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0857)
- 2022(9322)
- 2021(8487)
- 2020(7338)
- 2019(16699)
- 2018(16499)
- 2017(32504)
- 2016(17666)
- 2015(19764)
- 2014(20042)
- 2013(20273)
- 2012(19312)
- 2011(17828)
- 2010(18174)
- 2009(17068)
- 2008(16972)
- 2007(15723)
- 2006(13977)
- 2005(12717)
- 学科
- 济(99361)
- 经济(99285)
- 业(52890)
- 农(46628)
- 管理(43490)
- 方法(35940)
- 数学(32296)
- 数学方法(32041)
- 企(31367)
- 企业(31367)
- 农业(30777)
- 地方(22869)
- 业经(21225)
- 中国(21105)
- 学(18832)
- 财(18501)
- 制(16617)
- 贸(14285)
- 贸易(14281)
- 易(13823)
- 地方经济(13296)
- 发(12873)
- 银(12840)
- 银行(12816)
- 融(12617)
- 金融(12615)
- 体(12313)
- 行(12275)
- 环境(11814)
- 策(11616)
- 机构
- 学院(268796)
- 大学(265167)
- 济(124313)
- 经济(121961)
- 管理(99126)
- 研究(96294)
- 理学(85314)
- 理学院(84356)
- 管理学(82967)
- 管理学院(82475)
- 中国(73651)
- 农(65440)
- 科学(58469)
- 京(54712)
- 财(52678)
- 所(50657)
- 农业(50536)
- 研究所(45862)
- 业大(45701)
- 中心(44566)
- 财经(41903)
- 江(41547)
- 经济学(38983)
- 经(37939)
- 经济学院(35036)
- 北京(34050)
- 范(33992)
- 师范(33684)
- 院(32459)
- 州(32197)
- 基金
- 项目(172329)
- 科学(134986)
- 研究(125307)
- 基金(125198)
- 家(109316)
- 国家(108355)
- 科学基金(91472)
- 社会(81622)
- 社会科(77039)
- 社会科学(77015)
- 省(68250)
- 基金项目(66490)
- 自然(57292)
- 划(56063)
- 自然科(55917)
- 自然科学(55897)
- 教育(55555)
- 自然科学基金(54932)
- 资助(50978)
- 编号(50721)
- 成果(41045)
- 发(39491)
- 部(38992)
- 重点(38817)
- 农(35859)
- 创(35077)
- 课题(34385)
- 国家社会(34105)
- 性(33416)
- 创新(32928)
- 期刊
- 济(147117)
- 经济(147117)
- 研究(79818)
- 农(67429)
- 中国(51708)
- 农业(45263)
- 学报(44248)
- 科学(40481)
- 财(40082)
- 大学(33655)
- 学学(32433)
- 管理(32044)
- 融(28564)
- 金融(28564)
- 业经(27056)
- 经济研究(22768)
- 技术(22063)
- 业(21878)
- 财经(21559)
- 教育(20421)
- 问题(20418)
- 经(18613)
- 世界(16069)
- 技术经济(15463)
- 版(14894)
- 农村(14751)
- 村(14751)
- 农业经济(14254)
- 经济问题(14252)
- 统计(13982)
共检索到406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黎 宋明
一、经济性农转非的人员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日益融合、开通,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务工经商的要求日渐强烈。1992年以来,部分地方采取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办法吸收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这种以经济手段进行的农转非可称为经济性农转非。从我们对四川省绵阳市的调查情况看,经济性农转非人员首先从农民中分化出来,脱离了原来的农村户籍身份,实现了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户籍身份变迁。由于变迁的时间短,迄今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成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东晖 胡继连
我国的水资源"农转非"现象日益凸显并具有"多赢"的社会经济效应,既能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又能推动农业节水和工业发展。水资源"农转非"的潜在负效应是"如果转换失控,可能会损害农业和农民的用水权益"。为防止"转换失控",应认真地考虑对农业和农民的补偿及对水资源"农转非"现象的调控和管理。补偿的形式可以是价格补偿、节水投资补偿或新水源补偿;调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水资源转移的数量调控和程序调控等。
关键词:
水资源 “农转非” 水权补偿 管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谷继建
城市化进程是否纯粹表现为"农转非"的过程或者结果,各方评价不一。该文通过福利经济学的解释,从福利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我国社会心理、基层政府行为等多方面阐释"农转非"的经济福利走向和不确定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对福利经济学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简要探讨,使其为我所用。
关键词:
户籍农转非 土地流转 社会福利 规范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兆福 梁桂保
农转非曾是我国土地征用中安置失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各项城乡改革的不断推进,农转非老化劳动力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农转非老化劳动力基本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农转非老化劳动力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转非 老化劳动力 社会保障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严敏
