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0)
2023(16234)
2022(13685)
2021(12509)
2020(10481)
2019(22938)
2018(22462)
2017(42414)
2016(22915)
2015(25174)
2014(24914)
2013(24302)
2012(22230)
2011(19974)
2010(20276)
2009(19275)
2008(18815)
2007(17030)
2006(15091)
2005(13803)
作者
(63279)
(52789)
(52631)
(50432)
(33559)
(25153)
(23788)
(20217)
(19723)
(19153)
(18186)
(17580)
(17172)
(16933)
(16859)
(16191)
(15703)
(15297)
(15201)
(14856)
(13419)
(12872)
(12648)
(12281)
(11927)
(11759)
(11745)
(11657)
(10596)
(10464)
学科
(98276)
经济(98154)
管理(77250)
(68202)
(59662)
企业(59662)
(38800)
方法(32956)
数学(27786)
数学方法(27506)
中国(26808)
地方(23798)
(23715)
(22583)
(21969)
业经(21696)
税收(20509)
(20335)
(20289)
财务(20248)
财务管理(20192)
(20048)
企业财务(19226)
技术(18924)
(17716)
(17109)
银行(17081)
财政(16679)
(16252)
(16245)
机构
学院(316096)
大学(313006)
(135068)
经济(132334)
管理(115944)
研究(108164)
理学(98602)
理学院(97546)
管理学(95975)
管理学院(95365)
中国(83234)
(76665)
(64274)
科学(62577)
财经(55617)
(54290)
(50605)
(50135)
中心(48586)
研究所(47992)
(46743)
经济学(43041)
业大(41506)
财经大学(40765)
北京(40285)
(39460)
(39033)
(38609)
经济学院(38349)
师范(38173)
基金
项目(202889)
科学(160407)
研究(151920)
基金(146447)
(126836)
国家(125779)
科学基金(108372)
社会(98719)
社会科(93667)
社会科学(93643)
(81058)
基金项目(76191)
教育(70089)
自然(66773)
(66588)
自然科(65284)
自然科学(65264)
自然科学基金(64140)
编号(60629)
资助(58880)
成果(51095)
(47043)
重点(46147)
(44565)
(43776)
课题(43591)
创新(43250)
(42592)
国家社会(41469)
(41335)
期刊
(160955)
经济(160955)
研究(105144)
中国(71273)
(65934)
管理(47807)
学报(47337)
(43511)
科学(42238)
大学(36345)
教育(36103)
学学(34563)
(31838)
金融(31838)
财经(29025)
农业(28750)
技术(27949)
经济研究(27929)
(25034)
业经(23957)
问题(19373)
(19272)
(16458)
技术经济(16133)
财会(15997)
会计(15658)
(15545)
(15039)
科技(15007)
(14777)
共检索到502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分税、如何分税;然后指出我国地方税收体制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指出,我国的地方税制改革只能走创新之路,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经济性财政分权的经验,二要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建立中央、省、市三级分税体制;三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地方税收体系和主体税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海涛  
"营改增"以后,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缺失,地方财源建设匮乏。本文从财政分权角度入手,依据地方政府事权范围界定地方财政规模,提出确立地方主体及辅助税种、完善各级政府税收分享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孝泽  
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由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税制的承续性引发的,二是经济发展引发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地方应拥有一定的地方税权力,对需调整和新增的地方税种应分东中西部的不同情况分步实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克清  
我国现有体制下,主要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及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税收竞争。因此,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规范一级政府内部各机构对税收资源的争夺等方式,来有效规范和协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收竞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男  
文章建立了一个结合两级政府、三种支出类型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发现除了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作用外,其他类型的政府支出以及财政分权(由政府间税收收入分配比例反映)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正负作用取决于支出的初始值和支出的相对生产率诸因素。最优的收入分配比例(指政府的净收入)应该与该级政府的生产性支出的相对生产率相对称,转移支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于调整初始税收收入分配的不均带来的对这个标准的扭曲。每级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比例越小越好,以维持政府能正常运转即可,而每级政府的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应该与该种支出的相对生产率相对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蓉  黄长明  马韵  
一、"分税制"财政制度下税收竞争的一般分析(一)研究前提。国内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指横向和纵向政府之间争夺税收资源(金)的行为,这意味着单个政府的行为能够影响税收收入在政府间的分配。对于不能或不会影响税收收入在政府间分配的行为将不被纳入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蓉  黄长明  
本文指出财税制度是税收资源在政府间分配的制度安排。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是国内横向政府之间和纵向政府之间争夺税收资源(金)的行为。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横向税收竞争和纵向税收竞争两个方面规范现行财税体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玉莲  
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的特点,财政税收部门需要依据法律要求面向社会收税。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着比较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体制也面临着需要革新的问题,因此怎样对税收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如何帮助其规范化发展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难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国  张洪伟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一些制度的设立对地方政府经济性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度、专项性转移支付、政府治理水平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而政府预算外收入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性投资效率,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治理水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梅  邓伟  
目前,对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顾虑集中体现为一个矛盾:一方面,近年来财政体制的改革、地方国库收入的快速增长等原因导致地方国库库存高企,大量闲置资金急于寻找获利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决策主体分散,一旦实施风险控制,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等将受到冲击。上述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目前的财政分权体制,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不尽一致。要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须始终把握好地方政府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的一致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官永彬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应定位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从财政转移支付形式演变的政治逻辑看,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不具有财力均等化效应。为此,笔者提出财政分权体制下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的路径:一是调整反映既得利益的转移支付;二是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三是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下简称"财政体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由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制度是基础。传统税收理论忽视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不同的支出要求,忽视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了不同的支出要求;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财政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税负应是中央税安排的前提而不是事后的统计结果;地方税是在中央税体系下根据受益原则设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税收中性和预算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问题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必须要和财政体制联系起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卓珺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从"分灶吃饭"开始起步,历经财政包干体制和分税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但由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存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并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应在巩固1994年分税制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制度缺陷,从五个方面实现体制创新:一是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二是明确界定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三是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四是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五是构建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