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4)
- 2023(13577)
- 2022(11294)
- 2021(10060)
- 2020(8219)
- 2019(18271)
- 2018(17872)
- 2017(33877)
- 2016(17991)
- 2015(19590)
- 2014(19490)
- 2013(19444)
- 2012(18572)
- 2011(17178)
- 2010(17400)
- 2009(15984)
- 2008(15472)
- 2007(13874)
- 2006(12652)
- 2005(11733)
- 学科
- 济(102054)
- 经济(101979)
- 业(50429)
- 管理(50090)
- 企(38348)
- 企业(38348)
- 方法(32433)
- 地方(28779)
- 数学(28175)
- 数学方法(28016)
- 中国(26653)
- 农(25024)
- 业经(21839)
- 学(19625)
- 技术(18025)
- 农业(17678)
- 地方经济(17582)
- 财(16836)
- 贸(16609)
- 贸易(16597)
- 易(15983)
- 制(15458)
- 产业(15023)
- 环境(14659)
- 融(14107)
- 金融(14106)
- 银(13612)
- 发(13611)
- 银行(13562)
- 行(13176)
- 机构
- 学院(271479)
- 大学(268316)
- 济(126029)
- 经济(123834)
- 研究(104424)
- 管理(99580)
- 理学(85135)
- 理学院(84090)
- 管理学(82861)
- 管理学院(82357)
- 中国(76892)
- 科学(63849)
- 京(57671)
- 所(54469)
- 农(52619)
- 财(51354)
- 研究所(49589)
- 中心(45314)
- 业大(42995)
- 江(41605)
- 农业(41141)
- 财经(40764)
- 经济学(39677)
- 院(37335)
- 经(36929)
- 北京(36877)
- 经济学院(35557)
- 范(35241)
- 师范(34760)
- 州(32902)
- 基金
- 项目(180407)
- 科学(141618)
- 基金(130325)
- 研究(127233)
- 家(116440)
- 国家(115497)
- 科学基金(97168)
- 社会(84259)
- 社会科(80248)
- 社会科学(80232)
- 省(71801)
- 基金项目(69256)
- 自然(61773)
- 自然科(60285)
- 自然科学(60267)
- 划(60043)
- 自然科学基金(59216)
- 教育(55740)
- 资助(52289)
- 编号(48087)
- 发(46316)
- 重点(41649)
- 部(38872)
- 创(38390)
- 成果(37260)
- 发展(36788)
- 展(36226)
- 创新(36126)
- 国家社会(35835)
- 课题(34744)
- 期刊
- 济(148837)
- 经济(148837)
- 研究(83801)
- 中国(57109)
- 农(48219)
- 学报(46057)
- 科学(43072)
- 管理(38420)
- 财(36899)
- 大学(34081)
- 学学(32805)
- 农业(32769)
- 融(26007)
- 金融(26007)
- 经济研究(25305)
- 技术(24837)
- 业经(23970)
- 教育(23476)
- 财经(21017)
- 问题(19633)
- 经(18461)
- 业(17507)
- 技术经济(16462)
- 贸(15061)
- 科技(14561)
- 世界(14204)
- 商业(13969)
- 国际(13725)
- 现代(12578)
- 统计(12494)
共检索到420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侯洁琼 张奇
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文章以2010年建设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个东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未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个东部城市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采取倾向性匹配得分方法重新选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证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仍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中俊 包训文
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点,从文化产业和经济技术互动的角度,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价值链分析、文化产业和经济关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开发区 系统分析 产业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江 张金翠 李亚博 李达
低碳经济在世界环境及能源安全危机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基于低碳产业发展理念,运用库兹涅兹法则及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等方法,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降低产业发展成本,达到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目标,实现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低碳 产业发展 经济技术开发区 徐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凤军
本溪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张的城市用地及畸形的产业结构,为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构建提出了内在要求。通过对本溪开发区背景条件与发展条件(含区位条件、经济技术依托、资源和交通条件等)的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医药工业作为先导产业、机构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配置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智 叶尔肯·吾扎提 梁宜 张若琰 刘卫东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和先导力量,引领着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增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中国经济格局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又如何表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议题。文章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当地经济作用关系归纳为增速效应与溢出效应两种形式,并通过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计量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刻画,研究发现:①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以及增加值分布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并主要集中在由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以北的沿海经济带组成的反"L"形区域。②高增速效应区域由西北转向东部沿海,最后集中于长江经济带,而高溢出效应区域则由西部转向东南,最终集中于中部地区。③根据增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数值关系,可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的作用类型分为高增速高溢出、低增速高溢出、高增速低溢出以及低增速低溢出效应四种类型。其中高—高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中游,高—低型分布在西北以及东部沿海,低—高型分布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而低—低型则主要分布于环渤海和江苏以及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一带。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更进一步地加强东部地区经济优势。文章提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增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均衡发展,提升自身增速的同时,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网络中去,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星
1992年8月5日到8日,我用4天时间,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了一点调查.在开发区,同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局、工商物价局的同志进行座谈;参观了大连保税区、工业团地、石油化工区、五彩城商贸区和大窑湾港区;阅读了有关资料.现将所见情况报告于下. 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区.从1984年10月15日动工兴建,八年创业,已经在一片盐碱滩涂和丘陵起伏的山野上,建立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开发面积,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渔村
14年前,这里曾是芦苇、水稻、烂泥塘;14年前,这里还是小桥、流水、田埂道。可今天,14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这里高楼丛立,绿树掩映,喷泉广场,倩影摇曳,人车穿行其间,宛为一幅动人的现代化城市水粉画!一位前来投资的老华桥惊喜地说:“这里简直是海市蜃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仉培宏 韩增林
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大连全市的22.7%;工业总产值实现2331亿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伟 朱宏亮
资金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不可或缺,而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能否拓展融资渠道,广泛获取建设资金,优化融资模式,成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融资模式包括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两类,其中许多模式都可以灵活组合为开发区所用。当前,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府机构、企业”的双重性质以及开发区的预期收入结构,决定了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合适的形式,以企业融资为主体,项目融资为补充,充分吸收政策性补贴和贷款,为开发区发展筹集宝贵的建设资金。
关键词:
开发区 企业融资 项目融资 融资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阳 洪荣福
本文在分析开发区经济长尾现象的基础上 ,指出经济减速的根源在于开发区内产业升级的受阻 ,并进而指出技术赶超受挫与产业调整方向的迷茫是目前产业升级受阻的根本原因 ,因此提出产业追赶的策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升级受阻 信息产业 经济长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经济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北京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重力 邵敏
本文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度量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建立的16个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分析对象,在马氏距离配对的基础上运用倍差法发现:平均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对母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显著;城市化水平和引资程度的提高能够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占比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制造业产业转移,提高自身的工业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洪聚
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开发力度张洪聚(一)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回京后,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实行特区的某此政策。”同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旭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与运作□毛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于1993年5月正式投入建设,至今已走过了三年多的艰苦创业历程。三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人以小平同...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学伟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政府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即: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而兴办的与其所在的沿海大中城市保持隶属关系和享受部分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开放区域。它与国际上的出口加工区较为类似,这是最初设计的定位。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面向世界,对内面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