"征地农转非"型社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其治理问题既有居民心理层面的问题,如自治意识欠缺、归属感低,又有治理机制层面的问题,如动力不足和制度保障缺失。西方社区治理模式有其借鉴价值但又不可盲目照搬。中国"征地农转非"型社区的治理现状改善,应以党政为核心推动力量,从包括人大、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个层面齐抓共建,从而形成适于中国、能提升"征地农转非"型社区自治能力的社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征地农转非”型社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红光 戎丽丽 胡继连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虽然从总体上提高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但是水权转换过程中行政"平调"所引发的低效率和"寻租"问题也日益突出。该文设想引入市场机制调节水资源"农转非"关系,提出了农用水权有偿转让、让价格起主导调节作用,政府对水权转换的主体、客体、价格及程序进行监督管理等运作要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婷 熊立春 于畅
水资源"农转非"是缓解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用水竞争压力的一种重要政策,为对水资源"农转非"做出系统性评价,对水资源"农转非"的概念内涵、发展脉络、政策影响及评估以及补偿机制进行了梳理,进而分析了国外水资源"农转非"对我国实践的启示,并展望水资源"农转非"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水资源"农转非"的分类因转移的性质、期限、位置、费用、距离等有所差异,其产生和实施受非农用水需求、节水效能、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2)水资源"农转非"政策效果具有两面性,大多研究对其整体效果持肯定态度,政策影响由早期的经济影响向后期的社会和生态影响聚焦。3)未来应纳入以流域或干支流为代表的中观研究尺度,同时,提高政策影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视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绍琪 薛育余
以重庆城郊石桥镇柳背桥小区为个案 ,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提速中出现的农转非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利民 周献中
依据电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抽象小区接入网络模式;分析小区接入网络建设、运营的主要成本构成,按照运营商实施小区接入网络工程规范和当前价格水平,测算不同接入网络模式的覆盖成本、设备端口成本、用户接入成本、维护服务成本和本地网间结算成本数据;以投资回收期为目标,建立小区接入网络模式的分析模型,测算各种模式下的投资回收期;基于弹性函数方法,分析投资回收期对用户占有率、维护服务成本、覆盖成本、设备成本等相关参数的敏感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增强 黄河 李永宁
在探讨西部开发有关问题时,一般比较多的是把西部同落后连在了一起,认为西部目前的现状完全是因为西部太落后了。不能否认这样认识的正确性,但其中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应该说,导致西部目前的状况是有着一定的制度根源的,特别是西部农业的外部经济性突出,而长期以来又没有克服外部影响的合理机制,因而西部农业的利益扭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文由此出发,着重于揭示西部农业外部经济性的表现及其原因,试图为西部农业发展找到一种新解释。
关键词:
西部农业 外部经济 "剪刀差"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钟瑶奇
作者通过对重庆高新区农转非小区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政策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易使农转非小区贫困化;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弊端多。文章最后给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
农转非小区 城市化 社会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贵生 李斌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年和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户口对身份认同仍具有强规定性,政策性农转非和自致性农转非均能显著提升对城里人身份的认同度,但后者的提升效应更加强烈,原因在于这两种"农转非"实际上遵循着不同的认同逻辑,自致性农转非对城里人身份的高认同主要受到那些助其获得非农户口的优势资本的影响,如高等教育、国有部门就业等,户口转换则进一步提升了这些资本对城里人身份的形塑力和认同效应,而政策性农转非对城里人身份的积极效应则主要来源于粘附在非农户口上的城市公共福利或社会权益,以及非农户口本身所内嵌的身份标签意义,而人力资本的不足是制约这一优势的关键所在。此外,非农户口的空间差序格局对城里人身份的认同具有等级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瑞君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求向非农转移。所谓非农转移是指从种植业到非种植业的一种职业构成变动。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这种转移,但从转移人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陈银蓉 刘晓慧
研究目的:测算农村大学生农转非土地流转潜力。研究方法:明确农村大学生对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拥有性,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建立农村大学生农地流转潜力测算公式,测算出1999—2007年历年流转潜力。研究结果:经测算,自1999年高校扩招到2007年,农村大学生农转非土地流转潜力为371.35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05%。研究结论:在现行国家鼓励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大政方针下,通过明确农村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搭建农村大学生土地流转平台和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农村大学生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市场上自由流转,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潜力测算 农村大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