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9)
- 2023(12496)
- 2022(10577)
- 2021(9580)
- 2020(8084)
- 2019(17916)
- 2018(17677)
- 2017(33130)
- 2016(18324)
- 2015(20188)
- 2014(20530)
- 2013(20088)
- 2012(18896)
- 2011(17282)
- 2010(17675)
- 2009(16294)
- 2008(15968)
- 2007(14436)
- 2006(12938)
- 2005(11898)
- 学科
- 济(90851)
- 经济(90751)
- 管理(52780)
- 业(48454)
- 企(39240)
- 企业(39240)
- 方法(33355)
- 数学(28751)
- 数学方法(28482)
- 中国(21369)
- 财(20776)
- 地方(20701)
- 农(19766)
- 学(19396)
- 业经(17566)
- 制(16614)
- 贸(16040)
- 贸易(16030)
- 易(15521)
- 融(14446)
- 金融(14445)
- 银(14207)
- 银行(14161)
- 行(13516)
- 农业(13502)
- 地方经济(13320)
- 理论(12619)
- 环境(12382)
- 务(12258)
- 财务(12238)
- 机构
- 大学(267258)
- 学院(267072)
- 济(116333)
- 经济(113955)
- 研究(95886)
- 管理(95531)
- 理学(81524)
- 理学院(80527)
- 管理学(79085)
- 管理学院(78611)
- 中国(73181)
- 科学(58482)
- 京(55620)
- 财(54114)
- 所(50081)
- 农(49973)
- 研究所(45234)
- 中心(43434)
- 江(42585)
- 财经(42567)
- 业大(41223)
- 农业(39308)
- 经(38550)
- 经济学(37035)
- 北京(35068)
- 范(34271)
- 院(34028)
- 师范(33811)
- 州(33665)
- 经济学院(33165)
- 基金
- 项目(171513)
- 科学(133203)
- 基金(124344)
- 研究(120019)
- 家(111069)
- 国家(110085)
- 科学基金(92357)
- 社会(78175)
- 社会科(74140)
- 社会科学(74120)
- 省(66811)
- 基金项目(65283)
- 自然(60024)
- 自然科(58674)
- 自然科学(58653)
- 自然科学基金(57659)
- 划(56325)
- 教育(55472)
- 资助(51188)
- 编号(46243)
- 重点(39241)
- 成果(38040)
- 部(37514)
- 发(37194)
- 创(35334)
- 课题(33398)
- 科研(33133)
- 创新(33105)
- 国家社会(32887)
- 教育部(31976)
- 期刊
- 济(136134)
- 经济(136134)
- 研究(83438)
- 中国(54499)
- 学报(47938)
- 农(44463)
- 财(42809)
- 科学(41437)
- 管理(36260)
- 大学(35342)
- 学学(33530)
- 农业(29009)
- 融(28461)
- 金融(28461)
- 教育(27439)
- 经济研究(23248)
- 财经(22068)
- 技术(21634)
- 业经(20165)
- 经(19129)
- 问题(17790)
- 贸(15792)
- 业(15362)
- 国际(15200)
- 技术经济(13871)
- 版(13663)
- 商业(13085)
- 世界(12638)
- 统计(12429)
- 业大(11668)
共检索到415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震
经济首先是在目标动力层面上影响国际关系。但经济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合情理的反常,它是生存困境和实力野心双重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即经济影响国际关系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心理。就国际关系的产生、发展、丰富和繁荣的过程而论,经济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基础性、决定性的:财富欲求刺激行为体的经济外扩,国际关系因之得以产生和发展,又通过克服国家间的种种障碍演绎出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生产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分配情况则规定国际关系的性质和状态,并使国际关系得以丰富和繁荣。
关键词:
经济 国际关系 心理 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玉婧
可持续发展定义和理论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要素 ,是一个三维复合体系 ,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可持续发展强调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持续地均衡地最优发展 ,将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学中的演进、形成与创新 ,到当今世界步入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时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 代际公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力平 陈涛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资本自由化的推进以及人员的频繁跨境流动都给主权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下主权国家 税收制度面临的挑战 就税收制度而言,在这一领域让渡国家主权或者削弱国家对其管理的职能以迎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则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米强 杜炜青
本文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作用的历史探源,总结出国家干预经济作用的界定产权、原始积累、创造秩序、国际协调和宏观控制与微观生产等五个特点,并进一步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以为当代构建国家干预经济作用及其制度框架寻找契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虽说知识经济直到二十世纪末叶才初现端倪,然而知识经济理论的相关探索却是渊源有自.本文试图通过阐释熊彼特、马克卢普、罗默这三位经济学大家的观点学说,同时给出笔者粗浅的心得体会,以推动对知识经济现实进展的深入研究.实践表明,理论并非总是灰色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明星
