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95)
- 2023(20247)
- 2022(17437)
- 2021(16075)
- 2020(13489)
- 2019(30634)
- 2018(30349)
- 2017(57820)
- 2016(31393)
- 2015(35094)
- 2014(34713)
- 2013(34168)
- 2012(31689)
- 2011(28543)
- 2010(28563)
- 2009(26433)
- 2008(25337)
- 2007(22108)
- 2006(19732)
- 2005(17549)
- 学科
- 济(136743)
- 经济(136608)
- 管理(86632)
- 业(81012)
- 企(65552)
- 企业(65552)
- 方法(55172)
- 数学(47626)
- 数学方法(47002)
- 中国(36458)
- 农(35300)
- 地方(31618)
- 学(30447)
- 财(30098)
- 业经(29484)
- 贸(26357)
- 贸易(26343)
- 易(25561)
- 农业(24079)
- 制(22611)
- 理论(20960)
- 环境(20361)
- 和(19852)
- 银(19705)
- 银行(19638)
- 融(19467)
- 金融(19464)
- 技术(19118)
- 行(18842)
- 务(18283)
- 机构
- 学院(440561)
- 大学(440397)
- 济(179778)
- 经济(175969)
- 管理(167249)
- 研究(156125)
- 理学(143875)
- 理学院(142241)
- 管理学(139393)
- 管理学院(138641)
- 中国(116016)
- 科学(98028)
- 京(94711)
- 财(80303)
- 所(79639)
- 农(77262)
- 研究所(72547)
- 中心(70132)
- 业大(68010)
- 江(65953)
- 财经(63777)
- 农业(60591)
- 北京(59789)
- 范(58969)
- 师范(58239)
- 经(57997)
- 院(57253)
- 经济学(54445)
- 州(53023)
- 经济学院(48698)
- 基金
- 项目(300052)
- 科学(234188)
- 研究(216031)
- 基金(215884)
- 家(190152)
- 国家(188590)
- 科学基金(160446)
- 社会(135133)
- 社会科(127935)
- 社会科学(127902)
- 省(117983)
- 基金项目(113423)
- 自然(105263)
- 自然科(102811)
- 自然科学(102784)
- 自然科学基金(100929)
- 教育(99627)
- 划(99343)
- 资助(89842)
- 编号(87591)
- 成果(70717)
- 重点(68148)
- 发(67056)
- 部(65148)
- 创(61891)
- 课题(61148)
- 创新(57867)
- 科研(57730)
- 国家社会(55513)
- 教育部(55450)
- 期刊
- 济(203988)
- 经济(203988)
- 研究(131207)
- 中国(87491)
- 学报(73957)
- 农(70656)
- 科学(66767)
- 管理(63961)
- 财(60920)
- 大学(55676)
- 学学(52685)
- 教育(49755)
- 农业(49038)
- 技术(39938)
- 融(38400)
- 金融(38400)
- 经济研究(33517)
- 业经(33252)
- 财经(31105)
- 经(26807)
- 问题(26001)
- 业(25479)
- 图书(22039)
- 技术经济(21813)
- 贸(21304)
- 科技(21027)
- 版(20853)
- 理论(19806)
- 世界(19582)
- 统计(19422)
共检索到66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张锦华
本文通过构建能源缺口假定下的产出影响模型,分析了能源供给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并从燃料乙醇弥补汽油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缓解能源缺口影响的效应。研究表明,高增长下的中国经济若兼顾能源安全问题,将可能导致原油供给缺口的出现;若仅保证能源安全,能源供给不足势必引起经济增长放缓;要同时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增长需通过寻求有效的替代能源弥补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汤新云
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分析石油数量调控政策、潜在产出水平与均衡价格上涨之间的数理逻辑关系,进而间接得到液态生物质燃料适度规模问题的一般分析框架,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打下坚实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为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和一定的价格上涨水平,不同的现实条件要求政府实行不同的石油数量调控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暾 祝福云 黄天柱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日益凸出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燃料乙醇生产带来的对玉米需求的冲击,以及期间玉米价格水平、供给水平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了玉米市场变动对关联产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在粮食安全视角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玉米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献 詹玲 李宁辉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使得我国碳排放量逐渐增加,气候问题严峻,对两型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发展以燃料乙醇与石油混合替代化石燃料,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能源供给紧张和碳排放量增加背景下,认为当前中国燃料乙醇发展已从第一代生物燃料向第二代生物燃料转变,非粮燃料乙醇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认为发展燃料乙醇,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循环农业和技术进步的原则,着重从基地建设出发,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发展多元化原料,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燃料乙醇 发展策略 非粮原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孟海波
近年来,生物燃料乙醇国际贸易也不断攀升。本文简述国内外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和国际贸易情况,分析比较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优劣势,以及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认为中国人多地少,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建议从主要乙醇出口国的进口乙醇,这有利于实现中国部分替代进口石油和能源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国际贸易 产业 进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方卫 沈亚芳 张锦华 许庆
