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1)
2023(5806)
2022(4749)
2021(4081)
2020(3316)
2019(7124)
2018(6873)
2017(12872)
2016(6432)
2015(7147)
2014(6795)
2013(6859)
2012(6638)
2011(6309)
2010(6627)
2009(6450)
2008(6117)
2007(5662)
2006(5416)
2005(4959)
作者
(19282)
(16388)
(16248)
(15300)
(10427)
(7575)
(7184)
(6208)
(6104)
(5806)
(5732)
(5415)
(5280)
(5213)
(4949)
(4909)
(4812)
(4663)
(4579)
(4184)
(4130)
(3811)
(3790)
(3782)
(3715)
(3659)
(3410)
(3409)
(3205)
(3091)
学科
(55262)
经济(55233)
管理(24485)
(20839)
(18263)
企业(18263)
地方(15944)
方法(13828)
地方经济(12249)
数学(11913)
数学方法(11860)
中国(10995)
技术(10952)
业经(9947)
技术管理(8738)
(8467)
(7716)
环境(7485)
经济学(6864)
(6712)
(6558)
金融(6558)
(6524)
(6424)
产业(6103)
(6027)
银行(6022)
(5889)
(5688)
(5619)
机构
学院(104402)
大学(103454)
(58747)
经济(57808)
管理(39424)
研究(39421)
理学(33187)
理学院(32847)
管理学(32509)
管理学院(32292)
中国(30024)
(23943)
(20894)
科学(20361)
经济学(19875)
(19230)
财经(18843)
经济学院(17483)
研究所(17088)
(16976)
中心(16767)
(16044)
(13848)
财经大学(13683)
北京(13503)
(12697)
(12493)
师范(12437)
科学院(12310)
社会(12007)
基金
项目(62895)
科学(51061)
研究(47948)
基金(46422)
(39381)
国家(39086)
社会(34614)
科学基金(34278)
社会科(33005)
社会科学(32993)
(24792)
基金项目(23855)
教育(20284)
(19388)
自然(18991)
自然科(18571)
自然科学(18567)
自然科学基金(18237)
资助(18094)
编号(17229)
(15868)
(15842)
国家社会(15298)
创新(15151)
(14153)
重点(14132)
经济(14032)
发展(13910)
成果(13834)
(13709)
期刊
(74249)
经济(74249)
研究(37872)
中国(21773)
管理(18470)
(17930)
经济研究(13462)
科学(12330)
(10933)
金融(10933)
学报(10795)
(10654)
技术(10633)
财经(10624)
业经(9701)
(9431)
问题(9041)
大学(8946)
学学(8620)
技术经济(8581)
教育(7025)
农业(6923)
世界(6336)
(6326)
统计(6282)
(6269)
经济问题(5940)
经济管理(5803)
商业(5671)
国际(5655)
共检索到17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稳中向好,这进一步证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增速持续"稳中求进"的"常态"214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指出:应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并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九个方面特点。由此,如何认识新常态就成为把握、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前提条件。自2012年第二季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立坚  
2014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明显,之前持续了三十多年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做法已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将转向新常态。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应该来自四个方面:"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延伸;中国企业以走出去替代出口受阻,释放中资企业产能压力;培育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以淘汰落后产能,使胜出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变得更具国际竞争力;政府职能转变以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在营造全新增长动力的同时,中国经济也要加快解决阻碍中国市场消费行为的困扰,让增长成果能够为社会大众所分享,以此,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地产调整不是短时间的概念7月份金融信用数据疲软,是银行偏好收敛、供给限制、还是需求萎缩?笔者认为可能都有,但需求内生萎缩的力量可能越来越强。因为目前银行的信用配额并不紧张,7月票据融资再次大幅上升1726亿元,意味着银行仍在使用票据冲规模。而票据直贴利率下降和企业短期贷款大幅下跌都说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问题。这与上半年度经济数据的状态是一致的:总需求在下行,以基建投资增长和出口回暖为主要驱动力的短暂复苏并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亚  
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保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农业经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着力探索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原则及对策,以期促进经济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农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俊亚  
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保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农业经济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新常态下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着力探索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原则及对策,以期促进经济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农业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戎梅  
文章回顾了已有文献关于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内涵、评估方法的研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主权债务发展状况以及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财政压力,在此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的方法评估了中国主权债务可持续性,并进一步考察纳入地方政府债务后的整体公债可持续性。结果发现,中国的中央财政收支以及整体财政收支都是具有协整关系的,这意味着当前我国尚未面临债务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新常态下仍存在一定的财政空间进行宏观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很多发展中国家曾在低于60%的债务水平上发生过债务危机,今后仍需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并警惕去杠杆过程中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双双进入了"新常态"。这两个新常态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步伐。人口变量不仅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还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各个要素市场,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的长期均衡。因此,人口新常态不仅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文章在明确我国人口新常态的性质及其5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新常态下的人口与经济关系结构入手,分析人口新常态对新常态经济影响的具体路径,探讨人口新常态各种可能的经济后果及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乔新生  
国家统计局2012年7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上半年,全国PPI同比下降0.6%。而一天前,温总理在江苏调研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甚至下滑的趋势?笔者认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课题组  刘雪燕  肖潇  
今年一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实物量指标大幅减速,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从短期看,产能过剩、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矛盾以及通货紧缩、地方债务等潜在风险,成为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与此同时,经济中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与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增长中的亮点。因此,须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力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努力实现新常态时期的动力转换,以改革开放释放更多的增长红利。预计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企稳,上半年GDP将增长7%左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民  
本文系统地思考了中国经济转型背后体现的工业化属性和经济学涵义,以及转型过程中政府经济政策的误区,并提出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红驹  
1.经济增长告别过去两位数高增长模式,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官方文件对此的表述是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2001~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值为10.4%;从2012年初至2014年初,各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在7%~8%之间,2014年一季度GDP增长7.4%。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研究”课题组  
本文通过经济增长综合指数划分经济增长阶段,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东西部经济增长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结果表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各个阶段均表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工业化水平在经济发展中呈“倒U”型关系。新型消费模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创新驱动和结构转型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颖一  
《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来,见证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带来的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伴随改革开放,《经济研究》积极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在《经济研究》创刊60周年之际,思考新常态下的经济学创新,对于下一个60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一、学术研究新常态与经济学创新近30多年来,《经济研究》伴随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迅速成长。《经济研究》作为中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刘博昕  
未来一定时期内,保持一定的、适度的经济增速十分必要。中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在发展中解决,维持必要的速度是一个前提经济下行难言见底今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仅7.6%,虽然基本上在大多数机构预期范围之内,且略高于全年政府确定的调控目标。但如果我们如果连续观察过去10个季度,GDP增速已从12.1%逐渐滑落了4.5个百分点,与2008年第四季度持平,与过去十年间相比仅高于2009年第一季度的6.6%,经济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泽  张耀丹  
经济长周期是工业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规律,周期性波动具有全球同步性。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长周期波动下行期,承受着下行压力。应对经济下行,总体上应实行适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持社会稳定,并为创新提供较为宽松环境。摆脱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新的技术武装的新兴产业成长,代替老的主导产业引领经济走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然而,新兴产业包括新的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其成长道路"漫长"。每个经济长周期包含数个经济中周期。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升级和"双创"所形成的中周期上升力量支撑,其后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