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740)
2022(5502)
2021(5128)
2020(4154)
2019(9375)
2018(9091)
2017(16813)
2016(8608)
2015(10092)
2014(9879)
2013(10175)
2012(9981)
2011(9521)
2010(9392)
2009(8969)
2008(8669)
2007(7451)
2006(6987)
2005(6615)
作者
(25732)
(21545)
(21539)
(20821)
(14004)
(10127)
(9681)
(8388)
(8338)
(7825)
(7459)
(7091)
(7008)
(6990)
(6933)
(6686)
(6472)
(6228)
(6147)
(5766)
(5557)
(5124)
(5074)
(4959)
(4945)
(4879)
(4558)
(4342)
(4239)
(4233)
学科
(65864)
经济(65820)
方法(21179)
管理(21004)
数学(19445)
数学方法(19394)
中国(17051)
(16886)
地方(15258)
(12388)
(12092)
企业(12092)
地方经济(11921)
(10964)
贸易(10955)
(10670)
(10329)
业经(9866)
环境(8568)
(8424)
(8214)
(8175)
金融(8175)
(7698)
关系(7637)
(7558)
银行(7551)
(7448)
经济学(7115)
(6991)
机构
大学(143266)
学院(138731)
(79068)
经济(78074)
研究(58050)
管理(48744)
中国(44922)
理学(41089)
理学院(40568)
管理学(40221)
管理学院(39932)
(32557)
(30584)
科学(29991)
(29303)
经济学(27958)
财经(26310)
研究所(26231)
经济学院(24985)
(24157)
中心(23852)
北京(20368)
(20050)
财经大学(19565)
(18781)
科学院(18168)
(18160)
师范(18047)
(17816)
社会(17111)
基金
项目(85587)
科学(68766)
基金(66011)
研究(64072)
(57272)
国家(56898)
科学基金(48029)
社会(46257)
社会科(44099)
社会科学(44092)
基金项目(33169)
(28254)
教育(28218)
资助(27962)
自然(27065)
自然科(26445)
自然科学(26436)
自然科学基金(26014)
(24777)
编号(22420)
国家社会(21494)
中国(21350)
(21328)
(20113)
重点(19648)
成果(19343)
教育部(18943)
(18431)
经济(18280)
人文(17691)
期刊
(91415)
经济(91415)
研究(51450)
中国(27816)
(23309)
管理(19913)
科学(18964)
学报(18708)
经济研究(17097)
(16447)
财经(15027)
大学(14710)
(14092)
金融(14092)
学学(13752)
(13273)
问题(12292)
(12238)
世界(11904)
农业(11563)
国际(11237)
技术(11054)
教育(10097)
业经(9982)
技术经济(8952)
统计(8162)
经济问题(7544)
(7028)
(6580)
经济管理(6406)
共检索到225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尚全  朱玲  
本文内容是根据国家体改委原副主任高尚全等8位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三单元圆桌论坛"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经济学"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本场圆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朱玲研究员主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一、三个重要历史背景在纪念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选择以"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为主题作笔谈,系基于如下三个重要历史背景的一系列深刻考虑。其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显然是涵盖多个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统称,其中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一、三个重要历史背景在纪念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选择以"经济所、经济所人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为主题作笔谈,系基于如下三个重要历史背景的一系列深刻考虑。其一,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发表的《讲话》,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显然是涵盖多个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统称,其中的一个重要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西方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还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人假说",都存在一定缺陷与局限性,必须加以创新和发展。本文在吸收马克思的"社会人假说"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说——"经济社会人假说",并认为该假说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假说和底层逻辑。本文提出的"经济社会人假说",不仅对于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对于设计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机制和制定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静  路瑶  
本文主要利用教育部选定的13所"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共15所高校经济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课程和学分设置情况,对目前中国各高校经济学教育中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大高校都较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院校,虽然部分高校实行经济学人才培养双轨制,但并没有削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中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刘国光先生的新著《经济学新论》批评了右倾思潮的错误倾向,主张应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与其进行思想斗争。刘国光指出,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完全依靠市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不能保证社会的公正协调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职能,从而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错误倾向予以纠正并对中国经济学加以正确的引导。文章认为,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新的关键时期,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解决好当前的几个重大问题,即重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遏制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不断扩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忠英  
一、“自然经济人”的提出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这个假定有其科学性,因为“经济人”及其内涵切合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以其为核心的全部理论体系也切合这些国家的实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丁丁  
凯恩斯说过,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这是基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对“特征性事实”的解释,所谓特征性事实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特征。经济学家不愿意研究没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同于数学家,他们把没有现实意义但有意思的问题叫做“empty box”(空盒子)。由于经济研究必须对现象做各种层次的抽象,研究者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与现实脱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本文尝试从解读"中国模式"、明确"转型"目标和争夺经济话语权这三个"转型"的现实需要角度出发,论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融合先进研究方法以及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经济学"的现实必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引致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实践,必须进行理论观点、体系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创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成为我们的紧迫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我完善以及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综合,是我国经济学改革之路。 较大范围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方法是综合。在经济学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重要的经济学说的综合。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穆勒的综合;第二次是19世纪末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综合;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萨缨尔森的综合。尽管这三次综合都是西方经济学内各学派经济学的综合,但每一次综合都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主张的综合与这三次综合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炼成  丁文锋  
本文从对“中国经济学”的界定入手,提出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那就是创建中国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核心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