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3)
- 2023(14246)
- 2022(12270)
- 2021(11426)
- 2020(9689)
- 2019(22049)
- 2018(21930)
- 2017(41995)
- 2016(22483)
- 2015(25584)
- 2014(25668)
- 2013(25526)
- 2012(23832)
- 2011(21625)
- 2010(22024)
- 2009(20830)
- 2008(19617)
- 2007(17266)
- 2006(15496)
- 2005(13894)
- 学科
- 济(108134)
- 经济(108022)
- 管理(65309)
- 业(61022)
- 企(51582)
- 企业(51582)
- 方法(42778)
- 数学(36864)
- 数学方法(36423)
- 中国(30345)
- 融(28228)
- 金融(28227)
- 银(26054)
- 银行(26014)
- 地方(25929)
- 行(25109)
- 财(24261)
- 农(23268)
- 学(22462)
- 业经(22203)
- 制(20153)
- 理论(16809)
- 贸(16630)
- 贸易(16616)
- 易(16065)
- 农业(16005)
- 务(15723)
- 财务(15654)
- 财务管理(15625)
- 和(15240)
- 机构
- 大学(329857)
- 学院(326416)
- 济(138246)
- 经济(135246)
- 管理(127223)
- 研究(112121)
- 理学(109331)
- 理学院(108126)
- 管理学(106255)
- 管理学院(105692)
- 中国(88655)
- 京(70114)
- 科学(67408)
- 财(62527)
- 所(56422)
- 中心(51747)
- 研究所(51200)
- 财经(50228)
- 农(49133)
- 江(47221)
- 业大(46203)
- 经(45448)
- 北京(44870)
- 经济学(42837)
- 范(42414)
- 师范(42017)
- 院(40172)
- 州(39075)
- 经济学院(38321)
- 农业(38319)
- 基金
- 项目(216050)
- 科学(168829)
- 研究(159046)
- 基金(156298)
- 家(135150)
- 国家(134021)
- 科学基金(114834)
- 社会(100446)
- 社会科(95235)
- 社会科学(95208)
- 省(83538)
- 基金项目(82478)
- 自然(73364)
- 教育(71962)
- 自然科(71651)
- 自然科学(71638)
- 自然科学基金(70338)
- 划(69719)
- 资助(65534)
- 编号(64718)
- 成果(53308)
- 重点(47960)
- 部(47503)
- 发(46581)
- 课题(44373)
- 创(44257)
- 创新(41336)
- 国家社会(41188)
- 教育部(41054)
- 科研(40870)
- 期刊
- 济(156663)
- 经济(156663)
- 研究(101959)
- 中国(61416)
- 学报(50377)
- 管理(48005)
- 财(46934)
- 科学(46063)
- 农(44913)
- 融(41672)
- 金融(41672)
- 大学(38606)
- 学学(36346)
- 教育(34185)
- 农业(30672)
- 技术(28180)
- 财经(25489)
- 经济研究(25478)
- 业经(22744)
- 经(21840)
- 问题(19731)
- 理论(17309)
- 技术经济(17092)
- 图书(17008)
- 实践(15609)
- 践(15609)
- 现代(14959)
- 业(14829)
- 贸(14758)
- 科技(14547)
共检索到494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张铁强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在经济开放进程中这两次危机冲击特点和结果均有所不同。本文对开放进程中金融危机向国内传导的渠道进行分析,利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干扰模型、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比较了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要远超于亚洲金融危机;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渠道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向国内传导的重要渠道;尽管经济开放增加了金融风险,但良好的制度设计和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加强,使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传导而产生的冲击波有所降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铁强 李美洲 肖建国
本文利用多国面板数据,基于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开放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开放显著提高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金融开放则显著地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对概率,贸易开放虽然没有显著地增加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但在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中,贸易开放明显地传导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从而间接地传导了金融危机。
关键词:
经济开放 金融危机 Logit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
中国经济开放与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军1994年12月中旬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使人们对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产生了不少疑问。鉴于墨西哥事件的危害和对中国经济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跃勤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中东欧、波罗的海和独联体等转型国家利用全球化红利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注目的新兴市场。目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些新兴转型国家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这些新兴转型国家"危机综合症"的表现、原因及其化解外部危机冲击的政策选择,以期对中国的反危机政策选择和稳定持续增长有所启迪。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转型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洋
亚洲金融危机对土耳其经济的冲击孙洋(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经商室对出口的打击目前,土耳其工商、金融界已普遍达成共识,东南亚金融危机已远不是一次地区性的灾难,而是全球性经济领域的危机。这种冲击突出表现为东南亚国家在国内市场缩小的情况下利用其货币贬值展开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辉 迟箖 谷宇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中美经济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美国经济紧缩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中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作用关系紧密,互为因果;而美国经济收缩将引发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下降,进一步影响中国经济的产出水平。中国需进一步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及引资的多元化,避免外商直接投资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成 刘生福
国内经济波动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实证检验对两次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次贷危机后国内经济波动幅度明显加剧,但不能将其归咎于外部冲击的影响。投资波幅增大是解释经济波动加剧的最主要原因,其根源则在于宏观调控政策对本次危机的反应过度敏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内在关系 实证检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剑
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冲击程度会因为这些经济体的不同区域特点而有所不同。北京地区总部经济发达,区域资金充裕,产业构成已经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具备鲜明特点,具备较强的抵御金融危机冲击能力。本文从流动性视角、对外贸易视角、产业结构视角以及就业结构视角四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潘雅琼 邹亚霏
由于内外部融资成本存在差异,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加深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的变化。本文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年到2014年的财务指标数据,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的logistic模型和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面板回归模型,分析金融危机冲击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程度,进而测度融资约束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1)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企业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将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程度;(2)放松融资约束、降低资产负债水平、提高销售毛利率、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每股收益将提升企业价值;(3)金融危机的冲击给企业融资约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4)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中元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9—2010年间16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按照沃格勒的方法测算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然后考察各地区对外经济开放、金融危机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特别考察了金融危机发生后对外经济开放变量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开放度的提高会降低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外资开放度不利于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状况有所改善;出口贸易开放度的增加会提高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但在金融危机之后出口贸易开放度对促进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趋于恶化状态。
关键词:
对外经济开放 金融危机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杨丹辉 黄速建 张其仔 罗仲伟 陈耀 吕铁 刘楷
本文根据目前各种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工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工业增长的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增大。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发展路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政府尚须出台更有效的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
工业发展 金融危机 出口 产业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把"反冲击"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