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0)
- 2023(14131)
- 2022(12192)
- 2021(11562)
- 2020(9667)
- 2019(22546)
- 2018(22569)
- 2017(43162)
- 2016(23260)
- 2015(26285)
- 2014(26311)
- 2013(26067)
- 2012(24030)
- 2011(21987)
- 2010(21953)
- 2009(20306)
- 2008(19689)
- 2007(16914)
- 2006(15324)
- 2005(13805)
- 学科
- 济(113183)
- 经济(113063)
- 管理(65795)
- 业(59273)
- 企(49837)
- 企业(49837)
- 方法(45240)
- 数学(39566)
- 数学方法(39221)
- 中国(28571)
- 农(24405)
- 地方(23767)
- 财(23603)
- 业经(22708)
- 学(21926)
- 制(20360)
- 贸(18997)
- 贸易(18987)
- 易(18433)
- 和(16130)
- 农业(16087)
- 环境(15714)
- 融(15649)
- 金融(15648)
- 体(15508)
- 银(15498)
- 银行(15462)
- 理论(15234)
- 行(14878)
- 地方经济(14708)
- 机构
- 大学(337943)
- 学院(332547)
- 济(148446)
- 经济(145646)
- 管理(131935)
- 研究(119805)
- 理学(113963)
- 理学院(112696)
- 管理学(111114)
- 管理学院(110492)
- 中国(89554)
- 京(72640)
- 科学(70032)
- 财(66019)
- 所(60019)
- 研究所(54608)
- 财经(52414)
- 中心(51870)
- 农(48487)
- 经(47769)
- 北京(46997)
- 江(46688)
- 经济学(45980)
- 业大(45530)
- 范(44008)
- 师范(43666)
- 院(42986)
- 经济学院(41121)
- 财经大学(38960)
- 农业(37599)
- 基金
- 项目(222654)
- 科学(175751)
- 研究(165509)
- 基金(163384)
- 家(141695)
- 国家(140568)
- 科学基金(120502)
- 社会(106685)
- 社会科(101181)
- 社会科学(101154)
- 基金项目(86199)
- 省(83174)
- 自然(76000)
- 教育(75156)
- 自然科(74203)
- 自然科学(74189)
- 自然科学基金(72883)
- 划(70567)
- 资助(67721)
- 编号(65932)
- 成果(54467)
- 部(50789)
- 重点(49499)
- 发(48065)
- 创(45860)
- 课题(45633)
- 国家社会(44752)
- 教育部(44160)
- 创新(42842)
- 人文(42561)
- 期刊
- 济(166754)
- 经济(166754)
- 研究(107971)
- 中国(63361)
- 管理(49869)
- 财(48594)
- 学报(48465)
- 科学(46629)
- 农(43736)
- 大学(37279)
- 教育(36259)
- 学学(34800)
- 农业(30506)
- 融(29396)
- 金融(29396)
- 技术(28365)
- 经济研究(27967)
- 财经(26451)
- 业经(23643)
- 经(22781)
- 问题(21448)
- 贸(17622)
- 技术经济(17616)
- 世界(17094)
- 理论(16228)
- 业(16169)
- 图书(16112)
- 国际(15715)
- 科技(14992)
- 现代(14923)
共检索到50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明武 蔡万焕 齐昊
中国和越南分别在1978年、1986年启动了经济改革,两国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尽管改革的背景和特征大体相近,两国的增长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与越南在其初始条件、改革与经济管理的方式上是相似的;(2)两国的增长不仅兼有量与质的差异,而且当两国在加速增长之时,增长上的差距就会扩大;(3)中国与越南增长的差异主要由政府效能上相当大的差异来解释,而不是以制度特征或人力资本上的显著差距来解释。
关键词:
中国 越南 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明坚 张文松 吴海兵
自从中国和越南启动经济改革以来,两国都取得了非凡的经济增长。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虽然中国与越南具有非常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越南的经济增长明显落后于中国。虽然两国经济改革的启动时间相差近十年,两国却具有突出的相似特征,如导致改革的环境、初始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改革与经济管理方式。中国与越南的经济改革都始于一种为变革提供了接纳能力、危机和机遇三个重要因素的环境。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方法,运用两国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两国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改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青山
越南经济改革浅析青山越南经济改革始于80年代初,实质性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90年代进入全面深化阶段。1.越南价格改革基本完成,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1981~1986年间,越南由单一的国家定价转为国家定价与市场价并存,对市场价的产品实行价格放开,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周亭君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比较 挑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正佳
近些年来,新兴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举世瞩目,其中尤以中国、印度和越南近几年的经济改革和革新最引起人们注视。不久前,笔者得有机会去印度和越南进行实地考察,抱着学习取经目的,我们同两国政府官员、学术界和工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瑞
越南国家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所长武大略教授和副所长黎文桑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邀请,于1994年9月中下旬来华进行学术访问。他们在访华期间的学术交流中,着重介绍了越南经济改革的情况,特别是反通货膨胀取得的成效。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卓元 杨圣明 谷源洋 温桂芳
中越经济改革对比与启示──越南经济改革考察报告张卓元,杨圣明,谷源洋,温桂芳1993年11月15日至27日,我们在河内和胡志明两市,对越南的经济改革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了越南在价格、企业、农业、财政、金融、税收、工资、医疗等方面的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哲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代之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造成了俄罗斯和越南经济的严重衰退。为了振兴经济,两国政府先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并采取了不同的改革道路。我国在经济改革前同样也是一个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并且与两国在地理位置的临近,改革背景与两个国家十分相似,研究两国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时的得与失,对于我们找准政府的定位与明确政府职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干预 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麦金农 李若谷
中国常常被认为是以渐进方式成功地实行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榜样。1978年中国开始打破传统的农业公社,转而实行土地租赁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9年到1983年,农业生产以年增长率8%~10%的速度发展。到1984年,高速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农村的轻工业,这个领域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遍布各地的小商贩外,还有成千上万家村、镇所有的新兴制造企业,即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受市场的驱动且处于官方价格与产量控制体系之外,而原有的国营重工业部门仍受这些限制。在传统部门,比较大型的国营企业仍然是中央政府所有,并受中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李若谷
(七)俄国经济 1992年1月“激进”式的改革以前的进退两难局面:局部的价格自由化和供应转移。 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犯了一个大错误,它不该突然放开国营部门的所有价格,停止实行国营部门内的正常供货渠道。正如我们已看到的,这种“激进”式的方法与中国的渐进主义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俄国1992年的情况与中国1979年时也不一样。此外,莫斯科的政府对自己很有信心,而且似乎采纳了像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机构以及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意见。因此,1月份以前,对有些支持“激进”方式的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国胜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毗邻的东方人口大国。两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有着深刻的巨大的影响。两国分别于 1 978年末和 1 991年 7月开始引人注目的经济改革 ,经济迅速增长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 ,经济自由化全面展开。本文着重分析考察两国经济改革的导入、特征和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改革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祖尧
读史,我是外行,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近10多年我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正确地处理论与史的关系、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关系,把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现实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作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以"四大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改革突破口的进一步认识仔细考察当前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背后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当,如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滞后、要素价格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范子英
自20世纪70年末代以来的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改革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和回顾,区分了改革的两个阶段,发现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在1994年之后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一个自下而上的微观改革不断引发宏观高度波动的阶段转变为宏观的结构改革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并持续超过十年之久。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视角对这种转变进行了解释,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走向激励兼容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依然是结构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激励兼容 分税制 改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纪宝成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市场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始终是一个向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即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种发达的商品经济有其固有的本质特征: 1.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应当使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交由市场调节,即各市场主体在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