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5)
2023(4837)
2022(4076)
2021(3419)
2019(6519)
2018(6378)
2017(12162)
2016(5960)
2015(7000)
2014(7099)
2013(7172)
2012(7170)
2011(6934)
2010(7205)
2009(6869)
2008(6586)
2007(6011)
2006(5710)
2005(5345)
2004(4834)
作者
(19108)
(16315)
(16310)
(15369)
(10480)
(7532)
(7400)
(6316)
(6104)
(5739)
(5634)
(5441)
(5300)
(5118)
(5020)
(4974)
(4712)
(4643)
(4633)
(4285)
(4229)
(3955)
(3945)
(3705)
(3638)
(3626)
(3403)
(3214)
(3162)
(3126)
学科
(56060)
经济(56037)
(17391)
贸易(17381)
(16778)
地方(16210)
方法(16126)
管理(14987)
数学(13668)
数学方法(13624)
地方经济(11963)
(11846)
中国(9861)
(9435)
企业(9435)
业经(8961)
(8232)
关系(7732)
(7436)
(6630)
经济学(6510)
环境(6110)
(5954)
金融(5954)
产业(5829)
(5766)
出口(5604)
出口贸易(5604)
(5604)
(5546)
机构
学院(104002)
大学(103097)
(62641)
经济(61792)
研究(41990)
管理(35574)
中国(30934)
理学(29899)
理学院(29559)
管理学(29234)
管理学院(29040)
(23533)
经济学(21429)
(21312)
科学(20925)
(20875)
经济学院(19095)
研究所(18978)
财经(18946)
中心(17400)
(16991)
(15683)
(14849)
(14789)
财经大学(13659)
北京(13588)
科学院(13201)
(12563)
社会(12426)
(12362)
基金
项目(60007)
科学(47250)
研究(45361)
基金(44352)
(37751)
国家(37496)
社会(31875)
科学基金(31567)
社会科(30448)
社会科学(30442)
基金项目(22419)
(22023)
教育(19461)
资助(18884)
(17800)
自然(17436)
自然科(17022)
自然科学(17020)
编号(16949)
自然科学基金(16706)
(15231)
(14892)
经济(14775)
国家社会(14119)
成果(13963)
(13879)
重点(13772)
发展(13321)
(13171)
中国(12677)
期刊
(77200)
经济(77200)
研究(38201)
中国(17873)
(16449)
管理(15600)
经济研究(15192)
(14119)
国际(12947)
科学(11778)
学报(11663)
(11629)
问题(11216)
财经(10485)
业经(10028)
(10017)
金融(10017)
大学(9526)
(9383)
学学(9235)
技术(9086)
世界(9027)
农业(7981)
技术经济(7358)
(6956)
贸易(6956)
商业(6775)
统计(6372)
经济问题(6114)
国际贸易(5958)
共检索到172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树杰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加速发展 ,发达国家以运输、金融、保险、通讯等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大举进入发展中国家 ,这种非贸易外来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 ,其汇出利润或撤走资本便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改善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 :第一 ,非贸易用汇额与经济成长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致的 ,皆呈正相关关系 ;第二 ,非贸易项目差额与经济成长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在一般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逆相关关系 ;第三 ,中国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赶不上经济成长 ,非贸易逆差亦在加大。提高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田伊霖  
2013年,非洲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下降,这是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再一次下降。从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非洲对外贸易的前景不甚乐观,增长后劲乏力。贸易伙伴方面,欧美大国表现黯淡,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持续出现下降,新兴经济体的表现较为抢眼,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中国表现突出,超过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飞翔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国际收支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国际收支调节,是值得高度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利民  张军歌  张淑莹  
贸易国家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体现了贸易互利共赢的水平,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非洲国家经济可否通过对外经济合作打破低收入陷阱、走上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运用传统的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非洲区域1996—2016年的经济增长收敛情况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非洲区域经济增长在近年来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中非之间的双边贸易对非洲的经济增长收敛性有积极的正向影响,非洲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收敛效应大于非洲对其他国家出口贸易的收敛影响。非洲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显著为正,而援助对其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剑朝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投资变动的国际趋势和经验罗剑朝增加农业投入和投资,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制定农业投资政策时,一方面要对我国农业投资运行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另一方面就是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农业投资政策的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芳  武芳  
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关系良好,经济互补性强,贸易发展基础稳固。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依然取得不俗成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贸易伙伴遍及非洲56个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华  陈茸晰  刘育彤  
中非矿业合作既保障了中国的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也为非洲带来了发展契机。采用2010—2019年35个非洲国家的矿业及其与中国贸易的相关数据,以非洲矿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非贸易在非洲矿业生产对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洲矿业生产与非洲各国的经济增长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中国对非洲出口能显著促进非洲矿业的“增长极”效应,从而推动非洲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丽  
工资分配是居民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具体体现。工资分配的变动与技术进步使用偏向有关,本文认为,技术进步偏向利用资本、节约劳动时,工资分配比重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偏向利用劳动、节约资本时,工资分配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工资分配比重下降是技术进步偏向于使用资本、节约劳动造成的,进而揭示提高居民工资分配比重,必须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使用偏向由利用资本、节约劳动向使用劳动、节约资本的方向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凡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边贸易体系也正在急剧演变,多边框架从商品贸易自由化领域开始向要素流动自由化领域扩展,并正在走向国家经济政策的全面协调,从而把各国分散的市场经济体系融合起来,有望形成一个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或者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燕  
1995年将是世界经济贸易步入新的增长阶段的一年。随着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回升阶段,而且这一经济回升阶段有可能延续几年的时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前景是积极的。预计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提高到3.5%以上,世界贸易量增长率也将保持在6%的较高水平上。 1995年西方国家经济将稳步增长,继续朝着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的目标努力。西方国家在这次经济复苏的扩张过程中,普遍重视抑制通货膨胀。象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曾多次提高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仅同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6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13个,1987年达到了46个,到1999年中国已经与53个非洲国家中的50个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2006年第三次中非经济合作论坛53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同年底,中国超过法国成为继美国之后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武芳  
2015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双边贸易持续大幅下滑,这一局面与2013年之前中非贸易动辄20%甚至30%多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贸易下滑的背后,是不利的国际政经环境和贸易条件对非洲大陆的全方位冲击。未来,面对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诸多风险,中国商务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中非贸易加以促进和提振,以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顺利发展。一、2016年中国与非洲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