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9)
2023(5936)
2022(4933)
2021(4097)
2020(3109)
2019(6861)
2018(6467)
2017(11993)
2016(5878)
2015(6789)
2014(6676)
2013(6862)
2012(6400)
2011(6104)
2010(6358)
2009(6237)
2008(5894)
2007(5290)
2006(5024)
2005(4673)
作者
(18690)
(15756)
(15709)
(14984)
(10054)
(7266)
(7028)
(6075)
(5964)
(5603)
(5588)
(5061)
(5034)
(4963)
(4838)
(4818)
(4650)
(4544)
(4409)
(4123)
(4078)
(3772)
(3749)
(3652)
(3650)
(3524)
(3233)
(3163)
(3135)
(2999)
学科
(56982)
经济(56957)
管理(22609)
(18857)
(16060)
企业(16060)
地方(15703)
方法(15118)
数学(13380)
数学方法(13334)
地方经济(11934)
业经(11144)
中国(9848)
(9375)
(8459)
环境(7238)
经济学(6688)
(6633)
农业(6534)
(6269)
(6111)
供销(6107)
产业(5913)
(5558)
(5477)
金融(5475)
(5349)
(5165)
总论(5101)
发展(5023)
机构
学院(102875)
大学(101075)
(57804)
经济(56989)
管理(38443)
研究(37700)
理学(32899)
理学院(32569)
管理学(32212)
管理学院(32017)
中国(27752)
(22344)
(19918)
科学(19532)
经济学(19429)
(18349)
财经(18051)
经济学院(17058)
研究所(16414)
(16199)
中心(15629)
(15045)
(13298)
财经大学(13063)
北京(12727)
(12372)
师范(12305)
科学院(11731)
(11674)
社会(11589)
基金
项目(63097)
科学(50912)
研究(47478)
基金(47065)
(39721)
国家(39427)
科学基金(34624)
社会(34475)
社会科(32807)
社会科学(32801)
(24335)
基金项目(23753)
教育(20315)
自然(19668)
(19224)
自然科(19202)
自然科学(19199)
资助(19184)
自然科学基金(18860)
编号(17697)
(15572)
国家社会(15103)
(14197)
重点(14105)
经济(14079)
(13821)
发展(13571)
成果(13477)
(13408)
(12716)
期刊
(72931)
经济(72931)
研究(35318)
中国(17461)
(17334)
管理(16830)
经济研究(13421)
科学(12116)
学报(11122)
技术(10876)
(10811)
业经(10588)
财经(10311)
大学(9155)
(9142)
学学(8972)
问题(8824)
(8621)
金融(8621)
技术经济(7820)
农业(7434)
统计(6559)
(6284)
世界(6270)
商业(6220)
经济问题(5701)
(5670)
经济管理(5496)
国际(5398)
教育(5314)
共检索到161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仝文涛   刘志彪  
本文探究了在中国加入全球经济循环的背景下东北工业的衰退现象,并利用1987—2015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分解了东北工业的区际贸易和产值。研究发现:从区域联动视角来看,我们通过对东北工业区际贸易中增加值份额、互动和流动形式等指标的动态研究,证实了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事实;从空间依存视角来看,东北工业表现出“生产—消费”自循环特点。此外,东北与国内其他地区在工业生产中呈现出强烈的“溢出不对称”现象及“高敏感低分散”特征,反映出东北工业在国内价值链上的弱化趋势。经验研究表明,在国内价值链上被边缘化这一问题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东北工业衰退和“振而不兴”困境及其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包菊芳  
根据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发展上的约束,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价值链各环节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环境下产业价值链的一般形式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实施振兴战略6年以来,东北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新时期,东北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国务院33号文件提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的增长极,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从振兴农业做起,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东北地区四省区行政首长协调机制,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与俄远东地区合作大文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凤华  张镛  栾贵勤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成分比重过大的客观现实 ,文章指出 ,在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所有制结构过程中 ,应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文章在简要分析了东北民营经济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速发展东北民营经济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杨哲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东北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精神,要建立选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要有大力发展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城乡经济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莹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第一产业的供给与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使农业产业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构建一个科学的农业价值链金融体系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PPP模式以及使用经济走廊方法发展农业价值链金融是当前最好的两个方式,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光远  张巨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辽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竞争力下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慢以及集群经济发展滞后等许多问题。本文从辽宁地区的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试图从体制改革、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构建集群经济等方面分析辽宁经济振兴的思路和对策,阐述辽宁经济振兴的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仅缓慢增长,成效不够明显;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经济振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小幅提高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引起的,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经济振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振兴效率有一定正影响,但作用有限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科技水平的影响为负或不显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众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复苏的新气象,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改变,吸引外资力度在不断增大,这一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俄东部大开发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给东北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东北地区应借助这一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确定“桥头堡”战略,把东北建设成为对俄产业链条的核心、贸易基地、经贸活动的咨询中介中心,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木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在创新,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基础在于企业制度创新或所有制结构调整。振兴东北光靠国有经济不行,但光靠民营经济、外资经济也不行,必须走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混合发展的道路。目前,东北的民营经济和外资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仅缓慢增长,成效不够明显;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经济振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小幅提高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引起的,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经济振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中涛  于秀荣  刘毅杰  
近年来,循环经济在我国不仅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在各个层次上都进行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经济潮流和大趋势,对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也必将对辽宁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杨健  
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出发,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到日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林生  朱振荣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