数字经济国际税收改革是百年变局之际世界格局转换的焦点问题之一。数字经济加剧了全球化中的经济失衡,导致市场国征税权随之兴起,国际社会随之提出了税改的初步依据,但是仍需结合政府征税原理创新展开进一步探索。综观以经合组织双支柱为代表的市场国征税权改革方案,在数字经济居民国与市场国、政府征税与跨国公司避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复杂博弈中,“选择性”改革和复杂的规则设计展示了重大历史进步意义,但也凸显了欧美的妥协及其对既得利益的保护,同时更阻断了发展中国家对工业经济税基公平权的追溯,压制了落后地区和新兴行业启动经济的发展权。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国的中国,基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税基安全、公平和发展的复杂目标,需要审慎参与反避税全球竞争与合作、全面协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衡、科学安排税收收入与经济成长的战略关系,才能在增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税收和经济利益上的全面的、实质性公平权利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际税收 市场国征税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义桅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激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成为全球性问题。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包括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国际制度文化方面的影响 ,就为广泛意义上的环境问题推动国际制度变迁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际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跃
不同发展水平的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所组成的经济有机整体称为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由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协调等构成。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时期: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萌芽时期;新出现的社会主义经济打破了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后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时期;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已成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共同运动,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问。国际关系这门新生的学科,也因此逐步走向成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云
任意性不但揭示出研究语言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且它是语言符号的根本特征。语言是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原则,构成了语言内部的组织机制,语言功能就是通过这些原则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任意性原则如同语言内在机制的中枢,其他原则都依赖它才能起作用。对任意性的理解不能只集中在这个术语本身,而忽略它与整个语言学的关系和它的创造性。而来自象似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构成符号的两个成分能指和所指的界定、二者的关系以及任意性的性质。皮尔斯对符号的复杂分类根据的正是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表现出的种种不同关系。象似性体现了
关键词:
语言符号 任意性 象似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智 余非凡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既定、并在继续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自然嬗变的基础上,在“文化移民”和文化殖民的双重作用下,它同时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因素——趋同与游离。在文化全球化这个矛盾统一体中,文化的趋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文化的游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地位决定其既有助于国际关系的缓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着国际关系的紧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光盛
地缘经济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词语,但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差异和误解。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缘经济学的定义是模糊的,其主要观点的归纳也是零散、缺乏系统的。本文考察了对地缘经济学概念的不同理解,辨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地缘经济学的定义,然后对地缘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文章最后就地缘经济学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地缘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作了几点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华 董艳玲
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理念,可有效观测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包容性绿色索洛模型以及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测度体系,使用U-SE-SBM-DEA模型和全局参比ML指数测算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从区域和结构双重视角全面考察其差异来源。研究发现:(1)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稳步提高态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东北地区水平低且提高慢的现象应引起重视。(2)南方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明显高于北方,2016年赶超北方,之后差距逐渐扩大;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南北差异低于东西差异,但近年基本追平。(3)超变密度是四大区域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四大区域和南北区域中区域内差异贡献均高于区域间差异贡献;中国包容性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差异,但呈下降态势,同时结构来源存在区域异质性。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把脉中国经济的包容性绿色发展现状,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星云
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入手 ,借助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梳理其有关论述 ,重点阐述其富民、化民等思想及其对现代中国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处理所具有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