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而受到青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研究表明,从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和燃料乙醇产业发展趋势看,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受到土地要素的约束,从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其对车用汽油需求的替代潜力并不大,应从挖掘内部潜力与寻找替代来源等途径解决燃料乙醇发展问题。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土地约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汝芳
本文以调研为基础,从成本收益、粮食安全、能源问题、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甜高粱乙醇汽油产业的可行性和意义,并就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甜高粱秆 燃料乙醇 农民收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英 吴方卫
液态生物质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外部性,体现出的间接社会收益应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也是该产业扩大发展的重要依据。提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间接社会收益概念,分析该产业在原料搜集和种植、产品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经济价值,以度量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直接作用。在分析生物质燃料原料分布和理清原料搜集的细节后,利用直接市场法测算了未来20年中国发展液态生物质燃料的间接社会收益,发现:到2015年,来自该产业的间接社会收益将达1 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将突破1万亿元。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液态生物质燃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
液态生物质燃料 原料 社会收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青叶 毕玉平
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一直因粮食安全而存在巨大争议。文章基于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理论分析,运用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分析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粮食安全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但从远期的耕地压力来看依然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胜文 李志强
美国燃料乙醇在2006/07年度的产量为187.4亿L,由此产生了0.55亿t的玉米需求量,占玉米总产量的20.1%,预计到2010/11年度乙醇产量将增加到348.2亿L,对玉米需求达到0.88亿t。美国国内对玉米需求的增加将对玉米的出口进行挤压,同时大豆的种植面积将会减少,进而国际市场上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的进出口将产生深刻的变化。从目前中国玉米供需平衡上看,大豆的进口从2003年起每年都在2000万t以上,因此,一方面中国要做好应对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准备,另一方面升级传统农业,使其符合时代的要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凌云
生物乙醇-料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积极扶持。本文介绍了生物乙醇-料的定义及其生产原料;重点阐述了美国、巴西、欧盟等世界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的生物乙醇-料的生产现状,以及各国政府发展生物-料的扶持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生物乙醇-料的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庆丽
在分析了国内外燃料乙醇发展前景和广西发展非粮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广西应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原料供应机制、引进竞争主体、建立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机制、发展循环型产业等措施,做大做强广西的木薯燃料乙醇产业,使之成为广西的"引掣经济"。
关键词:
广西 非粮燃料乙醇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鹿建光 童莉霞 李艳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雅鹏 邓玲
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生物质液态燃料开发利用应运而生。同时,丰富的生物质液态燃料资源和生物质液态燃料利用的良好经济、环境效益,也吸引和推动了生物质液态燃料的发展。但是,它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两面性,必须因势利导,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其合理、有序、协调发展,以实现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的多赢。
关键词:
生物质液态燃料 粮食安全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沈亚芳
以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引起了关于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巨大争议。本文建立了一个以玉米燃料乙醇为例的理论模型及分析框架,分别在短期动态均衡、长期动态均衡以及有进口补充的情况下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并通过玉米生产和供求的特征进一步说明燃料乙醇的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际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的发展并没有给粮食安全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长期来看不排除存在粮食安全的风险。从模型分析结果看,中国可以通过对补贴政策、替代政策、贸易政策以及技术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燃料乙醇的发展给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粮食安全 玉米燃料乙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