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7)
2023(11621)
2022(9660)
2021(8813)
2020(7021)
2019(15975)
2018(16198)
2017(29651)
2016(16252)
2015(18112)
2014(18469)
2013(17844)
2012(17192)
2011(16048)
2010(16573)
2009(15542)
2008(15260)
2007(13926)
2006(13170)
2005(12343)
作者
(47533)
(39651)
(39379)
(37847)
(25570)
(18823)
(18066)
(15356)
(15333)
(14372)
(13795)
(13256)
(13156)
(12918)
(12697)
(12219)
(11670)
(11498)
(11399)
(11027)
(10570)
(9747)
(9655)
(9406)
(9018)
(8876)
(8797)
(8797)
(8130)
(7914)
学科
(87850)
经济(87682)
管理(41180)
(36528)
(30117)
企业(30117)
中国(26915)
地方(26025)
方法(24167)
业经(21381)
(21189)
数学(17973)
(17968)
数学方法(17813)
(17666)
地方经济(15930)
理论(15769)
(15521)
(14886)
金融(14879)
(14438)
银行(14420)
(14154)
农业(14031)
(13886)
(13465)
(13106)
环境(11378)
教育(10874)
(10598)
机构
学院(236159)
大学(235192)
(104646)
经济(102339)
研究(93059)
管理(82068)
中国(70805)
理学(67784)
理学院(66901)
管理学(65832)
管理学院(65364)
科学(53164)
(52216)
(50794)
(47853)
研究所(42585)
中心(40164)
(38980)
(38405)
财经(37702)
(35207)
师范(34864)
北京(34273)
(33892)
(33139)
经济学(32791)
(30910)
业大(30028)
农业(29209)
经济学院(28818)
基金
项目(141509)
科学(110774)
研究(109712)
基金(98816)
(85032)
国家(84199)
社会(71226)
科学基金(70937)
社会科(66354)
社会科学(66336)
(56720)
基金项目(50726)
教育(50661)
(46953)
编号(45407)
自然(40910)
资助(40110)
自然科(39888)
自然科学(39877)
成果(39643)
自然科学基金(39153)
(36824)
课题(34039)
重点(32775)
(31083)
发展(30443)
(29954)
国家社会(28913)
(28879)
(28254)
期刊
(138934)
经济(138934)
研究(85711)
中国(61674)
(38931)
(37682)
教育(37093)
管理(34529)
学报(34520)
科学(32409)
(26946)
金融(26946)
大学(26849)
农业(24961)
学学(24724)
经济研究(22801)
技术(22417)
业经(21474)
财经(20379)
(17851)
问题(17315)
世界(12952)
(12588)
(12423)
技术经济(12325)
改革(11462)
(11462)
国际(11435)
(11402)
论坛(11402)
共检索到402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嗣明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经济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强调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小平同志的理论作指导:改革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为了使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并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改革的标准只能是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市场与计划都是手段而非目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采用。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定要充分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是多方面的,但发展经济在一切发展中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要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教事业的进步。敢于迎接经济发展甚至“过热”中的某些问题,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力争更快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渝政  唐廷英  
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早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邓小平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了他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观 ,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全面融入全球化浪潮 ,乃至为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玉蓉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概括,这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注重生产关系,不注重生产力,不注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者认为,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就必须处理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廷冠  胡平生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政治经济学研究会1992年学术年会于7月23—28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50所高等财经院校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以邓小平南巡讲活精神为指导,探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会议还着重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兆木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解决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穿衣、住行、教育、医疗问题,解决七八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五六亿农民向城镇转移问题,解决两亿多老龄人口养老和城镇每年一千多万人新增就业问题,无一不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求实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变革──邓小平经济思想学习体会求实AGreatRevolutioninSocialistPoliticalEconomy──AnUnderstandingofDengXiaoping'sEconomicThoughts¥(Qi...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叔云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总结了13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写了新的篇章。这里仅就三个经济向题谈点认识、体会。(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在于促使生产力的提高,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纯粹的市场机制却往往偏重于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尤其是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还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为了解决市场机制的分配不公及其衍生的马太效应问题,就需要对纯粹市场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引入抗衡力量提高弱势市场主体的谈判力,二是不断丰富市场伦理以优化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公平契合起来,从而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顶层设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淑珍  
1997年4月30日,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浙江001电子集团公司在京联合举办了“邓小平经济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高层座谈会”,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宣传部长高伟凯主持,促进会副会长李贤德和经济所副所长王振中分别主持了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老将军邓家泰、浙江001电子集团公司总裁项青松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储敏伟  
日前,校研究生部专门组织了一次博士生研讨会,认真学习讨论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就小平同志讲话中涉及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研讨会上涉及的若干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本特征问题有的同志指出,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步深化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首次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表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社会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任保平  
对1952—1978年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量化是研究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遗产以及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由26个基础指标构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发展中国家1952—1978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排名比较落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排名也并不十分靠前,但在相继考虑了经济遗产和外部环境后,中国的综合排名有了明显上升。这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说明外部环境对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于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之刚  
自1994 年开始的中国面向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至今已近六年。当时的税制设计面对的是短缺经济,而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税制执行中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现行税收制度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调整。深化税制改革面临的任务之一,是如何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政策效应。优化税制模式,将有助于发挥税收的内在稳定作用,同时辅以慎重运用的人为税收政策,可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多贡献。宏观税负的高低是税制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难点是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宏观税负,以及适合中国目前经济形势的宏观税负到底是多少。对这一问题要具体分析,综合评价,要考虑到税与费两部分负担。此外,若干税种需要改进,如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变生产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曲宏  
加速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世纪给统计工作者提出的严肃而迫切的任务;也是切实履行统计职能,使统计工作永葆青春和生机的根本所在;更是统计部门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