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1)
2023(10399)
2022(8781)
2021(7941)
2020(6673)
2019(15151)
2018(15205)
2017(28193)
2016(15541)
2015(17414)
2014(17564)
2013(17011)
2012(16306)
2011(15117)
2010(15496)
2009(15026)
2008(14962)
2007(13662)
2006(12710)
2005(11890)
作者
(47012)
(39486)
(39434)
(37668)
(25393)
(18916)
(17720)
(15249)
(15142)
(14189)
(13792)
(13314)
(13178)
(12922)
(12872)
(12281)
(11821)
(11511)
(11465)
(11360)
(10276)
(9842)
(9736)
(9227)
(8958)
(8890)
(8886)
(8761)
(8136)
(7807)
学科
(80930)
经济(80828)
管理(48392)
(39448)
(34170)
企业(34170)
方法(25399)
数学(21636)
数学方法(21318)
中国(19550)
(19515)
地方(18952)
(18713)
(17132)
业经(16481)
(15994)
(14779)
地方经济(13015)
(12724)
金融(12722)
(12359)
银行(12325)
(11870)
体制(11571)
环境(10963)
理论(10871)
(10335)
贸易(10327)
农业(10199)
(10152)
机构
大学(233437)
学院(229980)
(102720)
经济(100612)
研究(88325)
管理(79914)
中国(67366)
理学(66874)
理学院(66029)
管理学(64775)
管理学院(64344)
科学(52013)
(50810)
(50506)
(46209)
研究所(41205)
(39125)
中心(38644)
财经(38198)
(37674)
(34388)
经济学(33230)
北京(32492)
业大(32073)
(31716)
农业(30494)
(30143)
师范(29750)
经济学院(29260)
(28812)
基金
项目(142341)
科学(111268)
基金(103399)
研究(102546)
(91334)
国家(90567)
科学基金(76033)
社会(66806)
社会科(63200)
社会科学(63181)
(54522)
基金项目(52932)
自然(47873)
教育(47450)
自然科(46718)
自然科学(46700)
(46260)
自然科学基金(45865)
资助(43197)
编号(39417)
成果(34561)
重点(33162)
(32062)
(31397)
(30152)
课题(29472)
(28700)
国家社会(28358)
教育部(27588)
创新(27193)
期刊
(129000)
经济(129000)
研究(79081)
中国(54723)
(41189)
学报(39034)
(36563)
科学(35218)
管理(35019)
大学(30240)
学学(28450)
教育(27023)
(24873)
金融(24873)
农业(23761)
财经(21283)
经济研究(21271)
技术(20516)
(18582)
业经(17020)
问题(16060)
(12914)
技术经济(12359)
(12220)
世界(12130)
国际(11889)
(11321)
统计(11177)
改革(10359)
(10359)
共检索到379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寅  
在中国经济改革引致的制度变迁中 ,自主创新是主要的行为变量 ,但制度引进也是重要的促成因素。引进制度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能加速制度的非均衡到均衡的过渡。当然 ,引进制度也有一个本土化问题。中国入世会使通过制度引进促进制度变迁的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曦  王维军  
制度变迁和经济改革美国华盛顿大学道格拉斯·诺斯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讲一些理论问题,是我和其他一些经济学者工作的成果。这些问题也是与未来的经济变革、特别是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计划相关的。经济研究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敬本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命题。马克思最早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以及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从而提出了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经济社会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系列经济文化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中国经济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始终渗透着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中国经济改革路径的性质应界定为"帕累托改进"过程,"改革过程会是非帕累托改进"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将静态描述与动态优化分析结合起来考察改革的调整成本,中国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路径。改革过程中,应适时地将边际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推进;较一低层次的局部改革应尽可能一步到位;要尽可能扩大有利于改革的政治支持,减少不利于改革的寻租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周宇梅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保险业经历了从逐步恢复到快速发展的转变,其间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又存在值得总结的经验和不足。为此,本文立足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现实,以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分析工具,试图对三十年来中国保险制度变迁背景、阶段、特征、成就与经验等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期通过理论洞察来为中国特色的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成  史学军  
中国改革分成三个阶段,农村制度诱致性变迁扩散阶段(1978—1984)、城市强制性变迁的推广及诱致性、强制性变迁的交替阶段(1984—1992)和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至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迷的最动态原因,因而制度仍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源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磊  赖石成  
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经济学理论所讲的制度包括三个部分,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特征。而人类行为有两个具体的方面,动机,对环境的辨识。诺斯关于制度的理论包括制度与生产关系,制度的正式与非正式约束,制度的成本与效率,制度的公平与权威等,这些内容结合中国当下改革,指导意义重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成刚  
200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了纪念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与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合作,先后邀请了国内外十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举办了周年公开系列讲座。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全世界研究中国改革的学者们和参与改革决策的政府官员们的彼此交流,《世界经济文汇》挑选了伦敦经济学院许成刚教授的演讲内容发表在本期,文稿内容在作者演讲的基础上略作修改;另外,这个系列讲座的完整内容即将交付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到它们。《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玖文  
一国有经济改革的反思与观念转换 15年来的企业改革,以利益调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勃勃生机。国有企业从1978年开始实行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二步利改税到财政承包等一系列改革,由于抓住了利益杠杆,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三个明显的弊端:(1)利益激励呈现极短周期性和激励效益递减;(2)效益增长与投资增长不同步,投资膨胀和效益低下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3)利益调整对经济效益增长的激励远不如对利益结果分配的激励,导致利益割据和短期行为。也就是说,改革以来的利益调整产生了利益机制特有的激励作用,但也产生了作用方向的扭曲。原因就在于:直接将产品经济下的行为主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可能出现在各种层次上,如个人的制度安排、自愿的制度安排、团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制度安排等等。但显然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政府既可以创造制度需求,同时又可以增加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15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池建宇  杨军雄  
中国的户籍制度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它的实质在于为推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服务 ,处于市场经济的对立面。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要求改革僵化的户籍制度 ,但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户籍制度变迁步伐缓慢 ,这项变迁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改革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 ,这项制度变迁必然由非均衡趋向均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操太圣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苗壮  
一、引言改革是一个社会发生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制度同其他物品一样,其替代、转换与交易活动也都存在着种种技术的和社会的约束条件。如果我们把制度最一般地描述为“契约”[汪丁丁,1992],那么,由于不确定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健生  
教育改革是教育制度创新与变迁的过程。有效组织、教育领导人、校长等是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由于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而产生了教育制度的需求 ,而教育制度的供给则受到教育制度设计成本、现有教育的知识积累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实施新教育措施的预期成本、规范性行为准则等因素的制约。教育制度变迁的机制是组织适应效率和路径依赖。教育制度变迁的模式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制度变通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晓红  
本文基于渐进改革的历史背景 ,描述了低利率管制制度的实际引入与现实安排 ,考察了这一制度的收益与成本及其消长变化 ,揭示了利率制度从被引入到被替代整个过程的基本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