已有经济改革的评价问题。增长导向的发展战略带来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也带来了国民福利的不断改善,这是30年改革中政府权威性得以巩固的基础所在。但随之而来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职业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和社会管理不足共存、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范子英
自20世纪70年末代以来的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改革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和回顾,区分了改革的两个阶段,发现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在1994年之后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一个自下而上的微观改革不断引发宏观高度波动的阶段转变为宏观的结构改革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并持续超过十年之久。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视角对这种转变进行了解释,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走向激励兼容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依然是结构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激励兼容 分税制 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辉
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近20年的实践检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60年代中期起,印度开始了漫长的经济改革探索过程,当时还只是为应付困难局势而进行某些局部的调整,而发展到今天则已是向着“自由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的全面的改革。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一系列的难题有待解决,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印度经济将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义平
作者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论述到中国改革中明晰产权关系的必要性。作者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中倾重于产权的新经济史学派(代表人物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一些原理和观点,从大跨度上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并对中国改革中的明晰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认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在于明确产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周亭君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比较 挑战
[期刊] 改革
[作者]
茅于轼
经济改革是在党中央的大力号召下逐步实施的。“改革开放”成为最响亮的口号,而且事实上也成为中国政府和百姓的普遍办事规则,但这里的改革主要是指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字眼虽然偶然出现在文件报刊上,但其出现的频率恐怕不及经济改革的百分之一,而且对大多数人而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庆琳
在当今世界经济改革与调整的大潮中,新西兰是最成功、最具特色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经济改革自1984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改革,新西兰已成为典型的价格稳定、能自由进入世界金融市场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斌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坦承的,表现在方方面面①。但是如何解决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改革要不要"顶层设计"?对此仍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不必"顶层设计"。退一步说,如果不事先进行涉及诸多领域、诸多政府部门制度调整的"顶层设计",能否真正推进改革?作者认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柴国关
本文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国际发展实践的变化 ,以及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财经合作的过程 ,回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看法的演变 ,介绍了中国入世后国际舆论的最新动态 ,由此得出了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有效协调国际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国际评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祥财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传统计划体制背景下启动的,也是在一定的改革意识引领下发生的,但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形成的改革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获得了有价值的成果。但是,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为了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如何科学地认识市场经济,怎样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体现现代精神,都需要在范式转型的前提下继续进行探索。
关键词:
经济改革 经济学转型 市场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祖尧
读史,我是外行,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近10多年我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正确地处理论与史的关系、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关系,把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现实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作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诸昆雄 郭品
印度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发展重点由完全依靠外资带动经济发展转变为利用外资来加快本国的自身发展,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并加快制定了新技术政策,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外资政策。印度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印度政府主要利用外国贷款,而使外债负担沉重;由于向外资提供了本国企业所不可能得到的优越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国工商业发展。因此,政府对外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外资流量可以保持,但逐渐消除对外资的依赖,并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根据本国经济的优势和发展战略的需要,明确规定了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资投向的行业,并作统一规划,以本国的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在抵偿贸易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南泉
苏联剧变是震惊全球、影响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对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然而,迄今对苏联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尚缺乏深入的剖析。梁耘僮和郭飞教授主编的专著《苏联演变与经济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则侧重从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时杰 ,朱延福
典型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有代表性单位进行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与其它调查方法相比较,典型调查有以下特点:第一,调查单位是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挑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第二,调查方式是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以取得生动典型的统计资料和经验;第三,调查工作机动灵活,可节省调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典型调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典型调查这一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首先,典型调查可以迅速发现经济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